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楗 第三

内,纳的意思,也就是叙述自己的观点。楗(jiàn),本意为门闩。这里有坚持和束缚的意思。本篇讨论臣下向君主,下级向上级进献说辞,要寻求进说者与施说对象之间的心理默契。首先分析了君臣的关系有远近亲疏,又指出进献说辞要掌握时机,并学会固守自己的计谋,结合内情、外情,或帮助对方治理混乱的局面,或称颂对方,讨其欢心,从而获得信任。

3.1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 ,近而疏 ;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 ,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 。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fū)母 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注 释

①远而亲:距离遥远,却极亲密。指与君主志同道合者。

②近而疏:看似亲密,其实极为疏远,指曲意逢迎的人。

③御:用。

④素结本始:本篇指在君臣心灵之间,像紧紧地连着一条绳子一样的契合。素,平常,本始,本源、根本。

⑤采色:美女。

⑥蚨母:青蚨,昆虫石,每当出入巢穴时,都要一一把穴口加盖以防外敌。

译 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留任在身边却不使用他,有的离任以后反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见到君主却不被信任,有的离君主十分遥远却被思念。凡是事物内部都有规律,人与人之间有内在的契合方式。君王与臣子的结交,或者以道德为纽带,或者以朋党的方式相结交,或者通过钱财相结交,或者靠美色相结交。虽为臣下,只要明白君王的喜好,就能进退自如。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追求就追求,想思念就思念。就好像母青蚨完全依从小青蚨自由出入洞穴一样,小青蚨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进出完全不留痕迹。小青蚨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制止它。

古 注

陶弘景注:“楗者,持之令固也。言上下之交,必内情相得,然后结固而不离。道合则远而亲,情乖则近而疏。非其意,则就之而不用;顺其事,则去之而反求。分违则日进前而不御,理契则遥闻声而相思。言或有远之而相亲,去之反求,闻声而思者,皆由内合相待,素结其始,故曰:皆有内楗,素结本始也。结以道德谓以道德结连于君,若之臣名为臣,实为师也。结以党友,谓以友道结连于君王者之臣,名为臣也,实为友也。结以财货,结以采色,谓若桀纣之臣费仲、恶来之类是也。自入出已下八事,皆用臣之意。随其所欲,故能固志于君,物莫能间也。蚨母、螲蟷也。似蛛蜘,在穴中,有盖,言蚨母养子,以盖覆穴,出入往来,初无间眹,故物不能止之。今内楗之臣,委曲从君,以自结固,无有间隙,亦由是也。”

3.2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 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 ,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

注 释

①阴德:心意暗合。

②术:技能、谋略、手段。

译 文

所谓“内”就是接受采纳意见,所谓“楗”就是进献谋策。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一;在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变化着的现实证明可行;每天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的言行与实情相悖;距君遥远却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正与决策者相合,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没有看清对方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没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定然没有好结果。只有了解情况,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去推行自己的主张,才能进退自如,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古 注

陶弘景注:“说辞既进,内结于君,故曰:内者,进说辞也。度情为谋,君不持而不舍,故曰:楗者,楗所谋也。谓所言当时未合,事过始骇,故曰:中来事。言不得其情类而说之者,必北辕适楚,陈轸游秦,所以见非逆也。得其情则鸿遇长风、鱼纵大壑,沛然莫之能御,故能制行其术也。此用者,谓其情也。则出入自由,楗开任意也。”

3.3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 ,议论去就 。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外内者,必明道数 ,揣策来事 ,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 ,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 ,下乱不寤 ,楗而反之 。内自得 而外不留说 ,而飞之 。若命自来,已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 为大仪

注 释

①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引用《诗经》和《尚书》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加以褒贬。

②议论去就:议论是否应该做。

③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从内运动可使情合,在外运动可使情离。

④外内者,必明道数:在决定内外大事时,必须明白道理。

⑤揣策来事:推断将来的事情。

⑥产业:产是谋生,财产。业是事情、经营功绩。

⑦上暗不治:是说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

⑧下乱不寤:百姓叛乱而不能辨明事理。寤,通悟。

⑨楗而反之:固守己见,也会使事物走向反面。

⑩自得:君主自以为贤明。

⑪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

⑫飞之:褒奖的意思,飞是表扬。

⑬退:保全。

⑭大仪:大法,大原则。

译 文

圣人立身处世,就是依据此理而有先见之明,议论万事万物。其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忠信和计谋。首先是利用《诗经》和《尚书》的教诲,进行综合分析利弊得失,从而讨论行动与否。要想与人合作,就要在内部努力,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先明确理论和方法,预测未来,并善于当机立断,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在运用策略时没有失误,从而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管理百姓,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做计谋与内情相结合。如果国君昏庸不理国家政务,基层纷乱不明,为臣理事,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这叫做计谋与内情不合。君主自以为是,不接受新思想,应用赞扬的话使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受命,但要有所防备。如果想要拒绝诏命,就要趁乱离开,保全自己。是去是留要反复权衡,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灵活,让人弄不清自己的真实意图,急流勇退,乃是上策。

