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僧寺无尘意自清
——漫谈佛寺建筑文化的作用

江南夏天的天气总是那么的炎热,人们都以空调降温是唯一的办法,然而此心安处是乐土,关键是在心地了。一天,真禅大和尚冒暑来寒斋,小坐清谈,顿忘溽暑,人间天上,佛法无边,和尚辞归后,我的心神总向往着古寺僧舍,偶然记起宋诗中有一首《游宝林寺》诗:“坐如有待思依依,看竹回廊出寺迟;窅窅绿阴清寂处,半窗斜日两僧棋。”太亲切了,正能写出我这几天梦想的境界。建筑美、园林美、闲适美、高尚的美,是诗又是一幅画,能启发人暂时脱离尘世,其神秘微妙的感受,对我来说,只能是冷暖自知了。

佛寺建筑应该是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寺庙心不诚,法不显,感染不深。佛教建筑具有其特殊性,不仅是安置佛像居住僧人的地方,亦不仅仅是诵经拜佛的场所,它有着微妙的功能,起着人们不可思议的作用。诗人啊!画家啊!作家啊!佛学家啊!虔诚的信徒啊!在名山古刹、精舍茅庵中,不因建筑规模与外观之高下,予人在灵感上有所轩轾。至于至善,是人所共鉴的。

隐中有显,显中有隐,是佛寺建筑选址之特征也。名山之中,一寺隐现,远观不见,近则巍然,建造之美。僧人结茅山间,详察地形、水源、风向、日照、景观、交通等,然后定址,天下名山僧建多,皆最好之景点,因此解放后拆佛寺为宾馆、疗养所,亦是看中这一点。化普度众生之寺,而为少数人享受之地,我深为不解。我提出这条规律是为世所公论了,人爱其山,更仰其寺,我陶醉于宁波天童寺前的松径,我痴坐于嵩山少林寺山门前望山,我更盘桓静观过西湖云庵前看三潭,这种梦耶幻耶的境界,逐渐引我入寺院中,俯首本尊之前,是由动到静,入于定的启示,我心无他求。城市中的佛寺,往往占一城之胜,其选址往往仅次于衙署、文庙,有时名则胜之,如常州天宁寺、扬州大明寺等,其在一城中负一城之誉,虽非中心,而选址之巧妙,往往闹中有静,不觉其在繁华人间也,既便信士参拜,又如身置山林中,丛林森森,对城市绿化,起极大作用,养生修心,两全其美了。

山门、弥勒殿、大殿、藏经阁,高低起伏,由浅入深,由小到大,人们的心理中渐入佳境,江南雨水多,所以配有长廊,廊引人随,而院落复翠,清净无尘,其有别于宫殿者,在古木也。政治与宗教不同在此。伽蓝七堂为佛寺布局,其外佛院皆各自成区,在中国民族建筑的传统基础上,又充分体现了佛教气氛与弘法的精神,所以中国的佛寺建筑有其独特的成就。至于因地制宜,依山傍水,楼阁掩映,也有很多精美的实例,敦煌窟檐,以及千佛阁、万福阁、喇嘛庙,百花齐放,但看上去总是中国化的、中国人的佛寺。而佛寺中的“引”字起佛寺建筑最大的作用,引入西方,度一切苦人,同登彼岸,在佛寺建筑中无处不包涵着这个哲理。

暮鼓晨钟,经声佛号,是一个恬静沉思的境界,可以彻悟人生,佛寺建筑是美的,但所造成的予人的感觉,与其他建筑相比,应该说是佛教建筑融和了“道”,在这里教你消除尘念,做一个心灵净化的人。我们游佛寺不是“白相”,亦不希望祈求什么,但至少佛寺建筑是不同于“灯红酒绿”的地方,而是净化心灵的场所。可能我的思想还不够“开放”,近年来修复的佛寺加添了许多世俗化的设施,讨人喜欢,似乎对佛教建筑艺术理解不深吧!

蝉鸣高枝,炎热困人,我无缘在佛寺中消受清凉,也偶然到学校空调室转转,但“洋空气”仅仅是凉而已,却没有凉意,贵在这个“意”字啊!在佛寺中有没有这个“意”字的体会那要看人的悟性了。佛寺建筑是永恒的引人向上行善的地方。对于佛寺建筑如果仅从庸俗的,或形而下的功利主义去看它,那是未能深透的。

我是古建筑研究者,调查踏勘过很多名山大刹、庵堂小寺,也修理过不少佛殿宝塔,但殿顶塔刹我多亲身上去,心地踏实,安详工作,从未出过差池,因有一个信念存在,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计与预测的。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佛寺建筑在教育我们怎样做人。

近年来,我每到寺院一次,我的思想多一次变化,茫茫尘世,苦海无边,我是由单纯的从古建筑的眼光,观看佛寺,慢慢地进入对佛寺建筑有些新的进境,这是佛教文化。如果研究者能脱离世俗的眼光,超脱一些去着眼、留恋、徘徊、周旋,那我这许多“废话”也许比搞旅游的导游者,略高一筹吧?希望大家不要等闲视之。 sljeBPP2dWl4MoL+atTUZaNRlVn7Kr/s8fyKvJD10cztcZPNpoUMDsNYdFEqoN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