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用蒙氏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全新儿童

玛利亚·若斯
德国蒙台梭利协会资深培训师、认证考官

很荣幸能为我两位学生所写的书作序。我和亚楠、永和夫妇的关系早已不局限于师生,更是挚友。虽然他们毕业快十年了,但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论他们去了哪里,法国、德国,还是中国。

我与蒙台梭利教育结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1970年,玛利亚·蒙台梭利的儿子马里奥·蒙台梭利(Mario Montessori)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了第一期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培训,我有幸成为他在德国的第一届学生。后来,马里奥成了我的培训师导师,我跟随他学习,并在1976年成为德国首位蒙氏培训师。马里奥来过我的培训中心,亲自指导我和孩子们工作,我想说,是马里奥带着我在蒙台梭利教育之路上持续地成长和蜕变。

多年之后,当亚楠第一次走进我的教室时,我充满了期待,因为她将是我的第一位中国学生,而且亚楠同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对儿童教育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有一次,亚楠的先生永和在旁等待她下课,我便邀请永和来旁听。想不到因为永和的加入,那节课变得妙趣横生,我们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讨论。课后我极力说服永和同亚楠一起来参加培训,他想了几天,终于答应了。就这样,永和便成了我唯一“请求”来的学生。

直到亚楠和永和在AMI 3~6岁的毕业证书上填写身份时我才知道,永和是德国博士。“博士”的教育体系本就起源于德国,拥有博士头衔的人在德国是备受尊重的。我当时非常惊讶,惊讶于我这位学生的低调和谦和。

亚楠每周都会来我的幼儿园实习几天,我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她是我的第一个中国学生,谁知道她将来会不会成为中国第一个蒙氏国际培训师呢?

毕业的时候,亚楠的优秀表现令很多考官印象深刻。当我问她未来的计划时,她说想回法国工作,并尝试一些其他的方向。亚楠后来没有同我一样继续深钻3~6岁阶段的儿童教育,而是又去参加了AMI 0~3岁的培训,之后开始翻译、出版书籍。亚楠一直像个蒙氏儿童,充满了热情和创意,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想法坚定而执着。不论亚楠在蒙氏教育的哪个阶段、哪个方向工作,我相信她都会将这种做事的内驱力、坚持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传递给周围的人。显而易见,她最先传递给了她的读者。

亚楠和永和在这本书中,为大家所展示的蒙台梭利博士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都是基于科学的。所有父母都想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很有必要通过本书来了解孩子到底有多大的潜能。

为了将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你需要一个能给孩子提供自由选择机会的环境,通过一些优美且设计严谨的教具来激发孩子亲身体验的兴趣。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会出现很多错误。但什么是错误呢?错误仅仅是不符合成年人期待的结果而已。错误有它存在的理由,就像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从“错误”而来的。

蒙台梭利博士常年观察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够发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学的是什么。蒙台梭利博士是科学家出身,她设计的所有教具都基于科学知识,她先让孩子从教具中获得感官印象,然后再给予他们对应的词汇。蒙氏教育领域有句俗语:通过手和心灵学习。蒙台梭利博士也说过,要让孩子体验“有情感的学习”。孩子们明白事理、欣赏事物,他们不会故意去破坏任何东西。

我的幼儿园曾经来过一位参访者,她想知道在蒙氏教育环境下,孩子的表现是怎样的。结果这位参访者发现,我这里的孩子都是用“真刀实枪”在工作,因为一把塑料刀是没办法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的。成年人见此状况通常非常担心,但他们不会给孩子示范正确用法,而是简单、直接地将自认为危险的用品从孩子身边拿走。在我的幼儿园,我会和孩子一起准备餐桌、共进午餐,因为他们想搞明白所有的事情,想亲手去做所有成年人会做的事情。

蒙台梭利博士用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将教育科学展示在了教具中,我们给孩子示范教具,孩子模仿、重复,一直到他们获得这项能力。

最后,那位参访者惊讶地说道:“孩子们没有玩具,他们完全自主地读写,他们还学习数学,这一切都是真的!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开心!”

是的,孩子们跟随内在的指引,因而积极、活跃,他们允许自己犯错,然后自己修正错误,成年人只有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出现。

我经常看到,如果成年人没能给孩子提供他们当下想要的支持,过后孩子就不再想做这件事了。比如蒙台梭利博士发现,孩子在3岁多的时候开始对书写的动作感兴趣,而到了大约4岁半,这个兴趣就消失了,因为那时孩子开始对别的事情产生了兴趣,那就是阅读。所以,我们要关注科学,了解如何及时地为孩子提供他们当下所需的营养,不论是生物、地理,还是语言、数学。提供的时机非常重要,把握好时机的秘诀就是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如果他不想做,那他有自由选择其他活动的权利。

在德国,我经常被质疑给幼儿园的孩子提供“大学”课程。可是孩子们的确渴求知识啊,他们如此好奇,他们并不是像在学校里那样通过考试来获得知识的。你能听到很多孩子快乐、自豪地欢呼:“我可以数到百万了!”

但是,这些知识并不是教师教授给孩子的,而是那些逻辑严谨的教具让孩子们学会的。马里奥·蒙台梭利曾经跟我说:

孩子的兴趣最重要。我们不能阻止孩子去学习,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要将这个知识强加于他。我们不需要讲很多,因为教具自己会解释。我们只是准备好教具,并示范教具的用法。

我问一个孩子:“你是怎么学会的?”孩子给我的答案是:“我没有学,我只是做而已。”这种无意识的学习便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精华:吸收—记忆—分类—结构—整合。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在孩子自主选择教具的过程中。如今流行的“自主学习”之说便是同样的道理。

我谨代表众多孩子的父母,衷心感谢亚楠和永和著完此书。孩子需要父母,他们爱父母,而父母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我觉得过去的方法存在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更适合新时代的教养方式来培养蒙台梭利博士所发现的“新儿童”。 dQWH0FltG6DfTSWavM4PfusaXLxY1gX7ZjR1qSsIsnFrPKIodzG6cRY3zwyAW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