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21年12月六级真题解析(第三套)

老师说 本套视频解析中,老师将讲解如何弄明白写作题干中的生词,带你了解阅读部分特殊定位词的情况,快来扫描本页视频课二维码收看吧。

Part I Writing

精讲作文,点拨技巧,扫码看配套视频

· 审题 ·

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短文写一篇作文,对“父母过度保护孩子”这一现象进行评述,并针对该现象带来的危害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题目提示,作文可以采取以下布局:开头段提出观点,指出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产生的不利影响;中间段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结尾段总结全文。

· 参考范文 & 点评 ·

There is much knowledge in raising children. Parents must not only protect their children, but also learn to let go of them at the right time. However, some parents are overprotective of their children, depriving them of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world on their own. 1

On the one hand, if parents overprotect their children and do not let them endure hardship at all, their children will not grow up to be independent adults. On the other hand, many parents can’t distinguish between true love and spoiled love. The essence of love is to give children freedom, tolerating and appreciating them, while the essence of spoiled love is overprotection and control. In fact, parents shouldn’t try to help their children remove almost all obstacles of everyday life. Instead, they should give their children a chance to take risks and make mistakes. Frequently talking to their children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try what they can do will help them become independent and confident adults. 2

Overprotection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children. Parents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no matter how much they are reluctant, they must let go of their children because their children’s future is dependent on their own efforts. 3

1 针对短文中描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该现象带来的危害。

2 从两个方面分析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产生的影响和产生这种做法的原因,然后就父母应该如何做提出建议。

3 进行总结,重申观点,并呼应开头。

· 范文译文 ·

养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父母既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然而,有些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剥夺了他们自己探索世界的机会。

一方面,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一点都不让他们吃苦,他们就不会成长为独立的成年人。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分不清真正的爱与溺爱。爱的本质是给孩子自由,宽容和欣赏他们,而溺爱的本质则是过度保护和控制。事实上,父母不应该试图帮助他们的孩子清除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障碍。相反,他们应该给孩子们一点机会去冒险和犯错。经常和孩子交谈,鼓励他们去尝试他们能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孩子们成为独立和自信的成年人。

过度保护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应该记住,不论多么不情愿,也要放开他们孩子的手,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

· 亮点词汇 ·

let go of 放开……

tolerate 宽容

deprive sb. of... 剥夺某人的……

remove obstacles 清除障碍

distinguish between...and... 区分、辨别……和……

reluctant 不情愿的

essence 本质

be dependent on 取决于

· 写作句型 ·

1 There is much knowledge in raising children. Parents must not only…, but also…

句型意为“养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父母既要……,也要……”,常用于家庭教育类写作话题中,用于给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提出建议。

2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children. Parents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句型意为“……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应该记住……”,用于阐述某事物或不良教育方式带来的危害,并对父母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Part I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特别说明:由于多题多卷,官方第三套真题的听力试题与第二套真题的一致,只是选项顺序不同,因此,本套试卷不再提供听力部分。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精讲阅读,点拨技巧,扫码看配套视频

Section A

特别说明:由于多题多卷,此次官方第三套真题的阅读Section A与第二套真题的一致,因此,本套试卷不再提供阅读Section A。

Section B

· 概览 ·

本文节选自www.newyorker.com网站2017年2月发表的一篇题为“Why Facts Don’t Change Our Minds”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事实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这种现象背后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一些有关改变他人和自己想法的方法和建议。作者在最后指出,观点的存在与否和人们谈论它们的次数有关,重复糟糕的想法会增加它们被接受的机会。

· 全文翻译 ·

为什么事实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

A) 经济学家J. K. 加尔布雷斯曾写道:“如果在改变想法和证明没有必要这样做之间做出选择,几乎每个人都会忙着证明没必要改变想法。”

B) 列夫·托尔斯泰则更加直白:“即便是头脑最迟钝的人,也可以对其解释最难的课题,只要他还没有对此形成任何概念;但是,最聪明的人如果坚信自己已经知道,而且是毫无疑问地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是什么,那么最简单的事情他也无法弄清楚。”