古 注

陶弘景注:“言以得情立事,故能先知可否,万品所以结固而不离者,皆由得情也。由夫得情,故能行其仁义道德以下事也。混,同也。谓先考诗书之言,以同己说;然后损益时事,议论去就也。内谓情内,外谓情外。得情自合,失情自去,此盖理之常也。言善知内外者,必明诸道术之数,预揣来事,见疑能决也。既能明道术,故策无失计。策无失计,乃可以立功建德也。理君臣之名,使上下有序;入赋税之业,使远近无差。上下有序,则职分明;远近无差,则徭役简。如此则为国之基,故曰:楗而内合也。上暗不治其任,下乱不寤其萌,如此天下无邦,域中旷主,兼昧者可行其事;侮己者由是而兴,故曰:楗而反之。言自贤之主,自以所行为得,而外不留贤者之说。如此者,则为作声誉而飞扬之,以钓观其心也。君心既善己,必自有命来召,己既迎而御之,以行其志。翔而后集,意欲去之,因将危与之辞矣。去就之际,反覆量宜,如员环之转。因彼变化,虽傍者莫知其所为,如是而退,可谓全身大仪。仪者,法也。”

阅典笔记

古代君臣关系是很难处的。君王声威赫赫,臣子也常自负其才,不可一世,然而二者的关系却是十分微妙的。君王应怎样保持清醒,臣子应如何保其本位,进退有度,则是一门大学问。

这门学问,处理当代的人际关系时也可以借鉴。在上下级关系中、同事关系中,在集团矛盾、商业经营中,进退有度地创造理想的环境,使对方接受我方的意图,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篇名为“内楗”,指人的内心应自守,不被外物纷扰,不被琐事搅乱,才能有所为。

本篇所论及的人与人(包括君臣)的关系是在内楗的前提下,有清醒的交往目的与原则。以情为重,而又仁义宽容。以“情”字为网络事物的中心,以变通之法应变,即是鬼谷子的主导思想,也是人之常情,得“情”自合,而失“情”则自去,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

“内楗术”是《鬼谷子》中关于进献计策的方法。该方法主张拉近与游说对象的关系,使其总是想着自己。要用道德、党友或财货等手段与游说对象联系在一起。“内”就是使人采纳自己的计策,“楗”是设法坚持自己的主张。要设法使自己的道德与被游说者暗合,使自己的志向与被游说者一致,要设法得到重用,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被解职,也要设法再度被启用。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于分寸、得体,使自己的谋略与决策者一致。这就需要掌握被游说者的想法,不能草率行动。待完全掌握情况以后,就可以控制对方。

“内楗”是说向君主进献说辞,首先要深入了解真实的情况和君主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使双方紧密结合,关系亲密无间。全篇分四层:第一层分析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复杂微妙,远近关系与实际距离往往相反。因此,要取得君主的信任,不能靠血缘或亲戚关系,不能靠已有的地位,而要使用其他手段,才能达到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的目的。第二层讲掌握对方的真实情况与真实心理,是游说成败的关键。文中提出:“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第三层讲要明“道术”,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灵活地运用“内楗”之术。本篇说:“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以上三层,实际上是阐述“内”(进说辞),即如何才能使君主接受自己的游说,其中包括“素结本始”“见类得情”“明道数”。第四层是讲“楗”,即如何跟君主结交的问题,提出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包括“楗而内合”“楗而反之”“飞之”“迎而御之”“因危与之”,总之要圆转灵活。《庄子·庚桑楚》篇说,老子教导后学时,使用了“内楗”与“外楗”这两个词,是讲修道应物的方法。在该篇中,“内楗”的意思是闭塞内心,“外楗”的意思是闭塞耳目。本篇把道家全真养性的方法运用到游说之中,成为一种游说之术。

