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洋之间的通达

15世纪时,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间开始有了交往。从此,印度洋成为世界贸易往来最重要的通道,而中国确立了在航海运输和海上贸易中的至高地位。对欧洲人和阿拉伯人来说,地中海变得太过狭小。因此,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从大西洋出发:前者向西而去,后者向东而去,开始探险,最终完成了探索世界的壮举,扩大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15世纪初的一切迹象表明中国的航海家行将征服四海,建立起第一个海上帝国。而且他们应该已经拥有了抵达美洲的能力。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年号永乐),下令钦差正史总兵郑和率领船队多次穿越印度洋远航。郑和不仅是一位航海家、探险家,也是一位外交家,他在1405年到1433年间曾7次下西洋:最初的几次航行到达了暹罗(今泰国)、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和锡兰(今斯里兰卡);之后,他又率领船队深入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海域,与多个阿拉伯族群建立了联系。1421年,郑和驶过了非洲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到达了莫桑比克海峡,接着又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总航程大约20330公里。郑和的船队大约包括80艘宝船(9桅宝船重达3000吨)、超过225艘辅船以及28000多名船员。相比之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进行的海上探险就如同一次近海出行。

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彰显了中国无可置疑的海洋帝国实力,令其所接触到的各地民众叹为观止,并激发了他们了解中国的欲望。明代通事(翻译官)也是郑和下西洋的记录者(著有《瀛涯胜览》记录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马欢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普天下何若是之不同耶!”可见,中国在15世纪时本可以毫不困难地到达欧洲海岸。但是,为什么这个实力雄厚的亚洲海上强国放弃称霸海洋呢?朱棣和郑和锐意探知域外,积极探索海外贸易路线,但是到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在1424年即位(年号洪熙)后,这一切就被遗忘了。当时手握朝廷大权的儒家要员更关心的是如何巩固遭到蒙古人扩张侵袭的边疆的统治,因而葬送了郑和的海上之梦。尽管那时中国依然是最重要的海上力量,也是贸易领域最为活跃的国家,当政者却失去了海外拓展的意图。另外,除了邻国印度和自己的疆土之外,外面的世界都不能引起中国的关注,包括郑和探索过的海外地区的任何物产,中国没有兴趣,也不缺少。

欧洲和地中海

中国人放弃了海上控制权的追逐,确实让人惊讶;而为了进行贸易、控制土地和人口,大西洋沿岸的欧洲人却长期展开海上探险,这就更令人惊讶了。当然,在旁观者看来,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最具海上探险野心,并且实现了伊比利亚半岛最大领土扩张的,竟然是那些此前从未走出过梅塞塔高原的卡斯蒂利亚人。

在此之前,欧洲只有古斯堪的纳维亚水手曾踏上过冒险之旅。983年,他们在纽芬兰岛北角上(他们称作“文兰岛”)的梅多斯小水湾建立了几个渔场,展现出他们穿越大西洋的能力。不过,这个发现实属偶然。这些维京人并没想要殖民这片土地。他们只在那里待了不久就一去不回了。他们既没有这样的意图,也缺乏经济实力,更没有必要的政治体制和技术支撑来完成海外扩张。这与15世纪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不同。

历史上几次重大的跨洋探险活动

983

维京人探险 斯堪的纳维亚人从冰岛出发到达了格陵兰岛西南边,在纽芬兰岛建立了几个渔场。

1492—1504

哥伦布探险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美洲进行了4次探险。前两次,他探查了加勒比海;第三次和第四次,他考察了美洲中部海岸。

1496—1542

开辟北部航线 让·卡伯特(Jean Cabot)(1496)、加斯帕(Gaspar)和米格尔·科尔特·雷阿尔兄弟(Miguel Corte Real)(1498—1502)、让·德·韦拉扎恩(Jean de Verrazane)(1524)和雅克·卡蒂亚(Jacques Cartier)开辟了北部航线,探索了纽芬兰岛海岸、拉布拉多半岛、圣劳伦斯河、圣劳伦斯湾和曼哈顿岛。

1499—1503

安达卢西亚人的探险 阿伦索·德·奥赫达(Alonso de Hojeda)(1499)、佩德罗·阿隆索·尼尼奥(Pedro Alonso Niño)(1499)、比森特·亚涅斯·平松(Vicente Yáñez Pinzón)(1499)、迭戈·德·莱佩(Diego de Lepe)(1500)、路易斯·格拉(Luis Guerra)和阿隆索·贝莱斯·德·门多萨(Alonso Vélez de Mendoza)(1500)、胡安·德·拉科萨(Juan de la Cosa)和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Rodrigo de Bastidas)(1500)探查了美洲大西洋沿岸,从巴拿马到巴西的伯南布克。

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远行(1271—1275)来到东方,此行具有历史性的影响。他的所见所闻,与东方的贸易接触,让整个欧洲认识到在遥远的东方遍地香料——比如印度、中国和日本——那里有无数岛屿,岛上盛产各种令人垂涎的调味料。当时的陆路贸易路途遥远,而且成本高,获益低。探索一条从西方到东方的海上通道,成为欧洲人的迫切需要。

欧洲人的目光开始从地中海转向了大西洋。热那亚和马略卡岛商人最早以贸易为目的尝试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有些人决定朝欧洲北部航行,试图寻找商品和新的市场。还有一些人更大胆地选择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海岸的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岛。1291年,热那亚兄弟乌戈利诺(Ugolino)和瓦迪诺·维瓦尔迪(Vadino Vivaldi)首先进行了冒险之旅。他们尝试从大西洋前往印度,但没有成功。14世纪初,另一个热那亚人朗斯洛·马卢瓦塞尔(Lancelot Maloisel)在寻找东印度群岛途中到达了加那利群岛。这次航行引起人们对这个群岛的关注,自此,这个群岛出现在地图上,之后有人多次前往探险。

维京人在纽芬兰:美洲的发现

10世纪时,维京人是最先踏上美洲海岸的欧洲人。当时应该是在莱夫·埃里克松(Leif Eriksson)的带领之下,维京人发现了美洲。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山丘屹立着一尊埃里克松站立船头的雕像。

维京人是勇敢的水手,他们熟知大海,精通航海,很容易就从格棱兰岛到达了拉布拉多海岸。他们驾驶的船(称作龙头船、长船或克诺尔船)长20米到25米,挂有方形风帆,配25对到30对木桨,船速达10节 ,速度高于快帆船。

梅多斯小水湾,维京人在纽芬兰的一个定居点的复原。

马略卡岛上发放的加那利群岛探险许可证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342年。1346年,马略卡航海家豪梅·费雷(Jaume Ferre)在沿着非洲海岸寻找通往印度通道的过程中在几内亚湾失踪。从1231年再次征服马略卡岛起,这里就成为大西洋上重要的探险中转站和贸易中心。

长期以来倚重海上贸易的马略卡岛,在13世纪时成为地图绘制和航海科技发展的重镇。从13世纪末起,历经整个14世纪,巴利阿里群岛上的商人,包括船商在内,都跟加那利群岛和北非各港口之间往来频繁。马略卡岛的地图绘制者享誉欧洲。柯克船和克拉克帆船被准许与北非的阿拉伯人进行贸易。从1360年起,马略卡岛的修道士开始前往大加那利群岛进行福音传道。另外,在13世纪末和14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载着加泰罗尼亚和卡斯蒂利亚产品的巴利阿里船队不断驶向欧洲北部。在13世纪最后的几十年中,尽管马略卡向大西洋南部以贸易为目的的航线探索减少,但通往大西洋南部的航线不断开通,其中大部分路线成为地图绘制行业努力的目标;然而这些线路终将被卡斯蒂利亚人和葡萄牙人利用。