C)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事实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为什么会有人继续相信一个错误或不准确的想法呢?这样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 [43] 为了生存,人类需要有合理、准确的世界观 。如果你的现实模式与实际世界大不相同,那么你每天都努力采取有效的行动。然而,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不是对人类头脑唯一重要的因素。人类似乎也强烈地渴望归属感。

D) 在《原子习惯》中,我写过:“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想融入其中,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赢得同伴的尊重和认可。这种倾向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在我们进化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部落中。 [36] 与部落分离——或者更糟的是,被驱逐——是一种类似死刑的宣判。

E) 了解情况的真相很重要,但是保留部落成员的身份也很重要。虽然这两种愿望时常相得益彰,但它们偶尔也会发生冲突。 [41] 在很多情况下,社会联系确实比理解某个特定事实或想法的真相更有助于你的日常生活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文·平克是这样说的:“人们会因为自己的信仰而被人接纳或受到谴责,因此头脑的一个功能可能就是,坚持那些可以为自己带来最多盟友、保护者或信徒的信仰,而不是最有可能是正确的信念。”

F) 我们并不总是因为事物是正确的就相信它们。 [39] 有时我们相信一些事物,是因为它们能让我们给自己在意的人留个好印象 。我认为凯文·西姆勒写得很好:“如果头脑预期它会因为采纳了一个特定的信念而得到回报,那么它会非常乐意这样做,而不太在乎回报来自何处——是否是实用主义的(更好的决策带来更好的结果),还是社交方面的(来自同伴的更好的待遇),抑或是两者兼有。”

G) [37] 错误信念在社交意义上是有用的,即使它们在事实意义上毫无用处 。由于没有更好的字眼来形容这种态度,我们姑且称之为“事实上错误,而社交上正确”。 [37] 当我们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人们往往选择朋友和家人,而不是事实 。这一观点不仅解释了为什么在晚宴上,当我们的父母说出一些冒犯性的话时,我们会保持沉默或者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而且还揭示出一种更好的改变他人想法的方式。

H) 说服某人改变主意,实际上是一个说服他们改变所属群体的过程。 [45] 如果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就会面临失去社交联系的风险 。如果你让他们脱离了所在的社会团体,就不能指望他们同时改变主意。你总要给他们一个出路。 [45] 如果孤独是最终结果,那么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世界观被搞得四分五裂

I) [42] 要改变人们的想法,就要与他们成为朋友,将他们融入你的群体、带进你的圈子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信仰,而不会有被社会抛弃的风险。

J) 也许不是差异,而是距离滋生了部落主义和敌意。随着距离的拉近,了解也会随之增加。我想起了亚伯拉罕·林肯的名言:“我不喜欢那个人。(想要我喜欢他)我必须更好地了解他。”

K) 事实无法改变我们的想法,友谊却可以。几年前,本·卡斯诺查跟我提了一个我一直无法动摇的想法:最有可能改变我们想法的人是我们在98%的话题上都彼此认同的人。如果你认识、喜欢并信任的人相信一个激进的想法,你更有可能给予它赞美、重视或考量。你已然赞同了他们在生活大部分领域中的观点。或许在这一件事上你也应该改变主意。但是,如果有一个与你差异巨大的人提出了同样的激进想法,那么,你很有可能不会在意他的想法,而将其视为疯子。

L) 令这种区别可视化的一种方法是将信念映射到光谱上。如果你把这个光谱分成10个单位,你自己处于第七位上,那么试图说服一个处于第一位上的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差距太大了。当你处于第七位上时,你最好把时间花在与处于第六位和第八位的人建立联系,将他们逐渐拉向你的方向。

M) [38] 最激烈的争论往往发生在上述那个光谱两端的人之间,而临近的人们之间则会最频繁地相互学习 。你与某个人的看法越接近,你原本不赞同的一两个看法就越有可能渗入你的头脑之中,并塑造你的思想。一种想法离你目前的立场越远,你就越有可能直接抗拒它。说到改变人们的思想,很难从一端跳到另一端。你不可能从光谱上跳下来。你必须得缓缓滑下。

