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马斯克:技术之王

科技产业向来不缺少偶像般的人物,在过去30多年的信息互联网产业中,我们见识过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比尔·盖茨(Bill Gates)、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超级巨星般的企业创始人。马斯克是最早的互联网企业家之一,是所谓“Paypal创业黑帮”的一员,但现在,他以张扬的个人风格、惊艳的技术成就和巨大的商业成功成为科技产业未来想象力的最新代表。

滨田和幸的这本关于马斯克的传记特别关注他在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方面的创业历程,马斯克在这两项上的确在近期均有极大的进展。2022年12月2日,马斯克在自己创办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发布会上宣布,在人体测试开始后,他将在自己的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几天后,马斯克的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技术产品则引爆互联网,推出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短短数日用户突破100万人。这也被视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一大突破。它智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写几句话给它提要求,然后它可以按我们的要求生成商业计划书、调试代码中的bug(漏洞)并修改、撰写产品发布文档。它写的诗歌、故事也不错,如果不仔细看,我们是无法分辨这是人写的还是机器自动生成的。

马斯克近期又处在极度的风口浪尖之上,这源于他大概一时兴起收购了社交网络公司推特(Twitter)。这个过程很像一部节奏快速、高潮迭起的连续剧,整个互联网产业界可以说都在追剧。马斯克在推特上现在拥有惊人的1.2亿粉丝,这或许是他作为一个忠实用户想要拥有这家公司的缘起。他先是宣称要收购,然后退却,再被告上法庭,最后不得不以440亿美元买下推特。人们嘲笑他以10倍的高价买下了一个玩具。作为世界首富的马斯克并不是一本正经地接管推特,2022年10月26日,他一大早搬着一个卫生间洗脸水槽摇摇晃晃来到推特总部,并立马解雇一众高管。

人们本以为这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商业故事,但这只是第一集。接下来,马斯克公开展示他不接受任何规则约束的一面。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还在进展中,无人知道他的这些夸张做法的最终结果。他解雇了推特一半的员工,然后又吓走了剩下一半中的一半程序员,因为他提出了完全不合软件开发常规的要求,比如提出完全无视复杂度、“马上给我做出来”的产品需求,又比如他要求程序员们每周用邮件提交代码以供评估。他带着来自特斯拉汽车的工程师团队检视推特代码。如果把推特看成一架飞机的话,他相当于把飞机的零件全拆出来,一个个问“有用吗”,没用的话立刻去掉,但偶尔又会发现有的零件有用又赶紧把它捡回来。关键是,这架飞机还在飞行,并经历着2022年卡特尔世界杯巨大流量的冲击。

当然,推特并不是马斯克的主战场,他迄今为止的主要技术与商业成就其实还是在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与航天公司SpaceX。在那里,他更是无视所有的既有规则。

2021年底,马斯克将自己在特斯拉汽车的职位改了个名字,他变成了“Techno King”(Techno是一种电子音乐流派,他自称是“电音之王”)。此时,特斯拉已经从探索性的电动汽车先锋跃变为汽车产业巨头,马斯克也已经是新的世界首富。人们将他这种改职位名称的做法当成他开的一个玩笑,他或许以这样的方式表示自己不想被任何常规束缚。

虽然马斯克并非特斯拉汽车最初的创始人,但他在技术、制造、商业上推动了特斯拉以及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巨大成功:特斯拉超级工厂是继丰田生产方式之后的巨变。特斯拉最新季报(2022年第三季度)则显示,其季度利润在丰田、通用汽车之后,位列第三。他更向外界开源了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技术,惠及每一家电动汽车公司。经常被说起的一个小细节是,马斯克不是一个普通的首席执行官(CEO),2018年为了加大特斯拉产能,他睡在工厂车间里。另外,最近他又睡在推特办公室里。

人们通常将马斯克的成功公式归结成所谓“第一性原理”,即将一个复杂事物拆解到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然后再从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往上推导,而不是与其他人现有的做法进行横向比较。马斯克一再提及这个量子物理学的原则,他在SpaceX中的做法与成就是第一性原理的体现,他是这家航天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和首席工程师。他将火箭拆解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然后重构它。比如,他估算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箭的制造成本仅为总成本的2%,因此,他拆解火箭,试图将总成本逼近2%。又比如,最早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不是尝试去制造与其他对手比更强大的发动机,而是采用27台相对便宜的、已有的梅林发动机来提供推动力。

马斯克在对推特的软件大动干戈的时候,也可能在应用这种法则。他根本不管现状是什么或别人是怎么做的,而是拆解到最基本的组件。他问的是,推特的软件代码架构应该由什么组成。马斯克星链计划也可能是这种思路的延续: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全球通信网呢?他不管其他全球通信网是怎么做的,他直接去利用SpaceX的航天实力发射了3 500颗卫星,用它们作为网络节点,在地球四周建立了新的通信网。

如你所见,马斯克是一个无法以常理理解的疯狂天才,任何既定的规则都无法束缚他。我们会被他表面上夸张的戏剧性吸引,他有着飞向火星的梦想、发出惊人的“我要死在火星上”的宣言,他在社交网络和媒体聚光灯下进行各种搞笑操作。但毫无疑问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之王,而打破一切既定规则的做法让他在电动汽车、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惊人的成就。他还因为在航天工程方面的成就入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现在,马斯克的传奇还在继续,有的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有的可能在未来带来改变。我们或多或少都读过不少马斯克的传记或故事,但我们可以一直看下去。相信你可以通过滨田和幸的这本书看到日本科技界对马斯克的独特解读,对这个当世最疯狂的技术创造者多一个观察视角。

方军
“中国好书”获得者
数字经济研究者
著有《元宇宙超入门》等 fp8GNVtbuoTHCZhi9VaawGHeteM9HvfCAMalQEYCKvHY7tEZwPU9c0XBSIuRNC8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