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会探讨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从事物和活动中获得的大部分快乐都或多或少与其内在本质有关,而这种内在本质恰恰建立在我们主观看法的基础上。 本质主义不仅是一种冷冰冰的认识现实世界的方法,它还是我们偏好、食欲和其他欲望的基础。
在心理学上,本质主义的形式多样,各有不同。因此,我在用本质主义解释快乐时,也会提及多种形式的本质主义。
举例来说,我会将快乐与用于分类的本质主义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两性;我会使用建立在人体生命力基础上的本质主义来探讨某些特定物品的特殊价值,会有特定的消费群体购买这些物品。我的侧重点有时会放在内在本质的作用上,如研究瓶装水的味道到底如何;有时还会放在人类情感上,如关注我们画画与讲故事时的亲身体验。
本书最后将会指出,我们拥有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直觉,它超越了日常生活经验。我认为,它很有可能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而这种快乐来自宗教信仰与科学探索两个层面。
深入理解快乐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人类本来就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而我们常常忽视这种复杂性。人类心理层面的有些事实浅显易见,以至于我们认为不需要对它们进行探索和解释。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早在1890年就对这个问题做了精彩的阐述:
有些形而上学的书呆子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人在高兴的时候会微笑,在生气的时候不会呢?为什么我们能对一个朋友侃侃而谈,却不敢在一群人面前发表演说呢?为什么少女会让男人们神魂颠倒呢?
一般正常的人只会说,哪来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就是微笑了,就是心跳加快紧张了,就是爱少女了……
紧接着,詹姆斯又解释了这些感觉是特定动物的特定属性:
当然,每一种动物都会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有感觉……对公狮子来说,它会爱母狮子;对公熊来说,它会爱母熊;对孵蛋的母鸡来说,如果有一种生物不像它一样把鸡蛋看作异常珍贵与迷人的东西,不像它一样无时无刻不坐在窝里孵蛋,它会觉得那种生物是十足的怪胎。
就快乐而言,我们对事物的反应都可以归因于事物的本质属性。 例如,如果一个少女美若天仙,我们在她面前可能会结巴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她让我们神魂颠倒;如果看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婴儿,我们也会流露出喜爱之情。
深度的快乐通常隐而不显,我们无法直接感受到。喝红酒的人认为,喝红酒的快乐来自红酒本身的味道与气味;乐迷认为,音乐会带来快乐是因为它的曲调;影迷认为,电影让他们津津乐道,是因为电影引人入胜的剧情。这些看法当然没有错,但并不是全部的原因。我们会从红酒、音乐以及电影中获得快乐,是有更深层次原因的,其中就包括我们对这些带给我们快乐的事物的本质持何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