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触詟
位尊无功,俸厚无劳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触詟战国时赵国大臣。官左师。年老,居家。为谏主政的赵王太后送出人质。故事见《战国策》。触詟,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书作“触龙”。因触詟能旁敲侧击,迂回地向赵太后劝谏,元张养浩《左师触詟》为赞:“水惟曲折海能通,指事直言未必功。尝爱左师开赵后,雍容宫殿满春风。”

触詟故事见《战国策·赵策》,清人选进蒙学诵读的《古文观止》,取名为《触詟说赵太后》,传播面也就更大了。

毛泽东年轻时读过《古文观止》和《战国策》,知道这个故事和它的精髓。

赵孝成王年幼即位,由生母赵威后主政。秦兵围攻,赵威后向齐求救。齐要长安君作人质,方肯出兵。长安君是赵威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她不同意,诸大臣进谏,反遭谩骂:“谁再提及此事,我必要痛骂他一顿。”触詟进谏,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以眼前与长远关系,封赏而无功与做人质而有功的利害作比较,说太后不让长安君为人质,其实是短视和计短也。赵威后听了连连称是,同意让长安君入质齐国。

毛泽东很欣赏这篇国策。

1953年5月,毛泽东从周恩来处听到斯大林小儿子华西里中将,酗酒成性,不适合再当莫斯科军区空军司令时,很有感触。说:会不会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那样,“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历史的真情——毛泽东两访莫斯科》,第452—453页)

1959年11月,毛泽东在散步时与李银桥谈话。他说: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中国人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英国人说,“爵位不佐三代”,到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啊? (《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第781页)

这几句话就是《触詟说赵太后》中的话。

1967年,即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翌年,毛泽东审阅江青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记录稿中关于“触詟说赵太后”一事后加写了一段话: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 (《毛泽东年谱(1949—1976)》[六],第73页)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典出《孟子·离娄下》。《触詟谏赵太后》亦引用。

“五世而斩”说历代帝皇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王侯贵族世家,很少能自初代荣华富贵、兴旺发达延续至三五世的,往往继承父兄基业之子弟,因好逸恶劳、不求进取而致家业衰败、凋落和破亡。始举自秦汉至明清帝王世家为例。

秦至第二世胡亥即临衰亡,西汉在第三代刘恒(文帝)持黄老之治稍有起色,但至昭宣之后,一蹶不振;东汉至二三世明章之后,名存实亡;两晋开朝的司马炎(武帝)、司马睿(元帝)都是因人成事当上皇帝的,此后即一蟹不如一蟹。隋至第二世杨广(炀帝)败亡,唐至第五六世李隆基(玄宗)天宝年彻底走上败落之路。北宋自三世赵恒(真宗)始,因崇道国力衰退,南宋自开朝后即偏安。元自二世忽必烈、明自二世朱棣(成祖)后,帝王多显平庸、荒唐。清入关初三帝呈兴旺时期,但在第四世弘历(乾隆帝)后期,亦呈现败状。 EMq7FBXtvDswcgAqUJYGoeD/jMQNHMDbQ48Mm/2uAFLHgYZdOUkaQCDEtSJpCI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