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在针砭时弊,揭露了社会的混乱和病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直接内容,老子对当时病态社会的种种现象加以描述,即指出由于君上失德,大道废弃,需要提倡仁义以挽颓风。二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老子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这是说,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
大道废,有仁义 [1]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 [2] 不和,有孝慈 [3] ;国家昏乱,有忠臣。
[1] 大道废,有仁义:社会公德、公正等被废弃,才有所谓的“仁义”产生。道,在此指顺应自然之道的一种准则。
[2] 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妻,这里指家庭关系。
[3] 孝慈:孝子慈父。
社会的公正被废弃了,才有所谓“仁义”存在;投机取巧,追名逐利的智谋出现了,才产生了虚伪奸诈;家庭不和睦,才会提倡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会出现忠臣。
王弼注:“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甚美之名生于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三合,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
王夫之注:“桮棬成于匠,而木死于山;罂盎成于陶,而土死于邱。其器是也,而所以饮天地之和者去之也。夫土木且有以饮,而况于人乎?而况于道乎?故利在物而害在己,谓之不全;善在己而败在物,谓之不公。”
南怀瑾《老子他说》:“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儒家的观念,乃至一般社会人生的态度,另成一格,大异其趣。从前面所说的天道自然,到此,他便提出反对仁义和智慧等的语句。只从文字上看,他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作奸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摆不平。接着,他举出更明显的理由,‘六亲不和有孝慈’,在家庭中所谓的六亲,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妇,彼此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何者孝?何者不孝?”
我们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皆为大家所景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牺牲。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假使国家风调雨顺,永处太平盛世;社会上,大家自重自爱,没有杀盗淫掠之事,那么岂不个个是忠臣、人人是好人了吗?因此,老子才说:“国家昏乱,有忠臣。”
孔子《礼运篇》:“故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其意和孔子所讲的道理,并无矛盾冲突之处,只是看问题的方面不一样而已。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道理上是相似的。社会上不仁不义的事情层出不穷,所以圣贤们才用心良苦,提供这服“仁义”的药方,同时宣扬“礼”,用“礼”约束人们的行为,希望社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