维京龙头船

在挪威西福尔发现的奥塞贝格墓葬船,长22米,桅杆高10米,风帆90平方米,速度可达10节(现藏于奥斯陆维京船博物馆)。

征服加那利群岛

1345年左右,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斯十一世以先辈们在西哥特时代获得的“征服非洲列国”的特权为名,向罗马教廷主张对加那利群岛的统治权。然而,事实表明,阿拉贡人和卢西塔尼亚人在1360年到1380年间才第一次尝试征服这些岛屿。15世纪末,塞维利亚全副武装的船只驶向加那利群岛,并从岛上掳走了一些奴隶。塞维利亚和巴斯克水手参加了这次远征,并取得了成功。这次远征的成功对于卡斯蒂利亚王国占有这些岛屿起了推动作用。因此,在整个15世纪,直到1495年完全征服加那利群岛,卡斯蒂利亚王国和葡萄牙王国为争夺该群岛的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事实证明这个群岛对于未来大西洋航线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是名为让·德·贝当古的诺曼底探险家,当时的记载都把他描述成一个残酷而又自命不凡的人,可能患有麻风病。挥霍了部分财产之后,他幸运地获得了占领和殖民加那利群岛的机会。这是由于让·德·贝当古的叔叔罗贝尔·德·布拉克蒙时任法国驻卡斯蒂利亚王国大使,从亨利三世国王手里通过特许权让与获得了这一机会。贝当古与诺曼底探险家、军人加迪菲·德·萨勒(Gadifer de la Salle)联手,后者提供必要的人员、船只和资金,一起出征。1402年5月1日,远征队从拉罗谢尔出发,在加利西亚和韦尔瓦得到补给后,到达兰萨罗特岛。途中,他们镇压了一次兵变,只剩下30多人追随他们,然而远征队最终征服了该岛。

加那利群岛因此成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属地。1403年12月,亨利三世任命贝当古为加那利群岛总督。一个月后,贝当古派船带着大量的法国移民前往各个岛屿,他把移民分散在兰萨罗特岛、埃尔希耶罗岛和富埃特文图拉岛,并试图征服大加那利群岛和拉帕尔玛岛,但却未果。在将土地分配给移民和原住民之后,他就离岛而去,再也没有回来。1418年,他最终把在加那利群岛的权利转卖给了尼亚布拉伯爵,此后,西班牙在加那利群岛的权利都由尼亚布拉和拉斯·卡萨斯家族确保。他们派出了一些安达卢西亚水手和移民来到岛上,以遏制葡萄牙的扩张,压制原住民关契斯人的敌对行为。尽管加那利群岛是卡斯蒂利亚的属地,但葡萄牙航海者才是这片非洲群岛的真正掌控者。

加那利群岛之于卡斯蒂利亚王国:让·德·贝当古征服群岛

当国王亨利三世授予法国探险家让·德·贝当古征服权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为卡斯蒂利亚今后发现未知的美洲大陆、进行海外扩张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当时,人们认为加那利群岛只是对非洲航线很重要。

尽管贝当古很快就放弃了征服加那利群岛的计划,没有把该计划进行到底,但他实现了卡斯蒂利亚王国在一些岛屿上的实际统辖权,并在天主教双王期间实现了对该群岛的完全统治。尽管有原住民的抵抗和葡萄牙人的压力,许多岛屿还是成功安置了安达卢西亚和卡斯蒂利亚移民。从哥伦布第二次航行起,在哥伦布基本确定了通往美洲的往返航线时,加那利群岛就显示出其作为殖民船只出发点、庇护所和中途站的战略潜力。在信风的作用下,航行可以缩短海上行程,该群岛成为加勒比海航线上的必经中途停靠港。这一独特优势促进了岛上新城市和港口的建立,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让·德·贝当古(版画),作者:(法)巴尔塔扎·蒙科尔内作(Balthasar Moncornet)。

在1415年至1435年,葡萄牙人找到了航行中避免复杂信风的方式,多次远征到达博哈多尔角(阿尤恩南部,即今西撒哈拉)。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发现了返回里斯本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亚速尔群岛及其天然港口对于穿越大西洋而言同加那利群岛一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个阶段的葡萄牙探险活动,是在绰号“航海家”的唐·亨利王子及其萨格雷斯航海学校的推动下完成的,不过这个说法有点夸大其词。尽管有此绰号,但事实上他只参加了几次探险航行。亨利王子倒是资助了多次非洲海岸的探险,然而好几次探险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让迫切想要征服加那利群岛的亨利王子感到失望。除了满足对于骑士精神的追求,以及试图在后世留名之外,亨利从不掩饰对于奴隶贸易和发现非洲金矿及路线的强烈兴趣。因此他支持了多次探险活动,但是这些带给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认可,而非物质上的利益。比如1434年安全穿越博哈多尔角,以及1444年发现佛得角群岛。在寻找黄金和奴隶的过程中,亨利雇用了热那亚水手安东尼奥托·乌索·迪马尔(Antoniotto Uso di Mare),直到1455年,他一直航行到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的河口,与马里沿岸的小村庄建立联系,并详细绘制了佛得角群岛所有岛屿的地图。

在非洲的第一个殖民地

唐·亨利去世后,葡萄牙放慢了探险活动的脚步,尤其是在卡斯蒂利亚王国和葡萄牙王国签订了《阿尔卡索瓦条约》(1479)之后。这个条约划定了伊比利亚民族未来探险活动的范围:卡斯蒂利亚人不能开辟向东的路线,从而将其活动范围定位在大西洋西部;相反,葡萄牙人只能向东派出他们最优秀的水手和最伟大的探险家,以到达香料群岛。

卡斯蒂利亚王国把精力集中在加那利群岛,这些岛屿的最终统治权又回到了伊萨伯拉王后的手中。由于葡萄牙人已经登上过其中一些岛屿,出于担心,女王决定征服还没有臣服的大加那利群岛、特内里费岛和拉帕尔玛岛。该计划的发起者是(加的斯)桑卢卡尔贵族阿隆索·路易斯·费尔南德斯·德·卢戈(Alonso Luis Fernández de Lugo)。1482年,他率领军队出征,赶走了葡萄牙人,但是由于岛上原住民的反抗,多年后才完全征服这些岛屿。拉帕尔玛岛于1492年被攻占,在经历了关西人的顽强抵抗后,特内里费岛最终于1495年沦陷。费尔南德斯·德·卢戈被任命为加那利群岛的终身总督。

占领加那利群岛是发现和殖民美洲的必要条件,因为它是通往印度航线上的天然中转站和完美庇护所。加那利群岛地处推动船只向西行驶的信风流中,是航线中必不可少的基地。岛上的经济开发(甘蔗、染料和奴隶)收益很好,以至于受益于这片殖民地的企业主和海员都支持哥伦布的探险。

直到1481年若昂二世即位,葡萄牙才迎来了大西洋航行殖民探险的活跃期。若昂二世善于筹划,急于对外扩张。他鼓励在几内亚湾战略要地建军事要塞。其中最重要的圣乔治·达米那要塞位于沃尔特河口,控制了黄金海岸(加纳)和奴隶海岸(今尼日利亚、贝宁和多哥)之间的矿产和黄金贸易。新国王的殖民信念随着“矿产之家”的建立更坚定了。此举的目的是控制与非洲的所有贸易往来,“矿产之家”几乎成了里斯本王宫的附属建筑。

版画,《世界城市风貌图》之《里斯本》。作者:格奥尔格·布劳恩(Georg Braun)(1541—1622)和弗兰斯·霍根贝格(Frans Hogenberg)(现藏于马德里皇家图书馆)。

16世纪的里斯本

这座位于特茹河湾的城市,在地理大发现时成了所有探险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巴西黄金的目的地,这座城市也因此变得繁荣。16世纪是这座城市的黄金时代,这里的港口是欧洲较重要的港口之一。

在1481年到1485年,迭戈·卡姆(Diego Cam)进行了几次不同的探险活动,到达了刚果,甚至接近了南回归线。1487年夏,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循着卡姆开辟的航线,沿着非洲海岸航行直到南纬27°。从这里,他利用信风出海了,又在西风助力下驶过了好望角,因而开通了通往印度的航线。然而,在返回时,他遭遇了海角洋流带来的极端困境。他甚至将这个海角命名为“暴风角”,但葡萄牙皇家在宣传中却将其改名为“好望角”。

迪亚士艰难的航行故事在近十年内令人不敢再次尝试沿着非洲海岸绕过非洲去往印度洋的路线,但葡萄牙王室通过陆路探险的方式继续推进其计划。最后,1495年若昂二世去世,使所有探险活动陷入停顿。此时,无能为力又心灰意冷的葡萄牙王室只能对哥伦布前两次航行的成功望洋兴叹。

为什么是伊比利亚半岛人?