N) 任何与你当前世界观完全不同的想法都会令你觉得受到了威胁。思考一个具有威胁性的观念,最佳地点是在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环境中。 [40] 因此,与对话或辩论相比,书籍往往是转变信念的更好工具 。在谈话中,人们必须仔细琢磨自己的地位和外在表现。他们想要保住面子,避免显得愚蠢。当面对一系列令人不安的事实时,他们往往会加倍坚持自己目前的立场,而不是公开承认自己犯了错。书籍消除了这种紧张场面。手拿一本书的话,对话是发生在人们的脑海里的,不存在被他人评判的风险。当你卸下防御的时候,才更容易保持开放的心态。

O) 糟糕的想法继续存在,另一个原因是人们仍在谈论它们。沉默对任何想法都是致命的。一个从未被说出或写下的念头会随着想出它的那个人的死亡而消亡。想法只有在被重复的时候才能被记住。也只有当它们被重复的时候才能被相信。我已经指出,人们重复某些想法是为了表明他们是同一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但有一个关键点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人们在抱怨糟糕的想法时,也在重复它们。在你批评一个想法之前,你必须先提到这个想法。你最终重复了那些你希望人们会忘记的想法——但是,当然,人们不会忘记它们,因为你一直在谈论它们。 [44] 你越是重复一个糟糕的想法,人们就越可能相信它

P) 让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清晰的重复定律”:相信某个想法的人数与该想法在去年被重复的次数成正比——即使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 答案详解 ·

36. 题干译文 按照作者的说法,如果脱离他们的社会团体,人类几乎无法生存。

答案解析 D。由题干关键信息survive和separated from定位到D段。该段最后一句提到,与部落分离——或者更糟的是,被驱逐——是一种类似死刑的宣判。换言之,人类如果脱离了自己的群体,就会难以生存。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can hardly survive对应原文中的was a death sentence;题干中的separated from their community 对应原文中的Becoming separated from the tribe。

37. 题干译文 人们经常接受错误的信念,因为他们优先考虑社会关系而不是事实。

答案解析 G。由题干关键信息false beliefs、social bonds和facts定位到G段。该段第一句指出,错误信念在社交意义上是有用的,即使它们在事实意义上毫无用处。随后在第三句中说,当我们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人们往往选择朋友和家人,而不是事实。题干是对原文这两处信息的概括归纳。题干中的accept false beliefs对应原文中的False beliefs can be useful in a social sense;题干中的they prioritize social bonds rather than facts对应原文中的people often select friends and family over facts。

38. 题干译文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向那些与自己观点接近的人学习。

答案解析 M。由题干关键信息learn from定位到M段。该段第一句后半部分说,临近的人们之间会最频繁地相互学习。这里说的“临近”是指观点或看法接近。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Most often 对应原文中的the most frequent;题干中的learn from those close to them对应原文中的learning occurs from people who are nearby。

39. 题干译文 有时人们接受某些信念是为了给他们所爱的人留下好印象。

答案解析 F。由题干关键信息adopt certain beliefs定位到F段。该段第二句说,有时我们相信一些事物,是因为它们能让我们给自己在意的人留个好印象。可见,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adopt certain beliefs对应原文中的we believe things;题干中的leave a favorable impression对应原文中的they make us look good;题干中的those dear to them 对应原文中的the people we care about。

40. 题干译文 与面对面交流相比,书籍往往是改变人们信念的更好媒介。

答案解析 N。由题干关键信息communication和books定位到N段。该段第三句指出,与对话或辩论相比,书籍往往是转变信念的更好工具。可见,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face-to-face communication对应原文中的conversations or debates;题干中的books often provide a better medium for changing people’s beliefs是对原文中books are often a better vehicle for transforming beliefs的转述。

41. 题干译文 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合,比起了解真相,人们从其社会关系中获益更多。

