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泰山刻石之后,秦始皇意犹未尽,将刻石这项行为艺术一路延展。他一路走,一路刻;李斯这位高级打工仔也屁颠儿屁颠儿地跟在后面,一路走,一路写。此后在琅琊台、碣石、会稽、芝罘、东观,都留下了秦始皇“到此一游”的刻石。

这应当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首批刻字石。

假若秦始皇知道他这番行动的结局,一定会大失所望。七处刻石中,碣石一刻早已被大海吞没,在历代著录中都查不到踪迹;芝罘、东观二刻石也早已散佚;峄山刻前面提到,虽有拓本传到了今天,却也在岁月中转了几道手,摹了拓,拓了摹,早已不再是原拓;琅琊台刻石,为琅琊山的摩崖,是李斯小篆的杰作之一,可惜历经磨泐,几无完字;会稽山刻石,为秦始皇最后一刻,此石在南宋时尚在会稽山顶,但其字迹几乎全部损泐,后经辗转翻刻,书法已板滞无神,失去原刻风貌。到今天,能全面反映李斯小篆风貌者,除《泰山刻石》,再无他选了。

公元前210年,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死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为了维护稳定,使帝国免于当年齐桓公死后诸公子你争我夺、齐桓公的尸体烂在床上无人过问的悲剧,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一致决定,秘不发丧。酷热难当的七月,李斯下令用车载一石鲍鱼跟在秦始皇车驾的后面,让鲍鱼的臭味掩盖秦始皇的尸臭。但李斯没有想到,秘不发丧的举动,为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赢得了时间。

那时,公子扶苏正在上郡 征战,秦始皇在遗诏里,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星夜兼程赶回咸阳主持丧事,实际上等于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不幸的是,他永远不可能收到那份诏书了:赵高截断了它的去路,替换它的,是一份伪造的诏书。扶苏收到这份伪诏书时,两眼含泪,双手颤抖,因为那诏书上分明写着:立胡亥为帝,让他与蒙恬自裁而死。

这份伪造的诏书,是赵高游说李斯的成果。游说的理由是,假如扶苏上台,受重用的一定是蒙恬。一句话戳到老臣李斯的心窝子里,二人于是完成了一次心照不宣的合作。

在扶苏的血泊里,胡亥登上了权力之巅。

他所做的一切,都在模仿从前的皇帝。

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209年),他就像秦始皇一样开始东巡。泰山的刻石运动也有了续集,在秦始皇曾经刻下的一百四十四个字之后,秦二世胡亥又让李斯加写了七十八个字,使刻石字数增加到了二百二十二字。 Gxu1EtkqrG+tVMEcB6XCO5vFGX/k19Q4kCeY4fRzOkZCf3o2dYrND3roXa3zH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