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夏禹
削平水土穷沧海
畚锸东南尽会稽

夏禹 亦称大禹、戎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夏朝创建者。奉舜命治水十三年,据后人记载,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为舜封为夏伯,都阳翟(今河南禹州)。继舜位。后以天下授益,子启自立,开始家国世袭制。今浙江绍兴有大禹庙。

夏商周工程论证,中国商王朝之前确实有个夏王朝。夏王朝的开国首脑是禹,即大禹、夏禹王。夏禹在中国古代被奉为圣贤。科举时代的童蒙教育,都有大禹治水故事,毛泽东幼年在南岸私塾读《三字经》、《千字文》就知道夏禹其人其事了。夏禹一心为民、一心为公的形象,在毛泽东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1913年,他在长沙读书的讲堂录里,即记有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后来在其自撰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又称赞夏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耐久而已”。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71页)

毛泽东赞扬夏禹的劳苦功绩。1935年10月,他在《念奴娇·昆仑》中高度歌颂夏禹,“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毛泽东诗词集》,第60页) 诗意是说,当江河汪汪成灾时,要是没有大禹的治水,我们将会成为鱼鳖吧!他常把夏禹与当代改天换地的人民群众比较,以衬托出人民的伟大、人民的力量,借此激励干部群众奋发向前。中央苏区前期,毛泽东在读了吴亮平译恩格斯《反杜林论》后,对译家工作大加称赞,说他“功盖群儒”、“其功劳不下于大禹治水”。1973年,在一次谈话中又说:我党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翻译家不多了,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功不在禹下,有大禹治水之功啊! (《毛泽东评点历代王朝》(上),第3页) 1936年,当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和毛泽东等谈话后,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在英国伦敦出版,很快译成十多种文字,首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苏区和红军及其领袖们的实情,毛泽东知道了,当时就说这件事“不下大禹治水之功”。 (《延安统帅部》,第13页) 1939年,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强调劳动生产必要性时说:历史上的禹王,他是做官的,但也耕田。1949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与当时绥远省负责人谈话,在谈到“中国已归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负责并且管理好”时又说:湖南有十万失业军政人员和广大的孤寡没有人管,如果只管共产党的孤寡就会出乱子,那就不是大禹治水,而是伯鲧治水了。伯鲧是夏禹的父亲。他治水采取筑堤防堵缺口,结果失败了。而大禹采取的疏浚河道,终于消除了滔滔洪水。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说:把水排走是大禹路线。他以夏禹为勉励:禹王惜寸阴,我们爱每一分钟。 (《“大跃进”亲历记》,第184、231页)

当年夏禹治水跑遍天下,留下了很多传说和业绩;毛泽东熟悉夏禹事迹,醉心夏禹故事,在旅途中凡知道有夏禹遗迹的,必前去参观和凭吊。1915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读书时,与同学罗章龙参观长沙各处古迹,他们到过拖船埠,那里有座禹王碑,相传夏禹曾于此处拖过船,由此得名。它使青年毛泽东流连忘返。1940年3月,当他得知由苏联回来的师哲家乡乃是陕西韩城时,就兴奋地谈起了韩城附近黄河“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出处。1952年10月,在视察江苏徐州听取当地干部汇报时,又说: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四千年以前,大禹把全国九片陆地命名为九州,你们徐州即为一州。几年后,即1959年,毛泽东视察河南,对省委负责人吴芝圃等人介绍河南汲县:你这个汲县是夏禹封的,汲县人是大禹的子孙。 (《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第39页) 1958年10月,毛泽东在湖北游览汉阳龟山,当得知龟山东面有禹功矶,相传是大禹治水成功的地方,他又前往观赏。他对夏禹可谓心向往之。

1958年1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上就解释张奚若四句话时再次提及:“不好大喜功不行,但是要革命派的好大喜功,要合乎实际的好大喜功。不急功近利也不行。《易经》上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曾子也说:‘夏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这都是圣人之言。”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785页)

九州

古称中国为九州,传说九州为夏禹治水后划分。《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释地》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有幽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九州统称为赤县神州,后遂成中国的别称。

九鼎

《墨子·耕柱》、《左传·宣公三年》均记有夏铸九鼎事。《史记·封禅书》:“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享!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相传夏王朝铸九鼎,鼎上铸九州山川名物。它被视为国家政权象征,所谓“鼎在国在,鼎失国亡。”

《史记·楚世家》称,九鼎由三体圆鼎、六件方鼎组成。《秦始皇本纪》称,周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九鼎下落不明。后人多有称无九鼎故事,盖夏代冶炼,只能铸造爵、刀等小件,商代中朝才能铸鼎。因此有学者认定西周时期周天子重礼,九鼎才成为定制。它应是此时产物。 gD6fdcEbjMRZw/zc6BkEuQUlGRuTLbsTcgYdgtRu1CeEQrLvChwXee6LdKpa3A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