答案解析 E。由题干关键信息social bonds和knowing the truth定位到E段。该段第三句指出,在很多情况下,社会联系确实比理解某个特定事实或想法的真相更有助于你的日常生活。可见,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On many occasions对应原文中的In many circumstances;题干中的benefit more from their social bonds than from knowing the truth是对原文中的social connection is actually more helpful...than understanding the truth of a particular fact or idea的转述。

42. 题干译文 如果你想改变某个人的信念,你应该首先与其建立社交关系。

答案解析 I。由题干关键信息change somebody’s beliefs定位到I段。该段第一句说,要改变人们的想法,就要与他们成为朋友,将他们融入你的群体、带进你的圈子。可见,题干是对原文的概括性转述。题干中的establish social connection归纳概括了原文中的become friends with them, to integrate them into your tribe, to bring them into your circle。

43. 题干译文 如果没有对现实世界的合理了解,人类就无法生存。

答案解析 C。由题干关键信息survive和the actual world定位到C段。该段首先提了四个问题,然后第五句说到,为了生存,人类需要有合理、准确的世界观。可见,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a fair knowledge对应原文中的a reasonably accurate view;题干中的cannot survive without则对应原文中的in order to survive。

44. 题干译文 重复糟糕的想法会增加它们被接受的机会。

答案解析 O。由题干关键信息Repetition和bad ideas定位到O段。该段最后一句指出,你越是重复一个糟糕的想法,人们就越可能相信它。可见,题干是对该句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Repetition of bad ideas对应原文中的repeat a bad idea;题干中的increases their chances of being accepted是对原文中的the more likely people are to believe it的转述。

45. 题干译文 没有人愿意冒着被孤立的风险放弃自己的信仰。

答案解析 H。由题干关键信息give up their beliefs和risk定位到H段。该段第二句指出,如果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就会面临失去社交联系的风险。而该段最后一句更明确提出,如果孤独是最终结果,那么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世界观被搞得四分五裂。可见,题干是对这两处信息的概括归纳。题干中的give up their beliefs对应原文中的abandon their beliefs;题干中的Nobody is willing对应原文中的Nobody wants;题干中的getting isolated 则是对原文中的losing social ties和loneliness is the outcome的转述。

Section C

Passage One
· 概览 ·

本文节选自www.usnews.com网站2017年5月1日发表的一篇题为“Save Jobs, Address Automation”的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自动化正重塑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无论日常生活还是更大层面的经济生活,都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尤其是就业率因此严重下降。人们不该忽视这一趋势,也不应该持盲目乐观态度,政府或企业应为此做好准备,设法保障民众的生活。

· 全文翻译 ·

自动化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已在美国公共话语中占据一席之地。广义上来讲的技术和具体来讲的自动化正极大地重塑着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需要有一个计划来应对今后发生的事情。

[46] 我们不用出社区就能看到自动化的惊人影响。从自动化仓库到无人收银的杂货店,再到提供自助结账通道而不是雇用真人的社区图书馆——自动化正在不断取代各种工作,留下的不错的新工作太少了

制造业的统计数字令人震惊。 [47] 尽管人们普遍担心贸易问题,但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制造业减少的工作岗位中只有13%是因为贸易问题——其余的都是因为技术进步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批评技术在我们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比以往都多,但生产中需要的工人却更少了。然而,遭受损失的不仅仅是工厂——大多数人认为不会受快速变化的经济这一力量影响的工作,也受到了软件和信息技术的极大冲击。美国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对美国家庭产生了不利影响。 [48] 不管政策制定者和政客承认与否,工人们已经明确表达出了他们对经济的不安全感和想把好工作留在美国的愿望

那么,为什么人们如此坚持无视自动化的严重危险呢?规划未来这件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而此时他们却没有展望未来。抵制自动化是徒劳的:它就像之前的工业化一样不可避免。 [49] 我真诚地希望那些断言自动化将使我们效率更高并为新职业铺平道路的人是正确的,但自动化对工人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一现实让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目前没有人能说出新岗位的来源或出现的时间,任何明智的公司或国家都应该准备好所有备选方案。