为什么伊比利亚半岛人成为16世纪海外扩张的先锋和海上帝国的缔造者?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一直争议不断。答案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原因之间都相互关联。在15世纪时,最初的卡斯蒂利亚海上计划意图寻找新的资源,后来又有了各种使卡斯蒂利亚在海外扩张中处于有利地位的综合因素。葡萄牙的西部辐射计划似乎更可以理解,葡萄牙的海岸线漫长,内陆面积小;而且长久以来葡萄牙都受制于东部的敌人。伊比利亚半岛两国的紧张关系也促使两国竞相进行海外探险:一国的成功激励着另一国的行动。这种竞争激发了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同时带来了焦虑,也增强了活力。

半岛上的社会发展受限,再加上埃斯特雷马杜拉或卡斯蒂利亚等地区还有一定的人口压力,因而他们纷纷把视线转向海洋。另外,在整个漫长的中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纷争不断,一直致力于领土收复,几个世纪以来积蓄的力量一经爆发,最终带领他们远远走出直布罗陀海峡。当他们来到非洲北部时,发现这里的社会富足有序,很难征服,但贸易之路却很畅通。

正如历史学家约翰·哈克斯塔布·艾略特(John Huxtable Elliott)所言,在一次次的收复过程中,伊比利亚半岛人学会了把财富看作可以被带走和可以从敌人手中抢夺的东西。同样,他们把土地视为财富,把外国人视为仆从或奴隶。在卡斯蒂利亚人的观念里,统治在于实实在在地抢夺并占有土地。这就是为什么面对葡萄牙的扩张,或者之后面对英国、荷兰的扩张,卡斯蒂利亚人都选择在征服的领土上建立城市实行统治和控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像巴利阿里群岛这样辐射周边的贸易和海运中心,像阿拉贡王国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和安达卢西亚、葡萄牙或者北部卡斯蒂利亚的港口,都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由于热那亚和威尼斯的经济贡献而变得更强大的贸易公司,也吸收了马格里布阿拉伯人的商业精神。利益的交融让商人、金融家和士兵在大西洋计划中团结合作起来。在骑士理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冒险精神,征服新领地并让异教徒皈依基督教的使命感——从10世纪以来激励了伊比利亚人几个世纪的动力——最后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延伸在大西洋上),这些因素都无一例外地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密切相关。在地理大发现的前夜,充满了变革渴求的欧洲社会,在焦虑,在审视,渴望扩张,但其东面还受到先进的土耳其的压制。古老的欧洲大陆处在动荡之中。从广义上来讲,欧洲还没有定型,欧洲人开始以即将在文艺复兴中全面绽放的思想为参照进行自我审视。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伊比利亚半岛的特殊背景:加那利群岛的占领增强了地理优势;无与伦比的人力和经济资源(卡斯蒂利亚)以及优良的港口群(加的斯—塞维利亚);埃斯特雷马杜拉和卡斯蒂利亚人惯于迁移的特点;强大的海上传统;收复失地运动结束激发了经济、精神和地理上的开疆扩土;强大的君主国作为后盾,由于多次战胜具有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国家而振奋,拥有重要的财政和军事资源,具有现代国家意识,也就是说能够凝聚举国之力,实施代表国家意志、带着神的意志的计划。

象牙盐盅

大约1550年前的雕刻作品,发现于贝宁城(原尼日利亚埃多),作品展现了一艘大船和一位葡萄牙贵族,反映了在14世纪到15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大西洋沿岸定居的情形(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天主教双王和孩子们

伊萨伯拉和斐迪南在他们的两个孩子胡安王子和伊萨伯拉公主的身边。这幅描绘了天主教双王敬拜圣母的木板油画作品,创作于1491年到1493年。这期间正是他们和葡萄牙王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时期(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历史学家费利佩·费尔南德斯—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认为,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有利的风向下”。东方人的船队比欧洲人先进得多,而且他们拥有更大的船只,更好的驾驶技术,更安全,更快速,但是为什么东方航海者没有开辟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航线?答案是逆风。逆风使印度洋出海向南和向西航行都变得困难。由于太平洋上风向固定,向西而行始终是逆风航行。而大西洋受信风控制,一年中的风向比较有规律可循:从非洲西北角来的风向西吹,在赤道上空直到加勒比海画出一条弧线。在大西洋的南部半球,也是一种有规律的重复。从非洲南部来的风向着巴西海岸吹。从加勒比海返航时,暖流和北大西洋的风会助推船只驶向欧洲。如果没有这样有利的风向,欧洲的航海家很难到达新大陆。

航海家哥伦布

哥伦布,1451年出生在热那亚附近的一个地方,哥伦布的命运很早就与大海联系在了一起。他曾服务于勒内·德·安茹(René d'Anjou)一世的私掠船,在地中海上从事糖类贸易,刚刚20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大西洋海域探险。1476年,他和家人在里斯本定居。他航行到过英国,可能也到过冰岛沿岸。1479年,他娶了名为菲利帕·莫尼兹·佩雷斯特雷洛(Filipa Moniz Perestrelo)的女子。她的父亲曾是圣港的执行官,是一位航海专家和宇宙志研究业余爱好者。哥伦布因此从岳母那里得到了已故岳父的所有地图和资料。他曾在马德拉岛生活过几年,在那里开始酝酿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计划。在葡萄牙,他认识了一些水手。他们讲述过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航海经历,比如,在航行中遇到大风暴让船只远离了非洲大陆,把他们推向天堂般的地界。在马德拉岛,他听说地中海上的西风能把树木和非洲人的尸体卷到海滩上去。

向西到达中国的计划成熟时,哥伦布到葡萄牙王宫去陈述他的想法。但是,鉴于《阿尔卡索瓦条约》的规定,卢西塔尼亚人已决定向东探索前往印度的航线;另外,葡萄牙王室认为哥伦布的计划太过冒险。在被葡萄牙拒绝之后,哥伦布就赶去卡斯蒂利亚,1486年他向天主教双王论述了他的计划。这一计划虽然引起了专家委员会的兴趣,但还是以一些推测和一些错误或不可验证的数据为由,拒绝了他。

卡斯蒂利亚人和葡萄牙人瓜分世界

1494年,《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签订,西班牙和卡斯蒂利亚对几十年来他们推测可能会发现的新领地进行了划分。那时候还没有人知道这一划分的目标所指。

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教皇子午线谕旨,即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外100古里(法国)的地方为分界线,在子午线以西被发现的土地归属卡斯蒂利亚王国。葡萄牙的若昂二世不接受这一谕旨,控诉西班牙违反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1481年,罗马教廷批准了该条约,教廷宣布不遵守这一条约的人,将被革除教籍。在此条约中,西班牙双王承诺不向亚速尔群岛以西派出船只。因此若昂二世主动提出新的加那利群岛分割线:北部群岛归卡斯蒂利亚,南部归葡萄牙。两国的代理人和专家的争论持续了一年多,直到1494年6月7日,两个王国签订了新的《托德西利亚斯条约》。此条约确立了新的分界线,即以佛得角群岛以西370古里为分界线,葡萄牙因此比教皇子午线规定的范围多争得了270古里。但对已被西班牙占领的陆地和岛屿,西班牙依然享有所有权。新的分界线让葡萄牙得到了美洲的一些土地,也让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Álvares Cabral)之后(1500)发现巴西成为可能。卡斯蒂利亚得到了地中海东巴贝利海岸的贸易垄断权,奠定了西班牙在北非的基础(1497年夺取梅利利亚),并获得了在太平洋地区征服土地的权力,以至于后来有权力征服菲律宾及其临近岛屿。第一张标出教皇子午线的地图被称为《坎迪努平面地球图》,出版于1502年(现藏于摩德纳埃斯腾斯图书馆)。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

