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脾虚是女性月经不调的根源

深受痛经折磨的女性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把这归因于身体素质不好,甚至司空见惯之后,会觉得痛经是女性每个月必然经历的一场劫难。我们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医宗金鉴》中记载:“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古人将月经称为癸水,一般在女子十四周岁后出现,是父母赋予孩子的先天特征。但是,后期如何调养月经带来的疼痛,则取决于自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当代,对月经有明确且清晰的定义:月经是生育期妇女重要的生理现象,指由于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脱落和出血现象。它有一定的规律,代表着女性生殖功能发育成熟。

实际上,痛经的病因根源,一般可分为“血虚肝郁”和“脾虚寒凝”两种。具体个体的原因是什么,则需要经过医生检查后方可确定。如果是脾虚引起的,其病理根源是什么,又该如何调理呢?

脾虚导致痛经的原因

脾虚导致痛经的原因,离不开一个“寒”字。有人说,我从来不让肚子吹到凉风,不吃冷饮,也不让身体受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这大多不是外在环境的原因,而是内在的原因。

脾管运化,脾虚就会导致体内脾气阻塞不通,湿气累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脾虚寒凝的情况。

另外,虽然很多人自以为将自己保护得很好,但是现代社会无时无刻不面对寒气的侵扰。比如早出晚归、不晒太阳、不爱运动、不出汗,以及在空调房间里吹冷风,等等,这些都会让寒气在无形中入侵到我们的身体里。

为什么痛经的时候,捂热水袋和喝热饮就能缓解疼痛呢?说到底,痛经就是体寒造成的。

枣,可益气养脾、安神补血,适宜女性在经期滋养身体。

调理脾虚痛经的方法

调理痛经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们提倡在月经前就开始调理,这样在下次月经到来时,症状就会有所缓解。我们可以把痛经当成一个月一次的硬仗,打仗当然是未雨绸缪,先准备妥当,大战时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日常中医调理、食疗、喝茶、保暖、祛湿、祛寒等方法都可以达到养血健脾的作用。

如果是月经期间,采取的策略就不是慢慢调养了,而是要打急仗。先缓解当前的疼痛和不适,过后再慢慢调理。喝热水、喝热汤、捂热水袋、按摩、艾灸等都可以快速缓解症状。

经期后往往是气血最差的时候,最需要静养,这时候不适合进行调理,只有等这个时期过后,精力恢复了才可以进行。

远离刺激性食物

西医不忌口,不管是月经还是坐月子,都讲究行为自如。但根据中国大多数女性的体质来看,我们保养的传统还是有必要的。

回想看看,如果你日常并没有痛经的症状,月经量也正常。在月经期吃了冰冷、辛辣、上火的食物,是不是就容易出现腹痛、头晕、呕吐、腹泻等情况?有些人还会出现跟“打摆子”一样畏寒怕冷的症状,在大热天还手脚冰凉。

中医上说,这是因为寒邪之气会瘀阻在子宫和脾胃等部位,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如果你平时就有脾虚的症状,在月经快来或正值经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尽量以温补型的滋润食物为主。

用中药进行调理

痛经一直是中医史上的常见病,治疗痛经的药方也有很多,各有所长。有很多中药都可以使用,如吴茱萸、肉桂、小茴香、益母草、当归等。

痛经也有不同类型,比如气血亏虚型、寒湿瘀滞型,根据不同类型对症下药才能更有效果,气血亏虚型痛经可以多吃补气养血的中药,寒湿凝滞型痛经可以多吃温经散寒的中药。

中药调理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疗程较长,但好在没什么副作用,对身体几乎不会造成伤害。 K4/f29oV20BR1H+0kYesqpsu4uj43XTNYKVf0NIWDUOSVG5l+os+P2CWKmieGL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