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大匠造物
——墨子

墨子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设计思想家。

墨子的思想,尤其是关于设计的思想,我们之所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不仅因为在当时墨子以及墨家一派有着隆盛的地位,更在于他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大匠”。

在《韩非子》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吾不如为车 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 ,拙为鸢。”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墨子用木头做了一只鹰,三年完成之后,飞一天就坏了。他的弟子称赞墨子手巧。而墨子却说:“我不如做车 的工匠巧,他们用短短一截木头,不费一上午的时间就做成了能牵引三十石重物的车 ,并能牵引车辆远行,节省大量人力,而且许多年不坏。我现在做一只无用的木鹰,三年才完成,只飞了一天就坏了,这算什么呢?”惠子听说这件事以后说:“墨子才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叫巧的人,他知道能做出实用的车 就是巧,做出不实用的木鹰就是拙。”

墨子像

韩非子引用的这段已经足以说明墨子确实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如果说墨子的“木鸢”,在今天我们可以用“飞行器”来转称的话,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想象出墨子的非凡与伟大了。

源于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墨子是一位可以与孔子相提并论的大思想家。

然而,墨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所创立的墨学与儒学并称为“显学”。他在科学史上做出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而且其所获得的成就可以说达到了那个时代在世界范围内的最高水平。

墨子能成为科学家,是与他的经历分不开的。墨子出生于平民手工业阶层,一生十分坎坷,生活困苦,早年学过木匠,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工匠和学者,其门徒亦多来自社会下层的能工巧匠。他多才多艺,与平民接触广泛,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在自然科学方面造诣很深。这些都是他思想源泉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直接参与设计和手工制作,并乐在其中。他的平民化经历,决定其代表着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关注国家人民的利益,归结起来便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里提出的是与造物相关联的终极思考:即造物是为满足人的欲望,还是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墨子的思考则是从哲学意义的“人”的角度:造物当有益于全体(不分贵贱等级)人的生存与发展。

《墨子》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堪称独一无二的百科全书。《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这几篇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最为奇特,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墨子的科学思想,其内容围绕着自然界的基本现象,诸如时空、运动、物质结构等,对当时手工业技术实践中的规律做了分析和研究,这些正是中国文化中最为精微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这十一篇,为墨子的军事著作,体现着他的“非攻”思想。他仔细研究了兵器,并发明了多种穴战的兵器。

墨子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设计了大量的器械。

适人为穴而来,我亟使穴师选本,迎而穴之,为之且内弩以应之。 (《墨子·备城门》)

弩,是由弓发展而来,利用机械力量的弹射器,即把强劲的弓固定在带有箭槽和发射装置的木制或金属杠上,弓弦张开后,由发射装置固定住,箭放槽中,弓弦接箭尾。发射时开动发射装置,箭沿着箭槽射出。这在当时已经很先进的射击武器。

转射机,机长六尺,狸一尺。两材合而为之辒,辒长二尺,中凿夫之为道臂,臂长至桓。二十步一,令善射之者,佐一人,皆勿离。 (《墨子·备城门》)

转射机,是一种可以环转射击的大型弩,装置在要塞、城堡、敌楼上面,它的形制和功用类似一座活的“射击塔”。

五十步一藉车,藉车必为铁纂。 (《墨子·备城门》)

藉车,是一种能够射碳火的外部包铁的机械,一部分埋在地下,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相当于守城用的炮台。

兽面纹铜钺 青铜

备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十人主此车。 (《墨子·备高临》)

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射出大弩箭和小弩箭的大型机械装置。这一段详细介绍了连弩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其精确程度令人赞叹。

为了对付敌军利用云梯攻城,墨子运用杠杆原理,设计制造了可冲撞云梯的冲车、可悬挂的火攻器具和可投掷铁块石块的机械器具。

在《备穴》中,为了对付敌人打洞攻城,墨子运用水文地质和声学方面的知识,准确地判断敌方地洞的位置和走向,掌握这项技能在现代社会尚属不易,而墨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了不起。在《旗帜》篇中,墨子介绍了守城时用旗帜联络的种种方法,各种情况下指挥、报警和通讯联络所使用的旗帜的样式都不一样。这类似于海军舰艇间联络用的“旗语”,可以看作是现代通信业在那个时代的诠释。