(西)印度群岛编年史学家安东尼奥·德·赫雷拉(Antonio de Herrera)这样描述哥伦布:“(他)身材高大……长脸型,气色好,鹰钩鼻,一双蓝眼睛,皮肤白而发红……年轻时胡子和头发都是红棕色的。但是常年的海上探险……很快使他的胡子和头发都变白了。”16世纪时的肖像画(佚名)(现藏于马德里美洲博物馆)。

哥伦布的4次航行

1492—1493

加勒比海 哥伦布穿越大西洋,到达瓜纳哈尼岛,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并考察了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

1493—1496

小安的列斯群岛 开辟出通往美洲的确切路线;再往南,发现了小安的列斯群岛。

1498—1500

南美大陆沿岸 哥伦布第一次踏上南美的土地,考察了今委内瑞拉沿岸。

1502—1504

西加勒比海 哥伦布沿着今天的巴拿马和尼加拉瓜海岸航行寻找通往中国的海上通道。

哥伦布的传记作者们因此做出了种种推测。哥伦布何来如此自信?有些人认为他认识一位船长,这位船长告诉了他在到达亚洲前见到了一些岛屿,并给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阿根廷历史学家恩里克·德·甘迪亚(Enrique de Gandía)甚至断定这位不知名的船长不是别人,正是哥伦布的岳父;在岳父的故纸堆里,哥伦布得到了这些信息。西班牙历史学家胡安·曼萨诺(Juan Manzano)甚至找到了文献资料作为佐证,证实哥伦布认识一位曾经航行到过美洲海岸的人。

快帆船,(航)船与航行艺术的结合

葡萄牙人驾驶快帆船去远征;西班牙人则驾着快帆船横渡大洋。快帆船用途多,重量轻(4支桨就足以操纵它),速度快,是探险航行的理想船舶。快帆船还有吃水浅的特点,较浅的沿岸水域也可以驶入。最初,三桅杆安装了方形帆,但是三角帆可以更好地利用大西洋上的信风,所以也可以使用三角帆。因此前桅移向船首,并增加了第四根桅杆——艏斜桅,这样可以使前桅更加稳固。经过这些改造,快帆船船身更宽,容量也更大。船首有一个平台,顶帆升到艏斜桅上,可以使快帆船速度更快。更高的船尾,可以配置两层或三层甲板和一个艏楼。虽然这种船(哥伦布的“圣马利亚”号)不易操纵,但给人的感觉更安全,载重量也更大。

哥伦布的快帆船

哥伦布的船舰(仿制船)停泊在帕洛斯港。

木刻画,哥伦布给天主教双王的拉丁文版报告(巴塞尔,1494年)。

征服(者)之船
① 主桅
② 主帆
③ 后桅帆
④ 舵
⑤ 后桅
⑥ 桅上瞭望台
⑦ 船长室
⑧ 艉楼
⑨(桅的)侧支索
⑩ 风标

航海仪器

15世纪和16世纪时的水手根据太阳和星星来辨别方向。海洋之星,即北极星,对赤道以北的航行至关重要,是所有计算的基础。领航员使用各种仪器,如星盘、象限仪;随着航海图和波特兰型海图绘制的不断进步(绘出了已发现的航线和海岸线),这些仪器也越来越完善。

夜间时刻测定仪

这个仪器用于根据夜晚天空中某一特定星星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外盘显示一年中的各个月份,内盘显示小时(或者半小时)和(参照一个或几个星星)定位。

象限仪

这是航海必不可少的仪器,用来测量角度,目的是根据北极星的高度和正午太阳(在地平线上)的高度来确定纬度,根据太阳的位置计算时间。

哥伦布之前的先行发现和不知其名的领航员

哥伦布这位冒险家的身上始终笼罩着神秘的色彩。他的儿子费尔南多(Fernando)撰写的哥伦布传记引发了许多猜想,因此又衍生出从他的身世到他在地中海做船员冒险经历的种种虚构。对于他的出身也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加利西亚人,有人说他是加泰罗尼亚人,甚至有人说他是安达卢西亚人、希腊人抑或是冰岛人,等等。

哥伦布曾穿越过整个已知的大西洋海域,从冰岛到几内亚湾,在这些航行中所了解到的一切让他得出结论:大西洋上一定有一条航线可以从欧洲到达亚洲,更重要的是两个大洲之间存在岛屿。历史学家胡安·曼萨诺(Juan Manzano)指出,哥伦布不断地向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王室的智囊及地图测绘者推介他的计划,他表现出的自信是基于一位领航员“对美洲的预先发现”。哥伦布认识这个领航员,他还向哥伦布提供了信息,并使他相信大西洋的另一边确有岛屿和陆地。这位领航员和哥伦布一样,并不知道这些岛屿是一个未知大陆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知道向西航行会通向陆地。秘鲁历史学家乌略亚(Ulloa)做出了更大胆的推测:哥伦布本人已经发现了大西洋另一边的这些岛屿,只是为了确保大发现计划得到资助,而没有透露此事。

海军司令的纹章[摘自《特权集》或《热那亚法典》(1502)]。

尽管遭到几次拒绝,哥伦布依然在西班牙寻求各种资助。哥伦布航行成功,取决于卡斯蒂亚王国已经占有了加那利群岛,这里是大西洋信风走廊的门户。但是,形势也有不利的方面:这时的卡斯蒂利亚王室和权贵们正全力以赴地攻打格拉纳达王国,扫清了最顽强的敌人,取得了最后胜利。另外,哥伦布想要做终身海军司令的要求激怒了国王。一方面,国王的母系家族恩里克斯家族才是唯一可以保有卡斯蒂利亚海军司令头衔的家族。另一方面,《阿尔卡索瓦条约》禁止天主教双王进行一切地中海以南的海上扩张;他们对葡萄牙在探险方面的成就,在印度洋上的进展,以及在非洲控制了埃塞俄比亚黄金路线都非常不满。如果哥伦布的计划能够成功,将是卡斯蒂利亚人描画海外扩张宏伟蓝图的开端。

探险协议和新发现

1492年2月2日,天主教双王攻下格拉纳达,并进入该城。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卡斯蒂利亚是上帝选民之国的使命感,远征对双王投入要求的合理性,以及伊萨伯拉王后的个人嫉妒心,以上种种让王室做出了改变,哥伦布的航海计划终于启动。

4月17日,西班牙王室与哥伦布签订了《圣塔菲协议》。根据该协议,双王将拥有新发现土地的所有权,以此换取双王对哥伦布计划的经济支持。另外,伊萨伯拉和斐迪南做出了让步:授予哥伦布终身总督的职位,管理新发现的土地,同时赐予他世袭海军司令,并承诺哥伦布将获得被发现财宝的十分之一,以及运输和贸易收益的八分之一。所有历史学家一致认为:西班牙王室之所以全盘接受哥伦布的条件,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没有打算满足他(事实也确实如此),否则这么大的好处简直无法解释。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着89名水手,乘坐两艘快帆船,即“平塔”号和“尼雅”号,以及一艘大帆船“圣马利亚”号,从帕洛斯港(韦尔瓦省)启航。他从加那利群岛中转补给并为“平塔”号换上帆缆索具,再次出发。33天之后,即10月12日凌晨两点,他发现了陆地,就是瓜纳哈尼岛,并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这个岛的确认在历史学家中一直颇有争议。哥伦布随后穿过了巴哈马群岛、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圣马利亚”号开向今海地岛沿岸时失事,哥伦布和这艘船上的幸存者在岛上建立了西班牙在新大陆的第一个定居点:纳维达,并在这里留下40人的驻军和一年的食物。

返回西班牙途中,在多次遭遇极端天气之后,他们在亚速尔群岛避险,然后在里斯本登陆,最后于1493年3月15日返回帕洛斯港。

除了远征船员的疲惫和归来的喜悦之外,船队只带回了少量的黄金和珍珠,几只异国的鸟和7个印第安人……毫无香料的踪影。

在1493年至1496年的第二次航行中,哥伦布选择了一条更南的路线,因此发现了小安的列斯群岛。他还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建了第一批定居点,并深入考察了古巴和牙买加。

