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荆轲
壮士发冲冠
实谓匹夫勇

荆轲(?—前227)战国晚期卫人。始读书击剑,好游侠。为燕太子丹拜为上卿。秦灭赵后,太子丹惧,受命入秦行刺秦王,未遂,被杀。司马迁有《刺客列传》,为其剑术不精,功败垂成,大为惋惜。唐骆宾王有《易水歌》: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毛泽东青年时读韩愈文,那篇《送董邵南序》文中“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给他留下很深的记忆。燕、赵,通常泛指河北省,战国时期燕国、赵国所在地。他经常引用“燕赵悲歌之士”一词。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就引用有“唯北方之强,任金革死而不厌;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1953年2月,毛泽东在湖北汉口初次见到王任重,当李先念介绍王任重是河北景县人时,毛泽东即说:噢,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1934年6月,毛泽东在前线遇到红十二师参谋长孙毅,当得知孙毅是河北人时,就说:历史上,人们把河北称作燕赵大地,古人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接着又说:有一出戏叫《荆轲刺秦王》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起来使人感到悲壮慷慨,易水这个地方你去过吗? (《孙毅将军自述》,第74页) 易水,是一条河。相传荆轲赴秦告别燕太子丹就在这条河边。当他携带督亢地图和秦逃将樊於期人头,入秦去刺秦王政,燕太子丹和宾客都穿着白衣,在易水边为他饯行,口中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会见文艺界人士,当周恩来介绍到话剧演员白杨时,他随口吟道:“白杨萧萧易水寒。”显然它就是由“风萧萧兮易水寒”衍生而出的。

毛泽东对易水很向往。1949年3月,他由平山西柏坡经保定乘火车赴北平,车过定兴县时,对周围人们介绍:你们注意了,这里向西是易县,有一条易水河,是中国历史上荆轲刺秦王的出发地呢!又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燕国的太子丹时发出的悲壮之声啊!

地图

先秦典籍《尚书》、《诗经》、《论语》和《战国策》,均有提及图、版。如《战国策》苏秦以合纵向赵王游说,“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荆轲也有“献督亢地图于秦”。督亢图为燕部分地域,可见当时已有地图。1973年马王堆墓出土的西汉初地图,绘有今湖南、两广交界地区的地形。图中所示城市、河流、山脉与今日地图相当接近,更说明西汉以前疆域图已多有。 zp6Ea3zV4CXXGfaiMHPyGFDKHNd/ZHsLCrag5n+7Y1ykusBCCMh/V3i5tz7ETn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