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看到,人类的心理范畴并不局限于名词所代表的那些类别。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也无一例外地能指代一个范畴,词组也是如此。以此类推,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句子片段)也同样如此。比如下面这些例子:
吃了吗?最近忙什么呢?差点没做完。怎么老是我?该睡觉了。你脑子进水了吗?你以为你是谁啊?你瞎捣鼓什么?有本事就别回来了。还有两分钟就到。您吃点儿什么?中午吃得好吗?老板,买单!还有别的事儿吗?你太客气了。就这么多。我早跟你说过了。拣要紧的说。很有可能啊。你以为我啥都不懂啊?少跟我来这套。别逗我笑了。情况怎么样了?这人是谁?你说的跟这个没关系。又来了!我早听过了。快,跟我讲讲。少废话。让我歇歇吧!我可不傻。这回说得够清楚了吧。你说怎么办!我不是那意思!我怎么可能知道?我怎么没想到?你什么时候要啊?你滚远点儿。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关我屁事。你得相信我啊。这还不严重?别找借口。我怎么会知道。你凭什么这么说?你骗谁呢?现在啥都没法做啊。来都来了。这事儿不值。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把自己管好就行了!你以为你聪明呢?现在干吗?不用担心。赶快答应了啊!这你都做得出来!还好不是太严重。不要脸!你在想啥呢?这事儿学不来。你不试怎么知道。想干吗?你要我干吗?你是不是就想看我笑话?你有完没完?我好像见过你。我们不能老是这样见面啊。
上面的每一个句子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某个范畴的名字,它们既不是成语也不是惯用语,却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中,以至它们都包含一系列的言外之意。就像数学方程式一样,组成很简单,看上去很平常,却简明扼要地囊括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某些概念。虽然看上去是用几个字词新造的句子,但实际上却是事先就存储在大脑中的一个整体,只要说话人身处某个情境,这个预存的句子就立马整个浮现出来。而且这些句子的言外之意远远超过了其字面意义的总和。这就好比,对一只小狗来讲,主人拿起狗绳并不只意味着会将绳子套在它的脖子上,而是包括了更深远的含义:我们要出门了,可以去遛弯儿了,然后东闻一下、西闻一下,还能遇到别家的狗,还要撒尿宣誓领地,最后再回家。
比如说, 该睡觉了 、 最近忙什么呢 以及 你脑子进水了吗 这三个句子各自代表着一个范畴。这三句话所包含的言外之意,和主人拿起狗绳,或者成语背后的范畴所包含的深意一样,都既清晰、又简明,而且十分丰富。
该睡觉了 这个范畴包括了很多内容。首先,小孩子应该马上上床睡觉了。其次,小孩子必须早睡、睡好,第二天上学才有精神,才能专心学习。如果我们继续联想,还可以联想到:睡觉对于小孩子来讲是最重要的,不应该为了打电脑游戏、看电视而晚睡,在家里,小孩子得听话,小孩子比成年人需要更多的睡眠,等等。
最近忙什么呢 不仅仅表示我想知道最近你都在做什么,也表示我对你很关心,希望和你多聊几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已经被限定在几个话题上了:工作上的事、家里的事、个人的爱好。所以如果有人回答“买了件衬衣”,这就肯定不是提问者所期望的答案了。这样的回答人们会理解成是开玩笑。
你脑子进水了吗 这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反对意见,更是一种震惊。同时,说话人和听话人一定非常熟悉,往往是好朋友,而且说话人已经有些恼怒。这句话还暗含让听话人做出解释或者立即停止其行动的意思,不然的话,两个人很可能会吵起来甚至打起来。
就像语言的学习者能够逐步学会使用不同级别的问候和感谢语一样,母语者也要慢慢学会上述这些语句所代表的心理范畴,尽管这些微妙而复杂的心理范畴常常被字面上的简单含义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