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属于上山文化类型的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和三潭山遗址均发现了早期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山下周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炭陶为主,有大口盆、平底盘、圜底罐、双耳罐。在红衣夹炭中,发现有疑似稻谷的痕迹。专家根据这些出土器物认定,山下周遗址相当于上山遗址的晚期,距今9000年。在不足10平方米的深坑中,还发现了6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形小坑,可能是柱洞。在青阳山遗址的底层,考古人员发现了夹炭黑陶片,说明青阳山遗址也存在早期新石器时代的地层。三潭山遗址堆积物分四层,三、四层距今9000~10000年,一、二层距今4000多年。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0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定居生活,他们很可能已吃上种植的水稻,很可能已告别了穴居生活,住上了木结构的房子。这比之前浙江发现的河姆渡、跨湖桥要早一两千年。近一万年来,人们在这片黄土丘陵上耕作生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汤溪区域的行政建制从秦代开始,中间多有变化,核心阶段是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汤溪县至1958年撤县,历时487年。汤溪文化生成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汤溪方言,它不仅是人们交流的语言,而且也是汤溪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为方言而形成了汤溪独特的文化圈,尽管它的范围不广,说汤溪话的人也不多,至今只有二十多万人。但正是由于汤溪方言的存在,不管行政区划如何变化,汤溪文化的特色始终未变。
汤溪方言区内一半是丘陵一半是山区,地理地貌多样,既有崇山峻岭,又有狭小的平原和连绵的丘陵,以农耕生产为主、林副业生产为辅,长期处于自足自给的状态,只要辛勤劳作,衣食基本可以满足。在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双重作用下,汤溪人养成了勤劳淳朴的民风、剽悍不服输的性格、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汤溪文化圈尽管有些与江南其他地区相同或相近,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在生活方面,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包含了“浓、土、鲜、咸、辣”、味道浓郁、香辣可口汤溪饮食,烂生菜滚豆腐、家烧小石板鱼、白椒白干……让食客大呼过瘾;汤圆是有小尾巴的,肉圆是用番薯粉做的,清明馃有甜有咸……让人赞不绝口;数字象征意义也与众不同,单数是吉祥数字,招待客人吃的水铺蛋是单数,馈送给客人的红鸡蛋也是三五七个,结婚用的喜蛋都是单数。在生产方面,除了农耕外,各种手工艺门类齐全,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
由于汤溪地处偏僻的金华西部地区,处于遂昌、龙游、金华(现为市)、兰溪(现为市)四县交界处,明成化年间就是因为管理难度大、经常发生盗患而割四县之边缘成立汤溪县(见康熙五十九年《汤溪县志》、民国二十年《汤溪县志》)。1958年撤销了汤溪县的建制改为汤溪区,行政建制的降级影响了政府的投入。而自足自给的农耕生产、重农轻商的观念在当地根深蒂固,制约了外出经商等。各种原因综合导致该区域相对闭塞、经济不发达,受现代化的洗礼较少。其后果一方面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则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成为了一块保留传统文化的“净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进入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到了这块古老的土地。当地政府开始重视发展经济,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3月28日成立了金西开发区管委会,为县处级单位,托管汤溪、罗埠、洋埠三个镇,目标定位是以发展工业为主,旅游商贸相配套,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兴的工业城市。实际上,在这之前,由于杭州、金华等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务农只能勉强糊口,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中青年农民已经陆续离开乡村进城务工,乡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化的推进,汤溪也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厂化、机械化生产占据了各个领域,许多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行业快速衰微乃至消失。如水稻种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家家户户养猪、养鸡鸭的现象逐渐消失,靠溪水运输木头的撑排人不见了,打铁、编竹篾、做家具、串蓑衣、箍蒸笼的手艺都慢慢退出了生活,许多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即将逝去的生活:汤溪百工口述实录》是一部具有重要的口述史和社会生活史价值的著作。作者花了近十年时间,寻访尚健在的从事过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几乎走遍了汤溪方言区各个村镇,采访了近百名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以被采访者口述的形式,整理记录下即将消失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弥足珍贵。汤溪方言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它经历了一万多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一个缩影;从被采访者朴素的口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众的生存智慧、有温度的生活样态和面对生活变迁的坦然,它既是汤溪文化精髓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信本书的出版,定会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郑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