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一

淮安文通塔考

1972 年 9 月中旬偕秉杰、述传同至淮安勘查文通塔,其建造年代考订如次:

此塔平面八边形,无塔心柱,砖砌,现存腰檐六层,其底层较高,下部砖墙略向内收,似尚有围廊一周,以构成七层之塔。塔顶为后修时所加,与整个塔比例不相称,以平面而论,已是五代北宋以来多边形做法,但塔内无塔心柱,尚沿袭唐塔遗风,其砖壁已视唐塔为薄,空间加大,则较唐塔在结构与平面使用上已有所发展,塔檐为砖叠涩出檐,不模仿木结构形式,犹存北魏迄唐砖塔出檐之做法,因此塔外形抛物线较大,有显著收分,视宋代其他诸塔为凝重,而塔内部又视有塔心柱者为宽畅,在宋塔中尚是罕见之例。实为我国唐宋塔递变中重要实例,不能因其形式质朴而贬低其发展中之价值。因此就平面、外形与结构三者而论,应是宋代早期之砖塔。

塔内现存石刻:(一)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 年)张 建塔碑记(在六层)。(二)北宋太平兴国九年碑(在五层)。(三)元碑?(四)清咸丰元年(1851 年)重修文通塔记。案太平兴国计八年,九年已更元为雍熙。此碑尚沿用旧年号,碑文书法(正书)遒劲,犹存唐人之风,为唐宋书法变迁中之过渡作品,不特书法佳美而已。其二宋碑,碑文残缺,检文字有“兵火焚烧”、“成满到第四级矣”及“舍净财成就第五级”等语。再就书法论与前述之碑同一风格,则其为宋碑无疑。残文中尚余“国九”两字,应同属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所刻。元碑?无纪年,有“楚州衙内……副将刘承嗣舍钱壹贯”语。从书法(行书)而论,尚承有宋代遗意,若系元碑,应是元代早期石刻。以上三碑似未见罗氏《淮阴金石志》及其他金石著录,殊可珍护。清碑云:“唐中宗景龙二年(708 年)所建”,与实物形制不符。又云:“是塔之易为文通,当在明代。塔高十三丈三尺”等语,可资参考。

案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张 建塔碑所载:“旧址自大隋仁寿二年(602 年)痷瘗上有丽阁……周室重兴,淮甸同轨,山阳一郡,兵火罄然,舍利空存其基也。”则为木塔无疑,其后北宋初建此塔,易为砖砌。至太平兴国九年,“ 切睹胜利辄启精诚,遂舍己财壹拾阡,砖贰万口,母亲王氏砖壹万口,长男文通舍砖贰万口,共成第六级。……时太平兴国九年岁次甲申六月□日弟子张 、母亲王氏、长男文通等记。”等语,知为是年建成至第六层,而另碑又刻于同年,碑文有“舍净财成就第五级”语,则同为一时所建造,据此可知古代施工技术及筹款迟速等因素,一塔之成非在旦夕。兹姑以此年为最接近建成时期。其始建之年又无可考,因此定此塔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所建,似尚有所据了。

又按苏州罗汉院双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州民王文罕、文安、文胜所建。上海龙华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此二处之塔建造年代与文通塔最近,且同在江苏,但苏南苏北相距几近千里,双塔、龙华塔已为仿木结构楼阁式,此塔尚沿唐塔叠涩出檐,故我疑楼阁式砖塔似始兴于江南。(参拙文《上海塔琐谈》,《文汇报》1962 年 12 月 21 日及《苏州罗汉院正殿遗址》,《同济学报》1957 年第 2 期)

1954 年龙华塔修瓦当仿自苏州双塔宋瓦当,滴水仿巨鹿出土宋滴水。

近阅吴梅村诗《九峰草堂歌》注有虎塔一条,可证上海佘山秀道者塔之建造年代。

虎塔《松江府志》普照寺本佘山东庵,宋太平兴国三年聪道人开山,治平二年(1065 年)赐额有道人塔,有月轩,旁有虎树亭,道人在山时有二虎随侍,道人死,虎亦死,瘗之塔旁。或云宋庆历七年聪道人建。此塔今尚存,秉杰曾测绘,云普照寺一碑犹存塔下。案此塔予曾屡至,秀挺于佘山之麓,形制极美,亦楼阁式,与双塔、龙华塔同一类型,惟比例则更佳。 DaLwD/hPy55KCAOLM0jBE0VlCYlDepz/9f3/3oMN6cRDMQIMeB4QkNWSceMCtcE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