触类旁通

◎ 通典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赵策四》中的“触龙说赵太后”,是谋臣成功运用“内楗”的范例。赵太后新当权,秦国乘机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小儿子到齐国作人质,才肯发救兵。缺乏政治素养的赵太后不同意,并坚决拒绝群臣的进谏。溺爱幼子的本能与手中的大权结合,使她固执而盛气凌人,不可理喻。群臣束手无策。在危急关头,触龙挺身而出,把赵太后说得心悦诚服。他的说辞特点:一是求其所同。他首先说自己年老有病,因此关心太后的健康,太后说身体不适,他马上就向太后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两个老人之间,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感情距离,为游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投其所好。他故意请求太后,让自己的小儿子充当皇宫的卫士,寻找到与溺爱小儿子的赵太后之间的共同语言,诱导太后说出“丈夫亦怜爱其少子”的话语。然后,抓住时机,以“甚于妇人”四字为主脑,阐述父母爱子女应该“为之计深远”的道理。

◎ 评价

触龙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取得了成功。其他臣子之所说,遭到拒绝,其原因就是本篇所说的:“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这个故事,完全符合本篇所说的“欲合者用内”的理论,即深入了解君主的内心世界,使彼此感情融洽,从而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游说。

◎ 通典
田叔救孟舒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曾封张敖为赵王。西汉建立后,丞相赵午、贯高撺掇张敖谋杀刘邦,篡汉登基。

刘邦惊闻此讯后,马上下令搜捕张敖及其逆臣,并颁下诏书:“追随张敖反叛者,罪及三族。”张敖一看势头不对,携大臣田叔、孟舒至长安请罪。

刘邦一见张敖,气得鼻孔生烟,把张敖骂了个狗血喷头,最后贬张敖为宣平侯。

接着审讯田叔、孟舒。不打不相识,一席谈话,二人的韬略雄才使刘邦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小小的赵国竟有这样的奇才!于是,擢田叔为汉中守、孟舒为云中守。

汉文帝即位后,曾问田叔:“你可知道当今天下德高望重的长者是谁吗?”

“愚臣以为云中守孟舒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文帝摇摇头:“匈奴进攻云中,孟舒不能坚守,损兵折将数百人,这也算得上德高望重的长者?”

田叔跪下叩头,辩解道:“贯高谋反时,高祖曾诏谕全国,凡追随赵王者罪及三族,孟舒自知罪过难免,便追随赵王到长安请罪,本打定要死的主意,他也不知道日后要去云中守,更不会料到战事失利。”

田叔越说越起劲:“做了云中守以后,孟舒能尽心尽责。他爱兵如子,兵也敬他为父,上下拧成一股绳,交融甚欢。匈奴每次进攻,孟舒能够身先士卒、士兵们也争先恐后,觉得为郡守而战,死也值得,这难道是孟舒瞎指挥,逼士兵去送死吗?事实上,他心里很清楚,将士们连日征战,疲惫不堪,但望着奋力争杀的士卒,他能说什么好呢?”

文帝听过田叔这一番辩解,恍然大悟,心想:孟舒果真是一位贤臣。此时,孟舒因战事失利,已被撤职查办。不久,一道诏令又把孟舒召回云中,继续做他的太守。

◎汉太宗孝文帝刘恒(前203—前157)

即汉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前180—前157年在位。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后世将这一时期与其子景帝执政的时期统称为“文景之治”。

◎ 评价

田叔在文帝面前直抒己见解救孟舒,使汉文帝顿开茅塞,捐弃前嫌,重新用孟舒,也不愧是一位贤君。君臣之间,以诚相见,便拉近了君臣之间的距离,再进行游说的时候就大大地提高了成功率。

◎ 通典
言辞与智谋

伊尹隐耕于有莘,应汤的三次聘请出来助汤伐桀,要使人君成为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使人民和尧舜时期一样安居乐业。伐夏功成后,汤成为后世的尧舜,汤的圣名传于天下。

傅说藏身于傅岩,商高宗武丁察访于傅岩得到了他,于是立他为相,傅说作《说命》三篇,来辅佐高宗治理天下,其功绩像日月星辰一样。

管仲助齐桓公成霸业,商鞅辅佐秦成强国。虽然有些圣儒提到他们时颇有微词,看不起他们,然而考察他们的施政情况,却不曾有一点违背他们开始的谋略。

韩信劝汉高祖刘邦任用天下勇敢的人,用城邑褒封功臣,发义兵攻楚军,平定三秦之地。攻下魏国后,立即北面拿下燕、赵,东面攻下齐国,南面断绝楚军粮道,西面与汉王会军以至消灭楚王,后来没有一句话不成为现实。

