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宝元、庆历间的名臣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三月,刘太后去世,已经二十三岁的赵祯(宋仁宗)开始亲政。不久,即召司马池知谏院。知谏院是个重要的职务,对朝政阙失、百官任免不当,“皆得谏正”,容易获罪,但也是宋代官员晋升高级职务乃至荣任宰执的终南捷径。司马池接到任命后,再三恳辞。仁宗对此感触很深,对宰相说:“人皆嗜进,而池独嗜退,亦难能也!”司马池恳辞是有所考虑的。他认为承担谏职,只能有两种抉择:一种是犯颜直谏,以尽臣节。一种是吐刚茹柔,欺软怕硬,培植声望,以获高官。这样不是招致杀身之祸,便是丧失名节,很难两全。深知司马池的好友庞籍,也认为他恳辞谏职,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的选择。

这时发生的仁宗废郭皇后事件,多少对司马池恳辞谏职也有点影响。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仁宗十五岁时,刘太后为仁宗操办了婚事。张才人与郭后是同时入宫的,仁宗喜爱张才人,而太后坚持立郭氏为后,仁宗无可奈何,于是日渐疏远郭后。郭后却满不在乎,依仗太后权势,在宫中颇为骄横。太后也无视仁宗的情感,禁止后宫其他妃嫔媵嫱接近仁宗。数年后,张才人病逝,仁宗心中自然郁塞不舒。太后去世后,当了十二年皇帝却一直不能自作主张的仁宗,有点“自纵”了。宫中尚美人、杨美人骤然有宠,郭后颇为嫉妒,屡屡为此争吵。一天,尚氏当着仁宗的面,出言不逊,冒犯了郭后。郭后作为后宫之主,不能忍受这样的污辱,出身将门的她猛地站起,扇了尚美人一个耳光。仁宗急忙起身解救。郭后仍然不依不饶,不料一下却打到了夹在中间的仁宗,尖利的指甲在仁宗的颈上抓了几道痕。仁宗大怒,产生了废后的想法。当初仁宗调整宰执班子时,曾在郭后面前夸奖过首相吕夷简,认为他是宰执中唯一不依附太后的人。但郭后不这样认为,她说:“他独不附太后吗?只不过多机巧,善应变罢了。”吕夷简因此罢相。谁知这话后来传到了吕夷简的耳中,故而吕夷简也赞成仁宗的想法,认为郭后九年无子当废。废后的事遭到了御史台、谏院一致反对,台谏众官扣殿门大呼求见,又赴议事的政事堂与宰执辩论,还准备召集百官与宰执们在大殿上“廷争”。结果朝廷以“台谏伏阁请对,非太平美事”,有失体统,撤了领头的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的职,将其外放到泰州(今江苏泰州市)、睦州(今浙江建德市)为官,立即押送出京。宫内后妃,郭、尚二人废为女冠,杨宫外安置,郭后最后死于道观之中。

司马池恳辞谏职后不久,亦即景祐元年二月(公元1034年),被授予直史馆,再知凤翔府。直史馆是馆职的一种,馆职与殿阁之职统称为职,或职名,是宋朝一种选拔、培养官员的制度。宋朝从官员中精选优秀的饱学之士,进入馆阁深造,“高以备顾问,其次与论议,典校雠”。作为精英智囊,对国务建言献策。由此,馆阁学士的身份,不同寻常,既是帝王今日的师友,又是日后的公卿大臣。因此,宋代文官以获得馆职为荣,认为是仕途上的终南捷径。司马池获得直史馆一职,表明他已成为侍从官。由此可见,仁宗对他辞职一事并未介意,对司马池依然是很眷顾的。

在凤翔时,有件疑难案件上报后很快被大理寺驳回,办案官员惊恐万状,引咎自责。这时,司马池说:“我是行政主官,一切政事都经我手,这不是各位的过失。”于是将责任独自承担了下来。幸好不久诏书颁下,此事不再追究,一场轩然大波骤然平息。但从这件事上人们看出了司马池的道德品质。

不久,司马池再次调入京城,判三司盐铁勾院。司马池“退让”的品德给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仁宗一直想重用他,不久,又擢升他为侍御史知杂事。知杂事负责台中日常事务,是御史台中仅次于御史中丞的官职。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司马池在历任三司户部、度支、盐铁副使后,宰相拟出司马池职务、级别变动的意见,提请仁宗批示。仁宗看后说:“是曾辞群牧、谏院者,真名节之士!”于是擢授天章阁待制,出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杭州(今浙江杭州市)等地的知州。获得待制之职,表明司马池已跻身于高级官员的行列。

司马池生性质朴平易,不擅长处理繁杂的事务。为人正派,不搞吃喝玩乐、私人应酬。他秉公办事,在杭州任上得罪了一批人,被转运使江钧、张从举弹劾。江、张二人罗列了司马池违旨、决事不当等十余项罪名,司马池受到降知虢州(今河南灵宝市)的处分。就在江、张二人上报司马池罪状时,他们的部属因盗窃官物、走私漏税等罪相继系于州狱,案件涉及江、张二人。有人劝司马池趁机报复,司马池坚决不同意。司马池光明磊落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被称为具有长者的风范。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十二月,司马池在晋州(今山西临汾市)知州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司马池是“宝元、庆历间名臣”,仕宦三十余年,为人“奉身俭洁,而临财无吝”,“安于静退,恬于荣利”。“奉上官不回曲,于朋友尽规切。知人之善,面则励之,背则扬之。为政大抵以正纲纪、塞侥幸、抑权豪、恤孤弱为心”,“以公制物,而政无私谒” 。司马池的为人处世之道、莅官临政之方深深地影响着司马光,对司马光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uLycYMfN1ZJSr8k+sUvp03XRX0Oyd57dvLxNEG01hJziZaH/1Tt6CTWPZUAV1G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