感觉很好。
愿你安好。
愿你幸福。
40年过去了,这些简单的话语已经成了我的口头禅,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愉悦,并为我提供了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在事情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赶紧踩刹车,把注意力集中在此刻,并不断练习,不断想象。慢慢地,这种练习和想象让我产生了分享美好事物的想法和内在的连接感,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我的精神状态。
这种借助口诀的冥想思维是一种影响深远,并被广泛使用的传统技术的简化浓缩。好多年来,慈爱一直是我冥想练习的主要内容,它的全称是“慈悲观”(metta bhavana)。起初它锻炼了我的洞察力,随后进一步提升了我的洞察力,让我意识到,我其实与我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都处于连接之中。慈悲练习(开头段落提到的三句话多年来在我遇到难事之时反复使用)的背后则是我多年来坚持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并且学习和练习太极拳的招式。
我承认,在抑郁期间,这种冥想练习可能不亚于一场战斗,你需要努力静坐5分钟、10分钟或20分钟,或者需要努力协调你的胳膊和腿。但不知怎么的,在抑郁期间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肢体,我反而就像永动机一样,渴望进行更多的内心练习。你越是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意识,你就越会注意力集中,这会加强你所做事情的积极影响,从而再次提高你做更多事情的欲望。
无论是坐还是站,是静还是动,我的心都与某个固定或始终如一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前面提到的那12字箴言,或者一系列身体姿势,从而让我活在此时此刻,活在当下。只要能活在当下,那我便不会担心未来,也不会重蹈覆辙,所以我有机会变得(暂时)冷静和镇定。当我做任何冥想活动时,我发现自己总是面带微笑,感觉良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逐渐消失了。
顺便说一句,这种感觉并不是来自只想不做或者担心做不好,而是来自亲身实践并专注实践本身,专注实践表现。瑜伽、普拉提、冥想、太极、气功等,其背后的根源都是呼吸。
学会调节和控制呼吸是通往冥想的大门,从迷幻萨满教到企业正念研讨会也是你能想到的任何传统正念练习的基础。就像一个渔夫专注于他的浮标或鱼钩,随着时间的推移,强烈的注意力会产生一种置身于此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可以带来舒缓感,而且可以带来兴奋感。
要将注意力从困扰我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上移开,因为即使对于恢复力很强的人,网络也会让他们感到筋疲力尽。活在此时此刻,活在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情中,倾注非凡的专注力,就能带来深度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有了一点经验之后,它还能带来新的活力和能量。当脚下的冰开始裂开,我开始陷入抑郁的冷水中时,我还能坚持做些事情,这让我感到像个奇迹。
焦虑和担忧会让人精疲力竭。随之而来的是身体上的压力,身体上的压力又会干扰睡眠,最后将人压垮。无论是从西方科学还是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压力的危害都是致命的。冥想,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动着(比如太极、跑步、瑜伽,或者呼啦圈——活动形式其实并不重要),让我们知道,那些压在我们身上的压力,有形的无形的,身体的心理的,我们都是有能力放下的。而且,把身体上的压力释放了之后,大脑的压力好像也释放出来了,或者也许是反过来的。这真的重要吗?只要它有效。
教冥想的老师有一句话:“思考如何不思考。”这才是冥想的真正意义所在——你好像只要存在着就行。坐着、站着、移动,或者只是和你的身心、你的呼吸一起起舞,尝试实现某种合一。
感觉很好。
愿你安好。
愿你幸福。
(查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