诸葛亮向刘备通论天下形势,分析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指出了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后来历史的变化正如他当初指出的那样。世人称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房玄龄捧策见李世民,帮助他收罗天下的有识之士,和众将密切合作,共创唐室基业。到他当宰相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一手制定。即使在几百年后,仍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朴侍奉周世宗柴荣。五代时天下大乱,王朴以“平边策”上书世宗,认为:“唐丢掉吴蜀、晋失去幽、并,我们从这里应该知道平定那些地方的方法——等待时机,消灭他们。”世宗采用了王朴的策略,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 评价

在古代圣人立身处世,就是以先见之明议论万事万物,其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忠信和计谋。他们与国君说话时充分使用计谋,说话前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正确处理好“投其所好”和政治道德标准两者的矛盾,所以在当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房玄龄(578—648)

别名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南马坊村)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开国宰相,李世民重要谋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

◎ 通典
麦克阿瑟的宽容

在外交活动中以“情”通融,宽容之法常会赢得人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军队背信弃义疯狂虐待美国官兵,引起了美国上下的愤怒,当时的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更是对此恨之入骨。

1945年,日本投降,麦克阿瑟被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负责日本战后工作。这一任务十分艰巨。日本军人具有武士道精神,死硬派可能顽抗和搞暗杀。虽然进驻日本存在很大的危险,麦克阿瑟仍然大胆决定同第一批占领军一起出发去日本。

8月30日,麦克阿瑟乘坐“巴丹”号飞机抵达日本厚木。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警卫人员戒备森严,如临大敌。面对众多围观的日本人,麦克阿瑟镇定自若,他命令警卫人员收起武器,随行高级人员也把佩带的手枪放在飞机上。这一举动在日本取得了良好的心理效果。美国人在日本国土上不带武器,表明日本确实已经失败了。麦克阿瑟被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引起了世界的注目,人们纷纷预测,日本要遭受大规模的报复了。出乎意料的是,麦克阿瑟却主张实行宽恕政策。

麦克阿瑟手下的一些军官多次建议把天皇裕仁这一头号战犯处死,麦克阿瑟拒绝了。他认为:这样做,会使日本人对盟军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1945年9月27日,天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美国大使馆。麦克阿瑟获悉后,赶快来到了会见大厅的门口礼貌地迎候了天皇,以上宾礼仪接待。天皇满怀负罪的心情,主动说道:“麦克阿瑟将军,我对贵国和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今天来见你,是要把我交由您所代表的各个大国来裁决。我对我的人民在战争中所做的一切政治、军事决定和采取的一切行动承担全部责任。”麦克阿瑟听到这些话后,十分高兴,他回答说:“战争责任是要追究的,但天皇可以例外。请相信,您将得到我们占领军的妥善对待。”这几句话使天皇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使他感动得手足无措,连声说:“谢谢,谢谢。”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

美国著名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主持战后日本的改革与重建工作。

麦克阿瑟的宽容政策,遭到了盟军一大批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要以牙还牙,惩前毖后。指责麦克阿瑟毫无道理,心怀叵测。麦克阿瑟解释说,“从感情上,我是仇恨日本人的。但一旦取得胜利,作为占领军的最高长官就不能感情用事。我现在关心的是怎样使他们重新站起来,而不是永远爬不起来。”

麦克阿瑟的宽容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美军的占领并未遇到多少障碍。1951年4月16日当麦克阿瑟离职回国时,日本总理大臣吉田茂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时说:“麦克阿瑟将军为我国利益所做的贡献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国人民对他的离职所感到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后吉田茂评论说,麦克阿瑟对裕仁处理得当,是美国对日本占领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皇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他对日本人有着神秘的影响。如果麦克阿瑟处死裕仁,或做出其他有意贬低天皇身份的事,必将伤害日本人的感情,使占领变得十分困难。麦克阿瑟对天皇的宽大,是使用了攻心为上的计策,利用了天皇的影响。

◎昭和天皇裕仁(1901—1989)

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1989年在位。在位期间发动“九一八”事变等侵略事件,全面挑起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1945年日本战败后得到赦免。

◎ 评价

在外交活动中以“情”通融,宽容之法常会赢得人心。麦克阿瑟在数百万日本部队尚未解除武装的情况下,只带少数先遣人员,毫无防备地到一个战败国家,显示了冷静与勇气。尤其重要的是他对日本人的信任感,博得了日本人由衷的赞美和感激。

◎ 通典
法林商店的降价促销

在商业经营中动之以情,常是赢得顾客的绝招。法林是美国著名商人,他看到许多商品积压,于是处心积虑,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波士顿市中心的繁华处开了一家商店,并在电视上做了广告,声称该店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的头12天按全价出售;从第13天起到第18天,降价25%;从第19天到第24天,降价50%;第25天至30天,降价75%;第31天至第36天,如果仍然没人要,商品就送给慈善机构。

这一商店的开办立即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几乎所有人都想去这个商店看一看。大部分人预言:“这个笨蛋将倾家荡产。”因为,如果顾客等到商品价格降到最低时才买,商店岂不是会吃大亏?

