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本章主要阐发的是一种谦卑思想,在浩渺的宇宙中,天地都不自生,何况人呢,所以修身更是本章的重点。“长、久”为非常道的范畴,“自生”为常道的范畴;“后其身”“外其身”“私”为常道范畴,“身先”“身存”“无私”为非常道范畴。老子认识到这个谦下的法则,所以:“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原典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1] ,以其不自生 [2] ,故能长生 [3]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4] ,外其身而身存 [5]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6]

注释

[1]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

[2] 以其不自生:天地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以,因为。其,代词,它的,它们的,指天地。自生,经营自己的生存、注重自己的生存。

[3] 长生:长久存在。

[4] 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结果反而自己却能占先,得到别人的爱戴。

[5] 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下来。

[6] 成其私:成就自己的目的。私,指个人的目的、理想等。

译文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会得到推崇而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

古注

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王夫之注:“夫胎壮则母羸。实登则茎获,其不疑天地之羸且获者鲜也。乃天地不得不食万物矣,而未尝为之食。胎各有元,荄各有蕾,游其虚中,而究取资于自有。圣人不以身犯准,是后之也;不以身入中,是外之也。食万物而不恩,食于万物而万物不怨。故无所施功,而功灌于苴卤;无所期穗,而德行于曾玄;而乃以配天地之长久。”

今论

南怀瑾《老子他说》:“老子说了一句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既不说明是由他力而生,也不明显地说为万物而不得已不生。只是套上‘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段妙文,说明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极其自私的道理。”

阅典笔记

《阴符经》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种理论,无疑是说,大公与大私本无一定的界限。全体自私到极点,私极就是公。换言之,大公无私到极点,即是大私。不过,这样的大私,也可以叫他作大公了。因为大小粗细,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极点,都是无一定的界限与标准,所有这些界限与标准,都是人为的分别而已。

触类旁通

◎ 通典

一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也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的庆历新政,触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picture
二 后其身而身先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疾呼,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道路。在旧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难而忧,然而仅是“忧”并不能救国,只有“忧”之余猛然奋起,才有希望。请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点燃星星之火,燃遍整个中华,给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那无数的觉醒者追随他们南征北战,死了,“处处青山埋忠骨”;活着,“敢教日月换新天”!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先忧者”并不因自己先忧而要先乐。他们不求高官与厚禄,却处处体恤国难和民艰,正是这样才成就了今天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论时间多么久远,回想起这些伟人,我们总会心中油生敬意。

◎ 评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无私,才成就了他们的千载美名,“外其身而身存”,体现了老子的善、道。这也是治国安身的最好方式。 0P3S/yAZr29EEl9bGfqm53OEWbTXBY2tePTZ99ciOX1UzDQLPfdHbJl25qn+32S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