第三次航行发生在1498年到1500年间,海军司令通过更南的路线到达了今委内瑞拉沿岸。然而,在弗朗西斯科·罗尔丹(Francisco Roldán)的带领下,留在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殖民者发起了叛乱。为平息叛乱,双王任命弗朗西斯科·德·博瓦迪利亚(Francisco de Bobadilla)为该岛总督,派他到岛上恢复秩序。他控诉哥伦布和他的弟弟迭戈不遵守西班牙法律,给他们带上锁链并押回了西班牙。

尽管并没有将没收的财物归还哥伦布,也没有恢复他对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控制权,他的主要资助人伊萨伯拉王后还是与哥伦布达成了新的协议,让他进行了第四次航行,也就是最后一次探险航行(1502—1504)。

卡伯特和北部航线

哥伦布的发现,尤其是第三次航行,促使其他国家也派出了船舰寻找像印度群岛这样传说中的富饶之地,并希望从中获利。

英国城市布里斯托尔商业繁盛,这里的商人此前一直在大西洋沿岸为他们的产品寻找出路。因此,1496年,在哥伦布成功航行的激励下,威尼斯航海者约翰·卡伯特(Jean Cabot)向布里斯托尔商人和英国王室寻求帮助,希望装备船舰从北方穿越大西洋。国王亨利七世给予了支持,并向他签发了探险许可证,令其从布里斯托尔启航。卡伯特到达了纽芬兰,却误以为到达了大汗国。返回英格兰后,他便夸夸其谈海里有成群的鳕鱼,遍地都是香料和奇异的植物。他因此得到了王室、伦敦企业主和布里斯托尔商人的再次资助。这次他装备了6艘新船,开启了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事业。虽然他可能到达了拉布拉多半岛,但远征本身是一次失败:5艘船沉没,1艘船在爱尔兰搁浅。这让英国人对进一步的大西洋探险望而却步。几十年之后,法国人也经历了类似的挫折:1524年让·德·韦拉扎恩登上了曼哈顿和纽芬兰岛;1534年到1536年雅克·卡蒂亚考察了加拿大,同时宣布它为法国领土,但直到17世纪初殖民统治才开始。

天主教双王接见哥伦布

这一盛大事件发生在1493年4月的巴塞罗那。哥伦布带着7个印第安人、几只鹦鹉、几枚金币和一些美洲产品面见双王。他向双王汇报已经发现了一些岛屿,这些岛屿可以作为到达亚洲的中转站,因此有希望到达亚洲。油画,弗朗西斯科·加西亚·伊巴涅斯1858年作(现藏于马德里军事博物馆)。

因为《托德西利亚斯条约》(1494)而获得了特权,葡萄牙人也开始尝试从北方寻找前往印度群岛的通道。在1498年到1502年间,加斯帕和米格尔·科尔特·雷阿尔兄弟沿着拉布拉多半岛海岸,或许还有纽芬兰岛海岸,寻找北方航线;但他们的努力除了具有探索价值外,并无更大意义。

葡萄牙远征和绕过非洲的环球航行

在整个15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王国竞相寻找通往香料群岛最短和最安全的航线。航海家亨利王子,从创办萨格雷斯学校起就掀起了第一次远征浪潮,希望控制非洲的海上航线,并找到从东部前往印度的路线。

葡萄牙人从1434年起进入博哈多尔角以南水域,并于1445年到达佛得角群岛,建立葡萄牙殖民地。1460年,他们到达了几内亚湾,但亨利王子去世后,探险活动中止了。阿方斯五世将新发现的海岸开发权转让给了名为费尔南·戈梅斯(Fernão Gomes)的商人。他在1468年到1473年间对这些地方进行了勘察和开发。1482年,若昂二世派出迭戈·卡姆(Diego Cam)率领的探险队,他抵达赤道以南并发现了刚果河口。两年后,卡姆到达了今天纳米比亚北面的圣玛丽角。1487年,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绕过了好望角,但未能超过莫塞尔湾。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促使葡萄牙人进行新的探险以期向东到达印度。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e Gama)率领大型船队,按照迪亚士走过的路线环绕非洲大陆,进行著名的“海上归来”探险,在绕过了危险的好望角后,到达印度洋,最终到达印度。

象牙面具、垂饰(来自尼日利亚的贝宁城),可追溯到16世纪中期(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瓦斯科·达·伽马:东方航线

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去世,他的堂弟曼努埃尔(Manuel)继位。葡萄牙人面对他们的对手卡斯蒂利亚人在大西洋上的成功心急如焚。1497年,在几个佛罗伦萨商人的资助下,曼努埃尔派遣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经南部非洲探寻去印度的航线。1497年7月8日,瓦斯科·达·伽马带领4艘船离开里斯本。船队沿着非洲海岸航行到塞拉利昂并靠岸。从这里起,达·伽马进入了南大西洋,他寻找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在1487年已遭遇过的西风,充分利用西风航行,直至毗邻好望角的圣赫勒拿海湾才到达陆地。这就是著名的“海上归来”航程——在看不到陆地的茫茫大海上航行了1万多公里,这是当时远洋航行中前所未有的壮举。

瓦斯科·达·伽马(1469?—1524)

这幅版画是葡萄牙人佩德罗·巴雷托·德·雷森迪(Pedro Barreto de Resende)《印度史实概要》中的一幅插图(现藏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

在完成当时所知的最长跨洋航行之后,达·伽马又两次航行前往印度:一次在1502年;另一次,在隐退20年之后,即1524年,曼努埃尔一世任命他为葡萄牙东印度群岛第二总督,派他前往印度。

12月16日,船队横穿英凡特河(今南非东海岸的大鱼河,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之前正是从这里返航的)进入了欧洲人的未知海域。1498年3月2日,葡萄牙船队发现了莫桑比克海岸。他们跟当地的族群建立了联系,在当地探险者和领航员的引导下进入印度洋。趁着季风,1498年5月20日,葡萄牙船队进入今印度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港(卡利卡特港)。8月底,他们开始返航。返航之旅如同地狱之旅,大部分船员在途中死去。幸存者经历了千难万险,带着坏死病回到了葡萄牙。瓦斯科·达·伽马的伟大功绩在于完成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横跨大西洋的远洋航行,利用西风把他们带到好望角;而穿越印度洋的航线,已经为许多阿拉伯航海者、印度航海者和中国航海者所知。1500年,为了向东面邻国彰显葡萄牙的伟大,葡萄牙装备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再次启航。舰队由13艘船和1200人组成,由贵族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船长率领。舰队在航行中迷了路,偶然到了巴西沿岸。他尝试返回非洲,重回南部航线到达印度洋。虽然他穿过了好望角,但这依然是一次失败的航行,这次失败使得后来几十年里葡萄牙人都没有勇气实施新的横渡计划。直到17世纪,欧洲都没有打开通往印度洋的航线。尽管如此,瓦斯科·达·伽马给了人们最初的勇气,葡萄牙人才能继续在这个海域航行。

安达卢西亚人的探险之旅

1499年至1503年,一批安达卢西亚人进行了探险航行。他们沿着哥伦布第三次航行的轨迹,考察了加勒比地区,包括墨西哥湾到奥里诺科河口之间的水域和陆地,因此完善了美洲“地中海”的地图。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的随行水手阿伦索·德·奥赫达,获准视察哥伦布之前发现的委内瑞拉沿岸的帕里亚地区。1499年5月,在胡安·德·拉科萨和(可能是)阿梅里戈·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的陪同下,他考察了玛格丽塔岛、库拉索岛、巴巴多斯岛和特立尼达岛,奥里诺科河口及整个委内瑞拉沿岸,直到现在哥伦比亚的维拉角,最后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他从这里开始返航。

佩德罗·阿隆索·尼尼奥是哥伦布第一批招募的航海员之一,他曾参加过哥伦布第一次和第三次航行,后来成了塞维利亚商人克里斯托弗·格拉(Cristóbal Guerra)资助的一个小型舰队队长。1499年6月,尼尼奥登上一艘快帆船,从帕洛斯港出发,船上随从中有他的3个兄弟。他取道哥伦布第三次航行的线路,到达帕里亚岛以南的委内瑞拉海岸,并先于奥赫达几个星期发现了玛格丽塔岛。他登陆之后深入岛上,与多个部落建立了联系,进行了小规模的货物交换,却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珍珠、黄金和珍贵的木材。这些让天主教双王看得眼花缭乱,以致他被带上法庭,被指控企图占有本该属于王室的五分之一的财物。

