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榫卯的发明

说到建造在地面之上的住房,最值得一提的是榫卯的发明。可以说,它的发明,价值不在房屋发明本身之下。

把住房建在地面上,又是使用木材作整个房屋的支架,其牢固程度总还是个很大的问题。要把木质的支架与支架之间连接起来,一是用植物的藤蔓来捆绑,二是靠掺有柴草的泥巴来黏合。这样,在一般情况下还可以,但每当遇到地震或是狂风暴雨,房屋散架是常会发生的事。一旦发生这种事,就会屋倒人亡,造成巨大的悲剧。

怎么办?怎么办?

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问号冒出,并在所有华夏先民的脑海中萦绕着。

“还是回到洞穴中去吧,那里安全!”有人这样提议。

“不,不能!”绝大多数的人站出来反对,“我们不能走回头路!”

是呵,绝不能走回头路!华夏先民是从来不在艰难险阻面前退缩的。可是,办法呢?应该相信,办法总会有的。

榫卯的发明最初也许是受到自然的启迪。

可以作这样的设想:某年某月某日,突然间狂风大作,雷声隆隆。一个炸雷在原始人居住地的不远处响起,一棵大树被雷电劈断了。风雨止后,人们全都围到那棵遭雷劈的大树前,想看个究竟。只见大树被拦腰劈断,被劈断的下半节的上端折出一个凸状体,而被劈下的上半节的下端却折出一个凹状体,两者刚好镶在一起。当人们想把劈下的上半节拉走时,镶在一起的凸状体和凹状体怎么也拉不开。直到几个力大无比的大汉把凸状体拉断为止。

榫卯

这种自然现象,并没有引起大部分人的注意。可亲眼看到这一情景的一些“聪明人”却想得很多很多:凸状体镶在凹状体内为什么就难以拉动?如果把屋架立柱的上端打理成一个凸状体,把横梁的两端都打理成凹状体,把它们镶在一起,那样,屋架就成了一个整体,不就不怕风雨摇撼了吗?

“聪明人”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说有道理。当天就照着他的设想制作起来。当时最锋利的就是骨制的刀了。用骨刀割了大半天,这才割出一个不规则的凸状体来。再用骨刀钻、挖,好不容易才挖出个凹状体来。把两者镶在一起,果然怎么拉扯也难以拉扯开来。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就这样产生了。

华夏先民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创造了这种牢固的土木结构住房。他们称房架的凸状体一端为“榫”,把房架的凹状体一端称为“卯”。“榫卯”是土木建筑史上极为伟大的发明。这一发明见于北方一些先民的遗址中,更多的是在南方先民遗址中发现。这一发明让中国的后世子孙一直享用了几千年,直到现今在一些中国式的古典建筑中还继续使用着。 H7XzrPGPTbO0QxLM7gc+oiD38sPSEp61Yhcx65la6whvWBaQIZsAiIBvo8dqYNA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