我并没有夸大这种危险:看看劳动力所遭受的情况吧。根据经济研究,适龄工作的男性(25至54岁)中有六分之一没有工作。在50年前,该年龄段的男性几乎100%都在工作。同时,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已滑落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美国家庭和杰出的商业领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动化有个大问题。大学学位的价值正在下降,我们向上流动的能力正在降低。 [50] 如果想要一个能让每个人都有经济保障的国家,我们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正确地解决自动化问题

重难点词汇及短语

● automation n. 自动化

● take hold 变得十分强大;彻底影响

● reshape vt. 重塑;改变……的形状

● devastating adj. 令人震惊的;毁灭性的

● warehouse n. 仓库

● self-checkout n. 自助结账

● staggering adj. 令人难以相信的

● transformative adj. 有改革能力的

● adverse adj. 有害的;反面的

● insistent adj. 坚持的;固执的

● peril n. 严重危险;祸害

● futile adj. 徒劳的;无效的

● inevitable adj. 不可避免的

● pave the way for 为……铺平道路

● detrimental adj. 有害的;不利的

● overstate vt. 夸大;夸张

● slip back to 滑落至

● prominent adj. 杰出的;重要的

● mobility n. 流动能力

● address vt. 设法解决;处理

· 答案详解 ·

46. 从作者对我们社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

A) 对自动化高涨的热情。

B) 从体力工作到信息技术类工作的转变。

C) 其就业观念的改变。

D) 其日益减少的工作机会。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our communities,答案线索可以定位至第二段,一般首句出现关键词,下一句可能就是具体说明。

解析 :第二段首句提到,我们不用出社区就能看到自动化的惊人影响,随后进行了具体说明:从自动化仓库到无人收银的杂货店,再到提供自助结账通道而不是雇用真人的社区图书馆——自动化正在不断取代各种工作,留下的不错的新工作太少了。选项D是对原文的同义替换,故本题选D。文中未提及“热情高涨”和“就业观念”相关信息,故排除选项A和选项C。作者以社区内的工作为例要论证的观点是,留给人们的工作有所减少,而不是论证工作类型转变这个现象,故排除选项B。

47. 从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我们了解到什么?

A) 制造业正在快速衰退。

B) 人们对贸易影响的担忧被夸大了。

C) 人们对贸易的担忧在广泛传播。

D) 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令人震惊。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a recent report,答案线索可以定位至第三段第二句。

解析 :第三段第二句指出,尽管人们普遍担心贸易问题,但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制造业减少的工作岗位中只有13%是因为贸易问题,其余的都是因为技术进步。该句说明人们以为贸易问题是造成就业岗位减少的主要原因,但其实是技术原因,即上文所说的自动化,故选项B正确,同时排除选项D。岗位减少不代表制造业衰退,下文中也提到,制造的产品比以往都多,故排除选项A。人们普遍担心贸易问题,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报告中数据要体现的内容,故排除选项C。

48. 关于处在转型时代的美国工人,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A) 他们感觉受到了政客的忽视。

B) 他们越来越感到易受伤害。

C) 他们不断适应变化。

D) 他们一直抱怨但无济于事。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American workers,答案线索可以定位至第四段最后一句。

解析 :第四段最后一句指出,不管政策制定者和政客承认与否,工人们已经明确表达出了他们对经济的不安全感和想把好工作留在美国的愿望。选项B中的vulnerable是对原文their feelings about their economic insecurity and desire to keep good jobs in America的概括,故本题选B。选项A是对该段中的politicians和下段开头的ignoring设置的干扰项,原文并没有政客忽视工人的信息,故排除。C、D两项文中均未提及,故排除。

49. 作者如何评价自动化?