比森特·亚涅斯·平松,哥伦布第一次航行中的“尼雅”号船长,也与天主教双王达成了一项协议,装备4艘快帆船开启了南半球探险之旅。比森特·亚涅斯·平松认为香料岛应该在赤道线上。但是,他在航行中多次遇到大风暴而偏离了航向,风暴将他带到了巴西。1500年1月,他在圣马利亚角(又名孔索拉蒂翁角)登陆。然后,他想从这里出发向东南航行,但是逆风迫使他偏向西北方向航行,发现了亚马孙河口,并将其命名为圣马利亚杜塞河。船队深入河口湾,跟河岸上的许多当地部落有所接触。重新出海时,他们遇到了迭戈·德·莱佩的船舰;两支船队一起航行,直到他们认出奥里诺科河三角洲,并穿过委内瑞拉帕里亚湾。随后,平松和德·莱佩继续向前航行到墨西哥湾,又到达了巴哈马群岛,在这里他们损失了两艘船。1500年9月,平松驾驶着满载杨苏木,还有20多个印第安人的船只返回西班牙,他可以通过出售这些木材收回航海成本。然而,出发时一半的船员已经在途中丧命。

与前面的航海者不同,迭戈·德·莱佩是帕洛斯人,对海洋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妨碍他在1499年获得火地岛的探险许可证。他的船队循着比森特·亚涅斯·平松的路线前进,最终在亚马孙河口遇到了比森特·亚涅斯·平松。迭戈·德·莱佩继续航行,过了圣奥古斯丁角以南,到达巴西。他在这里登陆,并宣布巴西是西班牙王室的领土。1500年,他带着该地区的大量资料、地图和海图返回。但根据《托德西利亚斯条约》(1494),他的远征行动被宣布无效。他提出巴西可能是一个岛屿,它的南面可能存在一条连接沿岸和东印度群岛的通道。

最后,一些作者并不把他的探险看作安达卢西亚人航海探险中的一部分。另外,我们要提一下1500年8月到1501年6月贝莱斯·德·门多萨和路易斯·格拉的远征。他们到达了比森特·亚涅斯·平松和迭戈·德·莱佩认出的那片地区以南,靠近现在的巴西城市伯南布哥的托比亚地区。

平松兄弟

上图:马丁·阿隆索(Martín Alonso)(1441?—1493),他和他的弟弟都是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船员;下图:比森特·亚涅斯·平松(1463—1514),他后来在巴西和中美洲沿岸探险,并成为波多黎各总督。油画,佚名(现藏于塞维利亚黄金塔海军博物馆)。

巴斯蒂达斯和胡安·德·拉科萨

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是较早对印度群岛贸易感兴趣的企业主之一。1500年,他跟西班牙王室达成协议,在加勒比海地区开发和建立殖民点。于是,在水手和宇宙学家胡安·德·拉科萨的帮助下,他租用了两艘船,由此开创所谓的“海运公司”,公司的探险活动由一些企业主或商人出资,同时他们享有收益权并承担可能的损失。

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的一次探险航行考察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大西洋沿岸,发现了马格达莱纳河、乌拉瓦湾和达连湾。在返回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时候,他的船只在附近海岸失事,他不得不与船员们一起徒步穿越该岛,返回圣多明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保全了大量黄金、绿宝石和珍珠。不久之后,巴斯蒂达斯和胡安·德·拉科萨登上了总督奥万多(Ovando)送前任总督弗朗西斯科·得博瓦迪利亚回西班牙的船队(1502)。一场巨大的风暴击沉了大部分船只,但这两个人还是设法回到了半岛。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受到了天主教双王的接见,向他们呈上部分战利品和几张标示其重大发现的地图,从而重新激起了伊萨伯拉王后对美洲的兴趣;此前由于多次灾难和无功而返,有一段时间女王对此兴趣不大。此次塞维利亚人的发现重新点燃了西班牙人在海外领土上寻找财富的欲望,因此意义重大。另外,这种乐观的心态与一年前任命尼古拉斯·德·奥万多为新的印度群岛总督的决定不无关系。

尼古拉斯·德·奥万多(Nicolas De Ovando)

1501年9月,埃斯特雷马杜拉显贵,阿尔坎塔拉封地骑士尼古拉斯·德·奥万多被任命为印度群岛总督。其目的在于终结哥伦布小安的列斯群岛政策导致的暴行,让哥伦布和前总督弗朗西斯科·德·博瓦迪利亚之间的对抗画上句号。双王夫妇也想通过新的任命确立他们的权威,并终止海军司令和殖民地领主的过度权力。皇家的命令明确指出:只要哥伦布从此远离伊斯帕尼奥拉岛,就将恢复他被博瓦迪利亚剥夺的土地和头衔。奥万多将代表王室对博瓦迪利亚进行“居留审查”(官员离任时要实施的评估程序),并将用自己上任时的船只送他回国。1502年2月,奥万多带着一支空前浩大的舰队从圣卢卡出发前往印度群岛。船上除了众多移民者,还有满满的谷物和家畜。巴托尔梅·拉斯·卡萨斯修士以及其他的修士和牧师也一同随船前往,向当地人传福音。1502年的远征标志着真正开始对新世界进行有计划的殖民统治。

胡安·德·拉科萨绘制的世界地图

1500年胡安·德·拉科萨绘制在羊皮纸上的世界地图原稿已遗失,但幸运的是,1832年一位巴黎书商发现了一张1502年(一说1505)的摹本。摹本既没有标纬度也没有标经度,美洲并没有与欧洲以同样的比例出现在地图上,但是,这幅地图已经是那个时代新大陆的最佳呈现了。古巴以一个岛的方式出现在了地图上,许多名字出现在美洲大陆沿岸,或许是胡安·德·拉科萨在图上还原了这些地方。欧洲、地中海和非洲的轮廓惊人地准确。亚洲的轮廓还不够完美,但拉科萨表达了亚洲和美洲之间可能有海洋相隔的想法。

胡安·德·拉科萨

约1450年出生在桑坦德。靠着自己的“拉·加列加”号,又名“桑塔玛利亚”号大帆船,为美洲的发现做出了贡献。作为韦斯普奇第二次航行的首席领航员,1499年,他考察了圭亚那沿岸和亚马孙河口,并且确认古巴是一个岛。作为欧洲有名的地图绘制专家,他于1504年亲自勘察了委内瑞拉湾和巴拿马与哥伦比亚的加勒比海沿岸,并于1510年死在了此地印第安人的箭下。

① 古巴 把古巴以一个鱼钩形状的岛呈现出来,是胡安·德·拉科萨地图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伊斯帕尼奥拉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和牙买加同样得以详细呈现。

② 非洲 非洲大陆的地图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包含了许多图示,呈现了当时已熟知的非洲沿海和内陆的王国和城市。

③ 东方三王 中世纪的地图绘制者会标出《圣经》传说中提到过的地方;东方三王的故事正是出自《圣经》传说。

奥万多对有敌对情绪的领主和拒绝接受西班牙统治的印第安人采取强硬态度。尽管他已经收到命令取消领主制,强迫印第安人作为王室的庶民缴纳赋税;但很快现实情况发生了转变,1503年12月奥万多获得了“委托”管理印第安人的权力,因此他自己也变成了领主。王室希望通过建立城市和缴纳赋税,让小安的列斯群岛上正在形成的社会秩序稳定下来,或者通过向西班牙人授予印第安人和土地来换取对当地人的传教和教育权。但为了采矿,王室也引入了奴隶制,这使得当地人的处境更加艰难。

