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开始就走上了与禽兽截然相反的生活轨迹:所有禽兽都是昼伏夜行,而人类却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昼出夜息的生活之路。
人是从猿进化来的,而猿是居住在树上的,最初的类人猿也是居住在树上的,中华神话传说和古典文献中说的“有巢氏”实际上是对人类婴儿期生活的依稀追忆。后来气候条件发生了剧变,大批森林消失,于是,人类又适时地走进了洞穴。以洞穴为家,一住就是几百万年。
然而,洞穴并非人类永远的洞天福地。洞穴中阴暗、潮湿,极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考古资料证明,穴居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0来岁,从遗存的骨骼化石看,都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等疾病。
洞穴不是人类的久居之地。
当人类的智能和生存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向往的是原野的地面生活。地面空气流畅,不像洞中那样郁闷和潮湿。地面开阔,一眼望去,可以将远近的物品和景色尽收眼底。地面有着取之不尽的可以食用和可以利用的东西。人类终究要把自己的据点渐渐扩大,进而移向地面。
然而,人类最初走出洞穴的尝试,很可能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记录。考古和文献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相关的资料,但一再的失败是可以肯定的。
也许,在某次狩猎中,追逐猎物时跑得离自己居住的洞穴太远了。天很快就黑下来了,黑得连方向都辨不清。迫不得已,只好以大地为床暂居一夜了。但是,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第二天人们发现的只是一堆被猛兽撕裂了的白骨。
也许,某些人类的小群体试图在原野上露宿过夜。夜降临了,他们只能抱成一团,抵御着寒冷和恐惧。在漫漫的长夜中,人的小群体是显得那样的渺小、可怜和微不足道。最后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中国古籍《易经》中说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可能正是噩梦般的初登地面时生活状态的写照。那时的人,刚走出洞穴,白天整天忙忙碌碌,寻找吃的、用的、穿的,可是,一到晚上天地黑洞洞的就相当害怕,整夜都提心吊胆的,这叫“夕惕若”。
陶屋。此为典型的半地穴房屋形式,反映了制陶业与农耕的密切关系(陕西武功出土)
西安半坡仰韶遗址房屋复原图
也许,人们曾在地面建造过某些简陋的建筑物,可是,简易单薄的遮盖物根本抵挡不住原野上狂奔乱窜的巨风,一阵大风刮来,把遮盖在头顶上的枝条和树皮轻而易举地吹飞了。尤其是隆冬,简易的遮蔽物怎顶得住滚滚寒流的袭来?
一次又一次走向地面的探索失败了。经验以及血的教训使原始先民懂得了,走向地面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走出洞穴去”是一种趋势,其决心是不会动摇的。
大约经历了千年甚至数千年的探索,人们终于在地面建造起了一个个既安全又稳固的“家”。距今1万多年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中的陶片,和距今约9000年的湖南澧县彭头山人建造在陆地上的村落遗址,正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这个过程是那样的悠长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