A) 它将带来和工业化相同的影响。

B) 它为明智的公司提供了备选方案。

C) 它所谓的积极作用值得怀疑。

D) 它的不利影响不可避免。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author和think of automation,答案线索可以定位至第五段,该段第四句是作者对自动化的主观评价。

解析 :第五段第四句中作者讲到,我真诚地希望那些断言自动化将使我们效率更高并为新职业铺平道路的人是正确的,但自动化对工人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一现实让我对此持怀疑态度。选项C是对这句话的概括总结,即有人宣称自动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创造新岗位,但目前事实并非如此,doubtful是对原文skeptical的同义替换。第五段第三句提到,抵制自动化是徒劳的:它就像之前的工业化一样不可避免。选项A复现了原文单词,但曲解了文意,故排除。原文提出,明智的公司或国家应做好准备,而不是自动化为明智的企业提供备选方案,故排除选项B。作者只提到自动化对工人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并未提及其不利影响不可避免,故排除选项D。

50. 我们在解决自动化问题时,应该重视什么?

A) 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前景。

B) 女性的就业机会。

C) 人们的经济保障。

D) 人们的社会流动性。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dealing with automation,以及出题顺序和文章段落顺序基本一致的原则,答案线索定位至最后一段最后一句。

解析 :最后一段最后一句指出,如果想要一个能让每个人都有经济保障的国家,我们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正确地解决自动化问题,即解决自动化问题的目标是让人们有经济保障,economic security复现了原文的economically secure,故选项C正确。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前景来自前面一句中的“大学学位的价值正在下降”,女性就业机会来自原文第六段末句提到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已滑落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社会流动性来自最后一段所说的“我们向上流动的能力正在降低”,而这几方面都是说经济不景气,即人们缺乏经济保障的具体体现,故A、B、D三项均排除。

Passage Two
· 概览 ·

本文节选自Quartz网站2016年5月25日发表的一篇题为“Why You Shouldn’t Identify Your Colleagues with Their Home Country”的文章。文章主要阐述了衡量人们文化特征的不同因素。文章指出,我们往往错误地以国家为衡量标准来描述人们的文化特征,但是研究表明,使我们在文化上彼此不同的绝大多数因素都与我们的国家无关。

· 全文翻译 ·

看看你周围的人。有些人消极被动,有些人则更有进取心。有些人最擅长独自工作,有些人渴望他人陪伴。我们很容易明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存在很大的差异。 [51] 然而,当我们说起来自其他地方的人时,我们似乎不可避免地根据他们的原籍国来描述他们的特征

[51] 统计专家在谈到全国平均值时,也常常犯类似的错误

最新发表的研究表明,这种概述是大错特错的。三位研究人员分析了几十年来基于价值观的调查,发现在文化价值观的各种差异中,只有16%到21%的差异可以用国家间的差别来解释。换句话说,使我们在文化上彼此不同的绝大多数因素跟我们的国家无关。

为了确定哪些因素真正与文化相关,作者结合了之前558次调查的数据,这些调查每次都衡量了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中的一个或多个维度。这些特征,如个人主义和男性气质,描述了与工作相关的文化价值观。(这些特征不是可见文化特征的衡量标准,比如食物或衣着。) [52] 尽管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的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但其独特的优点是已经被应用了几十年,这允许(研究者)进行历史性比较和国家之间的比较

研究人员发现,人口因素(如年龄)和环境因素(如长期失业率)与文化价值观的关联性大于国籍与文化价值观的关联性。 [53] 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价值观)的相关性最强,这表明我们的价值观比我们通常认为的更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证据表明,工作和收入相似的人在文化方面更相似,不管他们住在哪里。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瓦斯·塔拉斯这样说:“告诉我你赚多少钱,我就可以对你的文化价值观做出相当准确的预测。告诉我你的国籍,我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预测。”

[54] 塔拉斯说,我们以为国家就是文化,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企业向员工传授无用甚至有害的方式来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 。中国和美国的律师接受的关于交流互动的培训,可能是基于“中国人没有那么强调个人主义”的假设,尽管他们相似的社会经济状况使得他们在这方面可能实际上非常相似。

作为权力单位,国家通常是概括人口的一种便捷方式。然而,我们对国家的关注可能会掩盖它们内部存在的广泛差异。 [55]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识别人的时候,最好利用那些可以限制人们生活的因素,如收入,而不是通过地图上围绕人们的边界(即地图上的国家)

