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前193)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出身小吏,佐刘邦起义灭秦。入咸阳时收取秦王朝文献档案,掌握全国情况。楚汉相争时,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兵员、粮饷。汉朝建立后,推行与民生息政策,并制定《汉律》。
萧何是刘邦誉称为与张良、韩信并列的能人。毛泽东读《史记》和《西汉演义》深知萧何其人其事。1935年1月,红军长征在遵义,他在巡访途中,见几个红军小战士在烧书取暖,教育部长徐特立正在灭火救书时,对他们说:小同志,我国古代有一位大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很厚很厚的书,其中有一章叫《萧相国世家》,这位萧相国也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那位萧何。书中写道:沛公——也就是刘邦,他在打下咸阳之后,手下的将士们皆争着抢秦朝的金钱财物,唯这位萧何收集秦国的图书,尤其是一些治国的御史律令。结果,收藏图书的萧何帮着刘邦取得了天下,而力主烧书的西楚霸王却落得了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你们说该学谁呢?又说:你们说说看,我们的教育部长——徐老算不算红军中保护图书的萧何啊? (《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第182页) 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到南方视察,在离开徐州经河南兰考,在谈到张良后,当警卫员问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时,他说:打天下,刘邦靠了韩信,治理天下主要还是靠了张良和萧何一帮人,戏词中唱有“治国自有萧何律”嘛 (《历史的真情——毛泽东两访莫斯科》,第430页) 。萧何辅助刘邦治理天下,立有大功,因而被列为功臣第一。
在一次谈话中,毛泽东用成语“萧规曹随”评论了西汉文、景二帝的安于守成。萧规曹随,即指萧何在任丞相时为朝廷制定制度、规章,打下基础,萧何死后,继任丞相的曹参就一丝不苟地照着办。
毛泽东称赞萧何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他非常认同刘邦对萧何的评价:“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楚汉相争时,刘邦逐鹿中原,萧何留守后方,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兵力和粮食。毛泽东对萧何在关中开拓生产、积蓄人力的举措,大加称赞。1959年底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时,就粮食生产问题谈起了萧何的故事,他说:《项羽本纪》说,刘邦同项羽打仗的时候,萧何曾经实行“耕三余一”的办法,即男子从二十一岁到二十三岁,在家种三年地,有了粮食积蓄,到二十四出去当兵。那个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地多人少,土地肥沃。现在我们的东北,有些地区也还可以种两三年地,多余出一年的粮食来。但是,全国现在很难做到“耕三余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一下。 (《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他称赞了萧何的办法,古为今用,甚至还以此作为参照系,提出来供后代人认识。
毛泽东喜欢萧何,有时把自己得力的部下比喻为萧何。1947年7月,他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在与彭德怀、贺龙等谈话时,就把长期率部保卫延安的安全,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的贺龙,比喻为是守卫边区大后方的“萧何”。
萧何认识韩信为天下奇才,有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流传于世。韩信为刘邦一统天下立下殊勋,全赖萧何举荐,是为“成也萧何”。但刘邦称帝后,疑韩信谋反,乃伪游云梦(今湖北江汉平原北区),说韩信不轨,押回长安,赦为淮阴侯。后刘邦出征,吕后说韩信企图谋反,必欲除之,萧何又为吕后设计,把韩信骗进皇宫钟殿诛杀。是为“败也萧何”。按:萧何设计杀韩信事不见于史传,而见于《续前汉书平话》,且有诗曰:韩信将军智略多,萧何三箭定三河,不知勋业翻成怨,成也萧何败也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