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谚语里的真相

上一小节所讨论的语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因为它们代表着极为常见的经验范畴,有些范畴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好几次:问候他人的近况,介绍自己最近的情况,表达不同意见,想弄清楚意见到底有多不统一,在工作中与人交谈,暗示某次谈话将要结束,等等。与此不同的是,谚语虽然也是固定的句子,但它们所指代的场景却很可能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场景,不过这并不妨碍谚语可以给人新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中发生的事。

谚语是表达本书中心思想的绝好例子,也就是作类比和范畴化实际上是同一种现象的两个名字。当你不由自主地说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滚石不生苔”“防患于未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山望着那山高”等谚语时,类比和范畴化作为硬币的两面都有所体现。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三岁的丽丽刚刚在客厅用她的积木搭了一个小城堡。在她家做客的邻居老李路过客厅时不小心踢到了积木城堡,打落了城堡的一个圆顶。丽丽一下子大哭起来,要老李赔她一座城堡。过了几分钟老李又要经过客厅,这次他就故意离丽丽和城堡远远的,并且念叨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每个人都会同意这样的说法:老李刚才做了一个类比。他不自觉地把刚才发生在客厅的小事故类比到了一个假想的故事上,即一个人被蛇咬了一次之后,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都害怕和蛇相像的绳子。显然,故事里的那个人就是老李,那条蛇就是丽丽的哭声以及要老李赔她城堡的要求。害怕绳子对应的就是老李根本不敢靠近丽丽和城堡。从蛇到孩子的哭声,从绳子到远离丽丽,在这个类比中,我们进行了大量抽象。这就是整个类比的详解。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把老李引用这条谚语的行为理解为范畴化。因为他把这个小事故划分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一类别的成员。当他说出这条谚语时,他其实就在宣布踢到城堡事件就是这个类别中的一员。我们的心理词库里有这样一条谚语就说明这是一个实在的心理范畴,用这一谚语来描述某一事件,则表示这一事件属于该心理范畴。这样的心理范畴和“椅子”“东西”“马虎”“对牛弹琴”一样,都是心理范畴的名字而已,而这些范畴则是几乎每个成年母语者所熟知的。

用一条熟悉的谚语来描述某个场景,会让人们以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该场景。这个视角新颖而抽象,并且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它超越了该场景中那些浮于表面的细节。因为谚语是那些微妙而又复杂的范畴的标签,所以把一个谚语标签贴在某个情境之上,会使这个情境中本来隐藏的特征浮现出来。使用谚语标签其实是一种理解我们所处情境的办法,虽然也许失之偏颇。用一个谚语来概括刚刚遇到的场景,就好比透过谚语的有色眼镜来审视这个场景,而不是做纯粹逻辑上的分析。总的来讲,一个谚语就是一个方便而又简明的标签,可以用来贴在许多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事情上,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还是我们假想出来的。这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通过类比互相联系起来了。谚语的这种以经验为基础而非以逻辑为基础的特征意味着不同的人将会用不同的谚语来描述同一个场景,因为各自的视角不同。比如说,英文中有谚语“人靠衣装”(clothes make the man),强调外貌的重要性,但是一到法国,就变成“人不可貌相”(clothes do not make a monk)。可见“橘生英吉利海峡之北则为橘,生于英吉利海峡之南则为枳”啊,至少对谚语来说肯定是这样。一个长着反骨、我行我素的年轻人被赶出祖国流放海外,却终成为一代著名诗人但丁的故事,甲可能认为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乙可能认为我们应该明白“枪打出头鸟”。前者认为人就应该无所顾忌、大胆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后者则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做符合社会标准和社会期待的事。

上面所举的例子并不是特例,事实上,看上去互相矛盾的谚语多到让人头晕:

有一个有趣的谚语,在英文和法文中都能找到,就是“滚石不生苔”。法文中是pierre qui roule n’amasse pas,英文中则是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无论在英文词典还是法文词典中,这句谚语都被解释成:如果一个人不能安心在一个地方待下去,而是不停地换工作、换学校,那么此人就不能和任何地方建立深厚的感情,也无法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但是本书的作者也询问了不少美国人这句谚语的含义。恰恰相反,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生苔”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所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不要安顿下来,“身体或者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身上或心里不会长满青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法文和(美国)英语在字面上常常意思相同,但是谚语最终表达的含义却常常相反。看来又是“橘生大西洋以东则为橘,生于大西洋以西则为枳”啊!

让我们回到之前的谚语列表。这些意思几乎完全相反的谚语对子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并不是一条谚语真实与否,而是谚语能让我们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每个问题就不是对之前遇到情况的简单重复了。“人不可貌相”和“相由心生”告诉我们,一方面来讲,我们不应该被博人眼球的廉价伎俩和肤浅外表所迷惑;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明摆在眼前的相关线索。这两句谚语分别体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立场。如果二者都在我们的心理词库中,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两个标签来理解复杂的新情况,并且将这些情况进行分类。我们对这些情况的态度也在贴标签的过程中展现得一览无余。

谚语所指代的范畴和其他范畴一样,并不是人做出的论断。也就是说,人不可貌相这个范畴虽然看上去像是个论断,但是事实上却和 桌子 一样,仅仅只表示一个范畴或者类别。它是一个视角,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被采用。好比 这个类别,它实际上是我们做出推论的依据(比如,某物如果是鸟的话,那它就应该能飞、能叫、有羽毛、住在鸟巢里等),而不是一句简单的陈述。所以,当我们说“人不可貌相”的时候,我们是“认出”了这个范畴,发现我们需要更审慎地研究目前的形势,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调查事物的本质,再做出决定。需要注意的是,对目前形势的分类,和我们做出的任何分类一样,都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就好比你刚开始认为放在某个小玻璃罐中的白色颗粒物是盐,结果却发现其实是糖一样。再比如,我们很可能最初认为某一情景属于 人不可貌相 的类别,但是最后却发现我们判断失误。有时候,一个人的品行确实可以从此人的相貌和打扮推测出来;还有些时候,根据第一印象做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就算我们认为某个情况是属于 人不可貌相 这一类别,但也并非盖棺定论,也许最后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 相由心生 的情况。 kMrpRuTGJm5CtYEUXZf0w+R7O+oFIkwi8p37WOkwtaWH8FjDaZ69uWkyEOgR7ug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