重难点词汇及短语

● aggressive adj. 有进取精神的;志在必得的

● crave vt. 渴望,热望

● companionship n. 同伴关系;友谊

● variation n. 变化,差别

● characterize vt. 描述……的特征

● erroneous adj. 错误的

● overview n. 概述

● distinct (from sth.) adj. 截然不同的

● prior adj. 先前的

● dimension n. 维度;方面

● trait n.(人的个性的)特征

● individualism n. 个人主义;独特的气质

● masculinity n. 男子气概

● validity n. 有效性

● demographic adj. 人口的,人口统计的

● occupation n. 工作,职业

● driven adj. 受……影响的

● give...credit for 认为……有(某种特点)

● peer n. 身份(或地位)相同的人

● assumption n. 假定,假设

● be better off (doing sth.) (在某情况下)更幸福,更满意

● constrain vt. 限制

· 答案详解 ·

51. 专家在描述来自其他地方的人时经常会犯什么错误?

A) 他们往往过分依赖国籍。

B) 他们经常夸大这些人之间的差异。

C) 他们经常误解这些人的文化。

D) 他们往往总是想着全国平均值。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experts和describing people from other places,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第一段和第二段。

解析 :第一段最后一句指出,然而,当我们说起来自其他地方的人时,我们似乎不可避免地根据他们的原籍国来描述他们的特征。第二段指出,统计专家在谈到全国平均值时,也常常犯类似的错误。也就是说,统计专家也经常以原籍国为衡量因素,来谈论全国平均值。选项A是对这两句话的同义转述,故为正确答案,其中原文中的country of origin与选项中的nationality属于同义替换。选项B、C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故均排除。选项D是根据第二段中的national averages设置的干扰项,原文是举例说明统计专家在谈论全国平均值时,常常也以原籍国为衡量因素,而不是说专家描述其他地方的人时总是想着全国平均值,故排除选项D。

52. 关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我们了解到什么?

A) 它们有助于对比跨时间和跨空间的文化价值观。

B) 它们给不同文化的人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好处。

C) 它们被广泛用于识别人们的个人特征。

D) 它们为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问题。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第四段。

解析 :第四段最后一句指出,尽管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的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但其独特的优点是已经被应用了几十年,这允许(研究者)进行历史性比较和国家之间的比较。选项A中的comparing...across time and space正好对应该句话中的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跨时间”也就是“历史性的”,“跨空间”也就是“国家之间的”,故选项A为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在文中都没有提及,故均排除。

53. 研究人员对之前关于决定人们价值观的因素的研究有什么发现?

A) 环境因素优先于其他因素。

B) 个人财务状况往往被低估了。

C) 个人职业被过分强调了。

D) 社会进步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被忽视了。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previous studies和factors determining people’s values,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第四至六段,这三段都提到了研究人员对之前的调查进行研究。

解析 :第四段主要介绍了研究人员对之前的调查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五段和第六段详述了研究结果。第五段第二句话指出,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价值观)的相关性最强,这表明我们的价值观比我们通常认为的更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低估了职业和经济地位(也就是财务状况)对我们的价值观的影响程度,所以选项B为正确答案。第五段第一句话提到,环境因素与文化价值观的相关性大于国籍与文化价值观的相关性,而不是说环境因素优于其他所有因素,选项A属于夸大事实,排除。选项C与原文相反,原文说我们低估了职业对我们价值观的影响,而不是过分强调,也排除。选项D在原文中没有提到,也排除。

54. 当文化被认为等同于国家时,对员工有什么影响?

A) 他们可能看不出商业伙伴存在的文化偏见。

B) 他们也许不能充分重视文化多样性。

C) 他们可能没有被教授如何恰当地与海外合作伙伴交流。

D) 他们可能无法学习商业交易的法律程序。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impact on employees和cultures are identified with countries,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第七段。

解析 :第七段第一句指出,我们以为国家就是文化,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企业向员工传授无用甚至有害的方式来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由此可知,当文化被认为等同于国家时,公司教授给员工的跨国交流方式是不恰当的,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原文中没有提及,故均排除。

55. 作者在文章结尾表明了什么?

