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造物,是取材于自然,施之以人工而改变其形态与性能的过程。因此,造物一方面关涉到人们对自然的取舍,一方面关涉到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任何一个民族的造物设计思想,都是由这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揭示一个民族的造物设计思想的特点,必须兼及这两个方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哲学思想,也是造物设计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已经拥有了丰富的阐述。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阐述语义上的极大丰富,使得“天人合一”拥有了一个“阐述语义集”——哲学上的这一丰富成就的获得,使得“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并且具有广泛适用性,被人们普遍地使用,如同一种万能的标签,以至于只要谈到中国思想观念,无论是在思想领域,还是文化领域,或者生产领域,乃至于吃饭喝茶,都是“天人合一”;又使得“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并且具有普泛虚无性,最终在人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郢书燕说中,失落了对其确切含义界定的可能。正是在这种人人都在使用,人人都又无法界定的事实背后,凸显了“天人合一”观念的巨大创生力,成为解读中国造物设计的根本指向。

设计是具体到实物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在探寻设计思想的时候,就有必要首先搁置“天人合一”这一既广泛适用又普泛虚无的感念,从物直接关联的地方开始。

从现存的文献与实物的考察中,我们大致可以对中国设计思想归纳出以下几个基本的特点:

一、 重己役物,致用利人

器物当为人所用,而不是人被器物所制。亦即:用物而不为物累,这是长久以来人们最根本的对待器物的观念。如《尚书·周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耽于物则人难免被物所异化——丧失自我心志。因此,对待器物的基本态度是“不贵异物贱用物”。器物是为人用的,而不是作为财富的象征的。

人是物的领主,要注重人本身——重己;器物的价值在于功用而不是器物本身,让器物为人服务——役物;而所有的器物的功用的目的都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致用利人。

这一观点在道家的著作中有更进一步的论述:认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力求“不以身假物”,“不与物交”;“从而无物累”,“不以物挫志”,“不以物害己”。也就是“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墨子作为有工匠经历的伟大思想家,对器物与人的生活的关系的剖析,不仅是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观念,而且,更深刻地启示着当今的人们。在《墨子·非乐》中有这样的论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利人者为之,不利人者止之。同样体现在管子、韩非子等诸子思想中。“古之良工,不劳其智以为玩好,是故无用之物,宋法者不生。” (《管子·王辅第十》)

力避无用之物的出现,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今,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策略;都是落实对人的最深切的关怀的具体表现。

二、 审曲面势,巧法自然

造物,取自自然,更需巧法自然。

《考工记》说:“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辦)民器,谓之百工。”百工与王公、士大夫、商旅、农夫、妇功共同成为国家六大职业系统。今天所谓的设计,当在百工范畴之内。

百工造物,造物之材,取自自然。如何对待自然之材——五材?《考工记》提出“审曲面势”:“审”是审问,“面”是直面;“曲”是物形,“势”是物性。充分了解自然物材的形状、性能,并根据材料本身的性状,施加人工,制为器物,并为百姓所用,是百工的职责所在。

“审曲面势”是真正意义上的物尽其用,因材施工。对自然的用心、用智,便是“心师造化” (姚最《续古画品录》) ,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巧法造化” (黄成《髹饰录》)

这既是书法、绘画等艺术的一贯思想,也是落实在设计造物历史中的基本思想。从中体现出来的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

循依自然之材的性状,而加以发挥,加以利用,以最少的人力,换取最大的功用;是以自然为友而不是与自然为敌,是以造化为师而不图征服造化。这种体现在物之上的友善而非对立、和谐而非征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具体说明与表征。

三、 天地材工,各随其宜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中的这一段文献,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关于地缘时尚特征的论述。

材料的品质,加上技艺的精湛,向来是人们衡量器物的主要依据。即便在当今,这样的观念依然是有效的。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人们就提出:成功的造物设计,还需要顾及时机与地缘文化。

在设计领域中,将时机作为造物时尚的核心元素,是近代以来的事;而将地缘文化(产品的属地文化特性)作为造物设计的核心,则是当今的事。亦即是在产品标准化时,在时尚成为设计的追随目标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才认识到并且将“天时”与“地气”作为设计的前沿方向加以研究和运用。

对于历史的研究,其实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揭示在这一思想的背后,蕴藏着由来已久的关于设计学科的一个一贯的思想。这就是对时间(也就是变化)的关注,对属地文化、地理、气候、习俗等地缘因素的关注,体现的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态度、一种对各地不同民族与文化的尊重、一种造物设计与使用者的生活关联的理念、一种在具体的时间空间的交汇点上的人与周遭的和谐的观念。

各随其宜,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也就是产品特性、个性的渊源;是一种对既有经验与规范实施超越与突破的客观力量。因为在“各随其宜”的现象表述的背后,指称的是灵活运用,随机变化的智慧与勇气。

四、 技以载道,文质彬彬

技以载道,是中国古老的道器观的一种过程论述。从《易》时代开始,道器统一的判断,指出了哲学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相互依存关系;而“技以载道”则是对这一逻辑判断的过程展示,是一种抽象关系的具体表现。

技以载道,将不可言说的“道”,落实在可感可知的“技”的进程中,意味着抽象的观念获得具像的认知途径;意味着动作性的技术获得了理论的有效指导。

技以载道,是“道”的人性化的表述,也是“技”的神圣化的表述。这一方面是人的自觉与对人的尊重的体现,一方面是对技艺的景仰与崇尚的体现。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对“技”大多持有一种抑制的态度,这种文献中的抑制趋向,真实的表征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造物设计水平的急速发展。造物设计水平的空前提高,带来了社会尤其是贵族阶层生活的奢靡。对“技”的抑制,便是从社会统治的要求出发,提出的对社会奢靡的一种批判。道家一方面论述由“技”而带来的弊端,一方面又颂扬了“技”在悟道中的不二地位,而使得“技”带有一种神秘化的倾向。相比道家的话分两头说,又不免自相矛盾,儒家的观点则比较统一,那就是:适当。适当的标准就是“文质彬彬”。相当于今天所谓的适度设计。

上述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虽然不是在同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也不是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同等量的体现出来的,但是,贯穿了至少是自商周以来的中国造物设计的漫长历程,是灿烂的中国文明的重要的思想组成部分。 xOiihp7pbHfb+Csuixx2xaHzsFVl7XC9+Ht5vt5s3enrtX+M9s+B5sywzh2MduX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