到1504年,伊斯帕尼奥拉岛已经成了政府的所在地,新世界殖民化从这里扩展出去。该岛是加勒比海地区唯一的安全港,圣多明各港的所在地,在许多年里,这里都是所有希望在美洲定居的西班牙人的必经之地。奥万多尝试把新领土治理做到最好,他的治理有序而不是任意而为;奥万多是第一个树立了王室权威的总督,他让西印度群岛趋于稳定。1509年,奥万多返回西班牙,迭戈·哥伦布继任总督。

哥伦布的最后一次航行

150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进行了第四次航行,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航行。50岁的哥伦布身患关节炎,行动困难,还有严重的眼疾,但是这位海军司令依然深得伊萨伯拉王后的信赖。他从西班牙出发,固执地要去西加勒比海探险,而安达卢西亚的远航者却对这个地方不屑一顾。他确信古巴(1494年他发现了古巴,但之后再没有人去过)是中国的一个省;古巴以南的海域有一条抵达东印度群岛的通道。哥伦布坚信巴拿马地峡有跨洋海峡,希望发现通往香料群岛的通道。船队毫无困难地航行到了马提尼克岛、圣多明各岛、牙买加和古巴。之后便遇到狂猛的飓风,奥万多拒绝他们停靠圣多明各岛,船队成员大多丧命。后来,他们很艰难地到达了今天的洪都拉斯沿岸。在短暂的休整之后,船队向南开进,在尼加拉瓜沿岸水域航行。带着发现东方海岛的希望,哥伦布走遍了莫斯基托沿岸直到今巴拿马的贝拉瓜斯。关节炎的巨痛一直困扰着哥伦布,直至他也觉得寻找无望了。在圣马利亚—德贝伦,哥伦布建起了一座小村庄,他决定在那里度过1503年的圣诞节。返航之旅也是多事之途,发生叛乱接着船只搁浅(在牙买加)。尼古拉斯·德·奥万多派了一条船接哥伦布和手下回去,他们才得以活命。1504年11月,他们终于回到了安达卢西亚。此时,哥伦布的命运已定,因为他最主要的支持者伊萨伯拉王后在几个星期之后去世了:海军司令的时代结束了。接下来,天主教双王的女儿胡安娜和她的丈夫美男子腓力一世执政,致使印度问题陷入停顿,这是殖民化进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哥伦布试图说服新的统治者恢复他以前的权力和荣誉,但徒劳无果。

疾病缠身,失望无助,加之与王室的冲突,哥伦布退居巴利阿多里德的圣方济各会修道院,并在那里写下了遗嘱。哥伦布于1506年5月20日去世,他至死依然坚信自己之前到达了亚洲,并证明了他之前所说的一切。奥万多总督则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坐上权力宝座,但由于缺乏王室的信任,他不得不放弃扩张计划。只有等到1507年,斐迪南国王回归卡斯蒂利亚摄政,才又一次为探险活动注入了活力。征服大安的列斯群岛——波多黎各、古巴和牙买加的时机已经到来。

大洋间的通道

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为了控制海洋、发现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持续竞争,在不违背《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的情况下使两国都扩大了领土,而西班牙则到达了觊觎已久的香料群岛;这种竞争是向美洲大陆北部和南部多次探险的原动力。1506年,两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Juan Díaz de Solís)和比森特·亚涅斯·平松被委以重任:探寻穿过美洲领土通往东印度群岛的海上通道。尽管他们始终没有找到这条通道,但他们为此进行了近两年的航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绘制出了火地岛加勒比海沿岸的真实地图。

贝海姆的地球仪

这是已知最古老的地球仪。地球仪直径50.7厘米,绘出了赤道、子午线、回归线和12星座,但是没有现代的经线和纬线网络。地球仪的制作者马丁·贝海姆(Martin Behaïm)是德国纽伦堡人,是商人、天文学家、航海家和宇宙学家,他的半生都效力于葡萄牙。他的世界观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非常相近(现藏于纽伦堡博物馆)。

从哥伦布到安达卢西亚人的航行

1492年到1500年,西班牙人把加勒比海据为己有,成了新的“我们的海”(古罗马人对地中海的叫法),带着对所有未踏足土地的极大好奇,很快开启了有计划的拓殖。

哥伦布的四次航行为西班牙打开了美洲的大门,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能够稳定地进行移民,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进行已发现领土的整治,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展势力范围。当时,美洲沿岸从尼加拉瓜直到亚马孙河口南面都已经标在了地图上;有许多水手猜测在欧洲和东方之间有一个大陆存在,应当优先考虑从北面、从中间或者从南面找到这条通往印度群岛的快速航道。换言之,为了新的探险,应当停止圣多明各岛、波多黎各作为殖民化的主要地区,而是要把它们变成后勤基地。对富庶土地和跨洋通道的执着探寻是诸多新发现的缘起。

被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称作“南海”的其实是太平洋,太平洋的发现标志着探险的重要阶段。1513年9月,巴尔沃亚带领190人穿过巴拿马地峡。9月25日,在丘库纳克河源头的山脉顶峰,他望见了太平洋。从此刻起,发现跨洋通道的优先权必然属于西班牙征服者。1516年,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带着3艘小帆船,进行了新的尝试:沿着巴西海岸航行并到达了浩大的拉普拉塔河口,并给它取名“平静的海”。想到这可能就是他要寻找的两大洋之间的通道,他又通过巴拉那河深入内陆,但他在这里与印第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斗,最终在争斗中死去,他的同伴见证了这一切。

斐迪南·德·麦哲伦(Fernand de Magellan),于1480年出生于葡萄牙城市波尔图附近的蓬蒂—达巴尔卡。麦哲伦和索利斯一样认为他们称为“平静的海”的那条河流是两大洋的通道。麦哲伦在茹安二世的王宫里长大,因此他很早就与西班牙军队联系在了一起。1505年,他跟着印度总督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Francisco de Almeida)的舰队驾船航行到东印度群岛,并多次参加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和摩鹿加群岛加强占领权的战斗。在太平洋的一次航行中,他想到可以从葡萄牙人航行的另外一边到达这些岛屿。为了完成这一壮举,必须在西班牙的印度群岛以南找到一条通道。从这时起,这个想法就一直萦绕着他。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西班牙航海家,在寻找跨洋通道的过程中发现了太平洋,为此巴拿马城建了一座纪念碑并在上面竖起他的雕像,以此作为纪念。

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阐述了他的计划,曼努埃尔认为此事荒谬,而且还因担心与西班牙人造成冲突而拒绝了他。由于不满葡萄牙王室的苛待(此前王室拒绝了他的年金,也没派他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麦哲伦前往卡斯蒂利亚王国,向卡斯蒂利亚王室展示其航海家的才能。在卡斯蒂利亚,他与塞维利亚一位有影响力的葡萄牙地主的女儿比阿特丽斯·巴博萨(Beatriz Barbosa)结婚。有了这层关系,加上著名天文学家鲁伊·法莱罗(Ruy Faleiro)的帮助,麦哲伦得以向布尔戈斯摄政者、主教胡安·罗德里格斯·德·丰塞卡(Juan Rodríguez de Fonseca)讲述他的探险计划。

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

根据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的诏书,葡萄牙确认摩鹿加群岛转归卡斯蒂利亚,而且西班牙到达摩鹿加群岛无须经过葡萄牙属地。麦哲伦坚定选择的环球航行正是基于他跟随阿梅里戈·韦斯普奇航行期间获得的信息。在整个行程中,他都带着韦斯普奇的朋友、领航员安德烈·德·圣马丁。后者与他不断交流此类信息。但是,麦哲伦的计划一开始就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因为韦斯普奇的绘图师认为拉普拉塔河是海峡的开端,而海峡可以通往巴尔博亚。尽管这个计划并不新鲜(已经有人提出过该计划,卡伯特和索利斯已经尝试过,但没有成功),但麦哲伦的执着说服了朝臣,尤其是红衣主教西斯内罗斯(Cisneros)。因此,麦哲伦的同盟中有多位重量级人物:丰塞卡(Fonseca)主教——资助了部分船舰和装备,是他的主要政治支持者;殖民地贸易署财政官桑乔·德·马蒂恩索(Sancho de Matienzo);殖民地贸易署富有而有影响力的经纪人胡安·德·阿兰达(Juan de Aranda)——给予麦哲伦经济和政治上的支持,作为回报,他将收取远征未来收益的八分之一。