A) 有充分的理由概括一个国家的人口。

B) 大多数人仍然受制于他们的国家身份。

C) 国家应被视为权力单位,这是有争议的。

D) 作为一个人价值观的指标,国籍不如社会经济地位有用。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at the end of the passage,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最后一段。

解析 :最后一段提到,根据国家来概括人口特征,会掩盖国家内部存在的广泛差异。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出建议,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识别人的时候,最好利用那些可以限制人们生活的因素(如收入)而不是通过地图上围绕人们的边界(即地图上的国家)。“限制人们生活的因素”其实就包括前文提到的“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也就是说,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观时,一个很有用的评价标准就是社会经济地位,而非国籍,选项D是对该段的概括总结,故为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利用最后一段中的个别词汇设置的干扰项,均排除。

Part IV Translation

精讲翻译,点拨技巧,扫码看配套视频

· 难词译注 ·

交界处 border

艰苦卓绝的 arduous

辉煌的 glorious

农村革命根据地 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中国革命红色摇篮 the Red Crad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星星之火 spark

迈向胜利 march to victory

· 参考译文 ·

Loc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Hunan and Jiangxi Provinces, Jinggangshan is praised as “the Red Crad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wing to its glorious revolutionary history. In October 1927, the revolutionar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including Mao Zedong and Zhu De headed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here. They launched an arduous struggle, founded the first 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ignited the spark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opened up a road of “besieging th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seizing power by armed force”—a revolutionary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here the Chinese revolution marched to victory. Jinggangshan now possesses more than 100 old revolutionary sites, making it a “wall-les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an essential base for education of patriotism an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 译点精析 ·

1. 第一句: 主干结构为“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翻译为Jinggangshan is praised as “the Red Crad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因其辉煌的革命历史”翻译成表示原因的介词短语owing to its glorious revolutionary history;“地处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属于附加成分,可以翻译成过去分词短语,置于句首,即Loc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Hunan and Jiangxi provinces。

2. 第二句 【1927年10月,……来到这里】:因为短文第二个句子太长,翻译时,我们将其进行拆分处理,此处是拆分出来的第一个分句。“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翻译成the revolutionar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including Mao Zedong and Zhu De;“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翻译成headed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here。本句中有专有名词,如revolutionar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和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需要考生平时多加积累。

3. 第二句 【开展了……革命道路】:此处是拆分出来的第二个分句。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开展”“创建”“点燃”“开辟”为并列关系,可以翻译为并列的谓语动词;“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翻译为launched an arduous struggle;“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翻译为founded the first 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点燃”可以翻译为light、ignite、kindle等,故该部分翻译为ignited the spark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比较难翻译,我们先分析句子结构:核心部分为“开辟了道路”,其他都是修饰成分,核心部分翻译为opened up a road;再对修饰成分进行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本身显然是并列关系,可翻译为besiege th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seize power by armed force;“具有中国特色的”可以处理为后置定语,翻译为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4. 第二句 【中国革命从这里迈向胜利】:此处是拆分出来的第三个分句。“迈向胜利”翻译为marched to victory。

5. 第三句: 分析句子成分,“井冈山现有100多处革命旧址”是主干部分,翻译为Jinggangshan now possesses more than 100 old revolutionary sites;后面两个短句可以处理成现在分词短语,表示结果,即making it a “wall-les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an essential base for education of patriotism an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注意“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英文表达分别为patriotism和revolutionary tradition。

2021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第三套)答案速查

扫码看视频解析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36. D

37. G

38. M

39. F

40. N

41. E

42. I

43. C

44. O

45. H

46. D

47. B

48. B

49. C

50. C

51. A

52. A

53. B

54. C

55. D eBJVgNts6tLnApOVnyaAugZBp53JtiqzOl3cw85qjLYNHB72OgKNaW7YLBN1+G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