然而,事实却是法林商店的商品十分畅销。一家制衣厂的产品积压很多年,求助于法林,结果不久便销售一空。

◎ 评价

法林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揣测到了顾客的心理:我今天不买,明天就会被他人买走,还是先买为强,更何况还有些同情者呢。

◎ 通典
“买包抽抽,看死不死人!”

威尔逊是一个美国商人,专门经营香烟。这位商人运气不好,几年来商品几乎无人问津,一直亏损,濒临破产。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决定改变经营方法。

一天,他在商店门口画了一大幅广告:“请不要购买本店生产的卷烟,估计,这种香烟的尼古丁,焦油量比其他店的产品高1%。”另用红色大字标明:“有人曾因吸了此烟而死亡。”这一广告因别具一格而引起电视台记者的注意,通过新闻节目,人们便对这一商店很熟悉了。一些人专程从外地来买这种烟,称“买包抽抽,看死不死人!”有些人抽这种烟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男子汉气概。结果,这个店的生意因此日渐兴隆,现在已成为拥有5个分厂、14个分店的大企业。

◎ 评价

本例中的威尔逊利用的是人群的“逆反心理”。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抓住了这种心理,也就获得了成功。

◎ 通典
卡诺莎之行

11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就曾以自守为主,以情为谋与教皇争斗,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各个王国的封建主割据,只有罗马教皇可以统一指挥各国,这就使得罗马教皇成了凌驾于各国国王之上的共同的太上皇。

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教皇在罗马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神圣罗马帝国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皇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请罪忏悔。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行”。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了帝位,他返回神圣罗马帝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对封建主实行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曾一度危及他皇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格里高利七世(约1021—1085)

原名希尔得布兰德,罗马教皇,1073—1080年在位。出身寒门,早期追随历任教皇,推行宗教改革,扩大教廷势力。在位期间,继续厉行改革,并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展开曲折尖锐的主教叙任权之争。斗争几经反复,最终遭亨利革职。

◎ 评价

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利用苦肉计取得和解,赢得喘息时间,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和教皇较量,并在和解的同时获得了群众的心。这正是他揣测出了大众心中的君王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的结果。

◎ 通典
经营之道

商业经营的策略,也必须因市场而综合利弊“混说损益,议论去就”。

大市场中的顾客有需要高档产品的,经营中高档商品的利润率,以单件计,绝对高于中低档商品。以服装销售为例,品牌专卖店近年在北京日益走红,它们的出现不仅给京城平添了“梳状效应”,也为北京市民带来了品牌意识。近年崛起的“银街”(崇文门至雍和宫),仅一年多时间,就有50多家海内外品牌商品专营店在这条街上开张落户。论穿,有“苹果”“鳄鱼”“金利来”“比利牛仔”“皮尔卡丹”……论吃,有“肯德基”“加州牛肉面”“荣华鸡”……据悉,外商在这条街上的投资已有3亿元人民币。而“彪马”“斯特法内”“贝纳通”“伊都锦”“麦当劳”“必胜客”则散见于京城其他地域。许多专卖店还进驻各大商场。但国际高档名牌服饰还是多见于四、五星级饭店内。最近新开张的意大利劳拉·比娇蒂专卖店在天伦王朝饭店内的名店廊引起了人们注意。被称为“羊绒女皇”的劳拉女士设计的高档羊绒时装,尽管价格昂贵,但不论是否当季,都不乏买主,国贸中心地下商场更是名牌专卖店的云集之地……有人担心北京人是否有能力承受高档专卖店的价格,但从结果上看,似乎大可不必。即使是成万元一套的西服,一年也能销出数几百套。

然而,市民工薪阶层是很难与那些“北京人”共享高档商品的,因此,每天早市、夜市的摊群上还有大量五光十色的服装,绝不乏顾客。商品大都没有确定的标价,售价多从一件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与“银街”的气魄大不相同。

◎ 评价

商业经营的策略,也必须因市场而综合利弊“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摊群服装价格实惠,式样也合时,周转快,本钱小,也不乏利润。可知综合分析市场,也是一种重要谋略。 nBBGkZoLuurTndVwh4MhRRbfajuVPJD3TSjITA/+kV97ilHAP+bEb7kQBMnKBM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