筑邮亭者圜之,高三丈以上,令侍杀。为辟梯,梯两臂,长三丈,连门三尺,报以绳连之。椠再匝,为县梁。聋灶,亭一鼓。 (《墨子·杂守》)

这段详细介绍了邮亭的建造标准。建造供守望敌人用的邮亭要做成圆形的,三丈高以上,顶部呈斜尖形状。设置双柱梯子,宽三尺,每级梯板相距三尺,将梯板和双柱用绳子扎起来。修壕沟要修成内外两圈,架上悬梁。再安置垄灶,每个亭子备一鼓。

以上这些器械和屋室的制作与建造只是墨子所记录的很少一部分,他更重视的是有关生计、生产的器物的创造,关注的是国家和民众的经济建设。墨子说:“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墨子·非乐上》) 这里的“此”在原文中指“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墨子认为,人类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就是人不能靠天养活自己,也不能靠他人养活;人为了生存与生活,必须依靠自己,勤奋劳动,以积极的生产充实衣食之财。因此,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这就是人类从事生产的重要性,而生产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墨子的这种对生产造物的重视,在当时是第一个明确提出的,于今也同样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发挥劳动者的技术专长,墨子还阐述了分工的必要性。即按男女分工,按体脑分工,按行业分工,按技术专长分工。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必要的分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

分工,源自于对造物流程的深刻而科学的认识;分工,源自于造物设计的精确与完备。因此,分工向来被看作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一个社会由简单的生活形态向高级的生活形态转变的标志。

在对待造物的态度上,往往体现出来的是最根本的价值观念。由于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墨子也提倡节俭。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 、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墨子·节用中》)

人面蛇身盉 青铜 商代晚期 河南安阳出土

这就是说,凡是天下的百工,如造车轮的、制皮革的、烧陶器的、铸金属的、做木匠的等,使各人从事自己所擅长的技艺,凡是满足供应了民用的,就可以停止了。在《墨子·辞过》中更进一步说道: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

当今之主,其为衣服,则……冬则轻暖,夏则轻清,皆已具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

当今君主对宫室、服饰、舟车等的要求,譬如服饰,冬天的衣服轻便暖和,夏天的衣服轻便凉爽,这都已经具备还嫌不够,还要强夺民众的衣食之资,用来做纹彩锦绣华丽的衣服,用黄金做成带钩,用珠玉做成佩饰。女子放弃纺织而去描绘文采,因而民众受寒;男子脱离耕稼而去从事雕刻,因而民众挨饿。民众饥寒交迫,不得已而做奸邪之事,这样刑罚必然繁重,国家也随之混乱。

这就是墨子“非乐”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过度喜欢享乐,必定会阻碍社会生产,浪费社会财富,加重人民的负担,使劳动人民衣食不足。墨子要求君主不能过于贪恋奢侈的享受,而强夺百姓衣食之财,招致乱国之祸;生产上则不要消耗过多的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有这些提倡节用的主张都不是从工艺技术角度来否定造物的。

从社会大背景来说,“节用”,是因为当时社会有物欲横流、雕缋满眼的一面;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造物水平和成就的非凡。没有奢侈的事实,“节用”的倡导便成为无本之木。因此,器物的丰富与精致,才是“节用”观念价值的土壤。墨子正是作为一个大匠,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节用”说。

墨子提出的“生产”与“节用”两个观念是相辅相成的,生产是节用的前提,节用是为了更好的生产,其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也就是要用最少的消耗来得到尽可能多的财富。体现在造物上,就是要用最少的最合适的材料来造出所需要的有实用价值的器物,尽可能少的耗费原材料。墨子的器物观具有实用、节材、利民的内在美的倾向,其价值不容忽视。这和道家的物尽其用的思想相似,但又有本质区别,道家的前提是“无为”,而墨子却是提倡生产。

三星立人像 青铜 商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越王勾践剑 青铜 春秋晚期 湖北三陵望山出土 MGRnoTQ33w/2M9b2HmKlZyZNNi7RaQsaYffo02kc3iLGyaELqjNAeaNaJHy8Sv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