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墨子
兼爱交利,非攻节用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墨子(约前468—前376)即墨翟。战国初期思想家。鲁国(一说宋国)人。墨子学派创始者。做过木匠。创建“兼爱”、“非攻”和“自苦”等墨家思想。反对战争,崇尚勤劳刻苦,利天下而为之。当时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

墨子是春秋末战国初的学者。他的言论后被其学生整理为《墨子》,其中“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曾为梁启超、鲁迅所推崇。毛泽东早年对《墨子》也很感兴趣,与好友蔡和森经常就《墨子》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讨论。1937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实践论》所说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两部分”,“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等观点,都源自《墨子》中有关“闻知”(间接经验)和“亲知”(直接经验)的说法。

1939年初,毛泽东在读了陈伯达《墨子的哲学思想》一文后,就墨子的哲学观写了一封长达1 400余字的信。信中称:《墨子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有几点个别的意见,写在另纸,用供参考,不过是望文生义的感想,没有研究的根据的。

毛泽东“写在另纸”的意见,全文如下:

(一)题目

似改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墨子的哲学思想”或“墨子的唯物哲学”较好。

(二)事物的实不止属性,还有其最根本的质,质与属性不可分,但有区别的,一物的某些属性可以除去,而其物不变,由于所以为其物的质尚存。“志气”,志似指事物之质,不变的东西(在一物范围内),气似指量及属性,变动的东西。

(三)“君子不能从行为中分出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这句话的意思应是:君子做起事来却只知做不仁的事,不知做仁的事,似更明白些。

(四)说因果性的一段,似乎可以说同时即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物之所以然”是必然性,这必然性的表现形态则是偶然性。必然性的一切表现形态都是偶然性,都用偶然性表现。因此,“没有这部分的原因就一定不会有十月十日的武昌起义”是对的,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大故)必定因另一偶然性(小故)而爆发,并经过无数偶然性(小故)而完成,也许成为十月十一日的汉阳起义,或某月某日的某地起义。“不是在那最恰当的时机爆发起来就不一定成为燎原之火”是对的,但也必定会在另一最恰当的时机爆发起来而成为燎原之火。

(五)中庸问题

墨家的“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偏”、“正而不可摇”,与儒家的“执两用中”、“择乎中庸服膺勿失”、“中立不倚”、“至死不变”是一个意思,都是肯定质的安定性,为此质的安定性而作两条战线斗争,反对过与不及。这里有几点意见:(1)是在作两条战线斗争,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规定相对的质。(2)儒墨两家话说得不同,意思是一样,墨家没有特别发展的地方。(3)“正”是质的观念,与儒家之“中”(不偏之谓中)同。“权”不是质的观念,是规定此质区别异质的方法,与儒家“执两用中”之“执”同。“欲”之“正”是“利”,使与害区别。“恶”之“正”是“害”,使与利区别而不相混。“权者两而无偏”,应解作规定事物一定的质不使向左右偏(不使向异质偏),但这句话并不及“过犹不及”之明白恰当,不必说它“是过犹不及之发展”。(4)至于说“两而无偏,恰是墨子看到一个质之含有不同的两方面,不向任何一方面偏向,这才是正,才真正合乎那个质”,则甚不妥,这把墨家说成折衷论了。一个质有两方面,但在一个过程中的质有一方面是主要的,是相对安定的,必须要有所偏,必须偏于这方面,所谓一定的质,或一个质,就是指的这方面,这就是质,否则否定了质。所以墨说“无偏”是不要向左与右的异质偏,不是不要向一个质的两方面之一方面偏(其实这不是偏,恰是正),如果墨家是唯物辩证论的话,便应作如此解。

(六)“半、端”问题

墨子这段,特别是胡适的解释,不能证明质的转变问题,这似是说有限与无限问题。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0—142页)

同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赞扬了墨子。他说:“历史上只有禹王,他是做官的,他也耕田,手上也起了泡,叫做胼胝;还有一个墨子,也是一个劳动者,他不是官,但他是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2280页) 又说: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椅子。由此毛泽东进一步作了发挥: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不得食。 (《毛泽东的文化性格》,第157页) 毛泽东在这里说墨子是体力劳动者,比孔子高明;他不做官,所以比夏禹也好些。

当然,毛泽东认为墨子的认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1964年,毛泽东在与几位哲学家就日本坂田文章的谈话中说: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中国古人也没有讲清楚。老子、庄子没有讲清楚。墨子讲了些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也没有讲清楚。毛泽东认为,墨子不可能讲清楚,这是因为有历史的局限。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约前535—前475),古希腊哲学家。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致力于寻求世界万物的本源,把客观的自然界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对象,且猜测到万物变化运动的原因,乃出自事物内部有矛盾、有对立面的斗争。提出“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的观点。 IsRhk7A4ho7xEZQpRtEmDFsxiorzUyQ+evjjEQU0s9BJorIsyeef8yoKWV2NjEW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