但是在启航的最后一刻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故:葡萄牙国王阴谋离间远征队的两位领导者麦哲伦和法莱罗;而且西班牙官员的不信任致使他们向丰塞卡提出,要把船上的葡萄牙人控制在10人以内。因此,在开船的最后一刻,胡安·德·卡塔赫纳(Juan de Cartagena)代替了鲁伊·法莱罗(Ruy Faleiro)。尽管如此,授权环球航行的协议还是于1518年3月22日正式签署;1519年9月20日,5艘快帆船终于从圣卢卡启航出发。一起前往的还有“康塞普西翁”号船长胡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Juan Sebastián Elcano),他是曾在地中海参加过西班牙对土耳其战役的著名航海家。

船队顺利地穿越了大西洋,在里约热内卢湾补给休整了两周之后,沿着阿根廷海岸向南行进。直到1520年3月,船队到达了巴塔哥尼亚的圣朱利安港海滩。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在这里停留了5个月。到了冬季,远征总督察胡安·德·卡塔赫纳因与麦哲伦意见相左,发动了叛乱。考虑到诸多困难和已经过去的时间,卡塔赫纳提议放弃从南面寻找通道的想法,改为从好望角走传统路线驶向摩鹿加群岛。在远征的5艘船中,两艘支持卡塔赫纳,3艘支持麦哲伦。当形势变得棘手时,麦哲伦当机立断行使了他的指挥权:他向叛乱分子开了枪,并强行登上一艘船,另一艘船投降。作为惩戒,叛乱头领都被碎尸,胡安·德·卡塔赫纳和布道牧师被抛弃在海岸上,任其自生自灭。

终于,找到了海峡

在经历了这些严重事件之后,麦哲伦把4艘船的指挥权交给了葡萄牙水手。1520年8月21日,船队从圣朱利安港出发向南航行。一个月之后,他们发现了海峡的入口,他们将其命名为“处女角”,以纪念乌尔苏勒和传说中的1000名女性。为了考察此处的海洋支流是否有出口,麦哲伦派两艘船前去察看,但是巨大的暴风雨阻碍了他们的行动。这时,船队的意见再一次出现了分歧,一些船长要求折返,因为海峡可能并不是太平洋的通道。但麦哲伦态度强硬,命令继续航行。11月1日,4艘船深入海峡中,他们称之为“万圣海峡”,但后人赋予了它发现者的名字“麦哲伦海峡”。通过了海峡的第一个喉隘,他们看到了水道两岸陆地上星星点点的火光闪耀,此地因此得名“火地岛”。又航行了几海里,靠近现在的智利城市蓬塔阿雷纳斯,他们抵达了海峡的分岔口。麦哲伦下令船队分头探察两条水道。船长埃斯特旺·戈梅斯(Estêvão Gomes)抓住这个机会驶出了海峡,消失在浓雾中,最后返回了西班牙。一回去,戈梅斯就施计攻击他的上司,指责麦哲伦施暴专横,是趋向葡萄牙利益的叛徒。尽管如此,印度群岛委员会还是监禁了叛乱分子,但作为预防措施,还是把麦哲伦的妻子和其他家庭成员扣留在塞维利亚,直到确认麦哲伦返回。

16世纪的塞维利亚

美洲的发现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大西洋上繁忙的贸易港口之一。塞维利亚以“印度群岛港”而闻名,是唯一一个美洲返航的船舰到达港。这幅油画是阿隆索·桑切斯·科埃略(Alonso Sánchez Coello)(1531—1588)的作品,展现了塞维利亚以及在河流上来往的双桅船和快帆船的情景,中间是大教堂及其钟楼,右边是黄金塔。从这幅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造船厂和要前往大西洋的船舰(现藏于马德里美洲博物馆)。

在此期间,剩下的3艘脱险船只终于穿过海峡,于1520年11月28日到达太平洋。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在茫茫大洋上航行,除了两座贫瘠的小岛——他们称为“不幸之岛”之外,再没有看到任何陆地。在经受了暴风雨、饥饿和坏血病的考验之后,他们于3月6日在玛丽安娜群岛(他们将其命名为“强盗群岛”)靠岸,这是菲律宾群岛的前哨。在宿务岛海岸对面的麦克坦岛,他们遭到了2000名原住民的突袭,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

麦哲伦的妻弟杜阿尔特·巴博萨(Duarte Barbosa)接过了指挥权。但是不久之后,在宿务岛,又有几名船长在原住民的进攻中死亡。胡安·卡瓦霍(Juan Carbajo)不得已做了远征队的头领,他任命埃尔卡诺为维多利亚号船长。再次出发的时候,一艘快帆船被虫子啃噬毁坏,只能焚烧。由于卡瓦霍的无能,船队不得不在棉兰老岛港停靠,埃尔卡诺在这里接任远征司令,从而避免了一场严重的叛乱。1521年12月21日,两艘船和剩下的70名船员从帝汶岛出发,经过葡萄牙人较少活动的水域返航西班牙。继续航行了几海里之后,其中的一艘快帆船意外漏水,被遗弃在蒂多雷岛附近。

险象环生的环球航行之路

环球航行中有如此多潜伏的危机,从航行距离来看,每艘环球航行的船能够返回的可能性都极低。这一路上惊险离奇的经历比得上最刺激的冒险小说。航行途中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外,还有叛乱、暴风雨、沉船、印第安人的攻击和疾病威胁。最初从西班牙出发的5艘船和234人,最后只有1艘船和18位幸存者返回。

斐迪南·德·麦哲伦(1480—1521)

① 1520年3月 胡安·德·卡塔赫纳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发动叛乱。
② 海峡通道 暴风雨、逆风和惊涛骇浪让跨洋通道上的航行变得极其困难。其中一艘船舰返回西班牙。
③ 无边无际的海洋 在大洋的未知水域航行了3个月,这期间只有零星的小岛,目光所及渺无人烟。
④ 埃尔卡诺接过指挥权 麦哲伦在菲律宾麦克坦岛被杀。埃尔卡诺被指定为当时唯一的幸存者并最终返回西班牙的维多利亚号船长。

胡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1476—1526)

世界是一个广袤无垠的球形整体

最后,只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指挥的维多利亚号成功穿越印度洋,沿着一条非常靠南的路线,绕过好望角北上航行到了北纬地区,到达佛得角岛。在这里,他们被葡萄牙人扣留。1522年7月15日,埃尔卡诺施计离港起航,继续驶向西班牙,但一场强烈的暴风雨迫使他改变了方向,偏航亚速尔群岛。靠着机智和运气,船只在法亚尔岛和弗洛雷斯岛之间航行而没被葡萄牙人发现。最后,在1522年9月6日,维多利亚号终于抵达圣卢卡。

便携罗盘和时辰仪

这个彩色的木质仪器是15世纪的作品(现藏于马德里航海博物馆)。

埃尔卡诺航行全程14400(法国)古里(即79500千米),在这背后是4艘船和216人的代价;但此次航行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从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另外,更令人震惊的是,维多利亚号的货仓里竟带回了超过25吨的香料,这批货物的价值足以抵偿远征的成本。

对于卡斯蒂利亚来说,通往太平洋和印度的向西航线的发现并不意味着任何经济利益(行程极其长又极其危险),但是麦哲伦和埃尔卡诺的航行是科学史上的巨大进步:它不仅是伟大的航海壮举,向欧洲人证明了地圆学说,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更浩瀚的海洋,它还是贸易领域的处女地。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变大了,是原有认知的5倍之大;同时,地圆说和世界一体性也得到确认。全球化进程从此开始。

插图(右侧) 代表奥尔梅克神灵的翡翠礼器斧头(前2000—前1000;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科尔特斯(Cortés)招待莫克特祖玛(Moctezuma)使节宴会

米格尔和胡安·冈萨雷斯的油画(1698,现藏于马德里美洲博物馆)。 wLw4vi/kbMdVpBBqn0GoLWn4pbFSwxObRAtlTTwOqoHlkRHN6DC6nC2k1nY64M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