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陶中乾坤

陶和陶纹,是一对孪生兄妹。陶纹与陶一样地古老和永恒。

人类每发明一种物件,首先当然是为了物质的享用,同时也必然是为了精神的愉悦。人天生就是艺术家。简陋和粗劣从来不属于人类。

对陶纹的起源,考古学界有种种猜测,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陶纹最初产生于偶然的触发。原始先民偶然间把编织纹压印在了还没有定型硬化的陶器上,这样,无意间就有了篮纹、席纹、绳纹和刻划纹。这偶然的触发,却勾起了原始先民必然的情怀——以陶品为平台,用坦诚的童真和朴实的笔触来描写世界,描写自我。我们完全可以说,陶中有世界,陶中见乾坤。透过对蛙、鸟、蛇、鱼这些生物的描绘,可以看到万年前先人生活的一些情状。

先民对大腹便便的青蛙是情有独钟的。在青海乐都县柳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蛙的头部,蛙的四肢,都被简化了,唯独蛙腹被无限夸大,直到画成一个个满月状的圆。圆是同一画面的最大值,仿佛蛙腹中贮存着大量的蛙子。把蛙腹画成圆寄寓了人们在自身繁衍上的希望。

太有趣了,原始先民是将蛙的大腹多子同女性的大腹多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希望通过陶器这一取自大地母亲的灵物,来传递自我的心声。蛙肢陶纹实际上是人类心灵的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之一。一只青蛙产下的一泡子,可以孵化出成千上万只小青蛙来,人如果能像青蛙那样繁衍,那自己的那个氏族、那个部落,该是多么的兴旺发达啊!

有些蛙肢形纹饰,又将蛙的整个肢体简化成一根根生动的舞动着的线条。这些线条的折叠处又显得十分的刚劲有力。在原始人的视野中,蛙是唯一水陆两栖类生物,它们在水中能游、能跳、能捕食,而在陆地上同样十分活跃。把蛙的肢体线条化,正是为了充分表现蛙的强劲的生命力。在创作者心目中,一定在想:人如果能像蛙那样水陆两栖,该多好啊!

原始人不只把自己想象成水陆两栖的蛙,还把自己遐想成能飞的鸟。

鸟是陶纹的一大主题。当人们劳作之暇,仰视万里长空的时候,会看到一行行飞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真是“天高任鸟飞”,要是人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呵!怀着对鸟的崇拜之情,原始先民在陶制器物上绘画出了生意盎然的种种飞鸟图。

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一只陶制器皿上,绘有十分生动的飞鸟图。

鸟通体如一抹剪影,墨黑色的鸟头上轻轻点出了溜圆而富有神韵的双眼,鸟嘴微微张开,让人似乎能隐隐听到它的鸣叫声,像是在飞行中不断呼唤着自己的同伴。这样,画面上展现的虽然是一只鸟,表现的却是飞鸟的群体。鸟的双翅、双腿、剪状的尾,一式向后倾斜,强化了鸟飞行过程中的动感,似乎画面周围的空气也被振动了似的。

更为有趣的是,在鸟身的上端,画一圆日。后世的人们对此作出了种种猜想和理解。其实,如果作最直白的理解,那就是:当人们仰视长空时,如果有一飞鸟在人的头顶掠过,看到的不正是太阳在上飞鸟在下的图景吗?

看来,原始人想飞的念头是十分强烈的,因此,有时,他们干脆把鸟幻化为似鸟非鸟、似人非人的飞行物。在马家窑出土的一个陶钵上,就绘有这种飞行物。

马家窑文化彩陶鸟纹壶

四周呈圆环形滚动着的流畅的陶纹,象征着不断流变着的世界。其中飞行着的是人化了的飞鸟。我们的先民是多么希望变成一只鸟,融入壮阔的太空中去啊!当然,对原始人来说,理想只能是理想。这一理想的真正实现,是他们多少世代后子孙的事。

透过这些画面,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先民世界。

还有一只制作于7000多年前的被学术界称为“人蛇共舞图”陶罐。

在陶罐的外壁的四周,等距离地用生动的线条绘制着四个鲜活的人物。人物的头被画成略略拉长了的圆形,显得饱满而富有生气。四个人物的四肢以不同的形态舞动着,自然而舒放。在四个人物的中间,又各个等距离地绘画着四条长蛇,蛇显得十分灵动,而且都作向上蜿蜒爬行的情状。

人体的舞动,与蛇的爬行的情状十分协调。这是否在讴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相传是生于成纪这个地方的,成纪就是今天的甘肃秦安县,也就是绘有“人蛇共舞图”的陶品出土的地方。在秦安县陇城还存有女娲庙呢!而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又都是人首蛇身的。这又似乎在告诉我们,人蛇共舞是人蛇一体的前导,甚至与中国的龙文化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呢!

中华文化把蛇看成是人类伴侣的文化观念,和西方文化中把蛇看成恶的象征的文化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鱼也是陶纹的重要内容。“人面鱼纹盆”的图案是这样的:在该盆内底部绘有一条大鱼,鱼旁绘有人的脸形。有趣的是,人脸上的两耳是以两条鱼来表示的。两条鱼的鱼嘴正对着人的双耳穴,好像是要游进人的耳中似的。人面的嘴微张着,两条鱼从嘴角的两边插入,似乎正要游进嘴中似的。人头下部的空间也隐隐然有鱼在跃动着。人的头上戴有尖顶的饰物,似为一帽,细细辨识,乃是一条鱼,但又与一般的鱼不同,给人以一种十分神秘的感觉。

细读这一“人面鱼纹盆”,它的主题仍然是“人”。

通过这一陶品的画面,先民似乎在告诉后人们:圆形的盆子,好似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鱼,谁都离不开谁,只有共存,才能共荣。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比鱼更离不开对方,没有像鱼这样的“衣食父母”,人就一天也活不了。可不是吗?图案中的人,双眼注视着鱼,嘴中享用着鱼,耳中传来的也是鱼的信息。这是一种多么亲切而又多么写实的情怀啊!据考古发掘的确切统计,当时的原始人食用过的水生动物有50多种,再加上各种贝类、蟹类,还有各种龟、鳖、鳄鱼之类的爬行动物,就有100种之多了。大量鱼类进入远古人类的庖厨,名副其实地成了中华原始人的主食。原始先民对此怎么会不满怀感激之情呢?

人面鱼纹彩陶盆局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 kgQSEqvfLTzM2KPzV+Rg/qYXiUmGSnQxJW0uUwtbDITgnL/lVorMyJkjPlKR/L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