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章

本章论述了物欲横流的危害,提倡养生。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骄奢淫逸、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不过,老子并不是反对人们享受生活,而是警醒人们要适可而止,不可无限制地满足自己的贪欲。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恬淡宁静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私欲的满足。本章节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

原典

五色 [1] 令人目盲 [2] ,五音 [3] 令人耳聋 [4] ,五味 [5] 令人口爽 [6] ,驰骋畋(tián)猎 [7] ,令人心发狂 [8]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9]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10] 。故去彼取此 [11]

注释

[1] 五色:青、赤、黄、白、黑叫五色,此指多种色彩。

[2] 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3] 五音:即宫、商、角、徵(zhǐ)、羽。这里指多种音乐。

[4] 耳聋:比喻听觉不灵。

[5] 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味道。

[6] 口爽:爽,伤。口爽,一种口病,这里比喻味觉差失。

[7] 驰骋畋猎:驰骋,马奔跑。畋猎,即围猎。意即纵情玩乐。

[8] 令人心发狂:使人内心放荡而不可抑止。

[9] 行妨:破坏人的操行。妨,害、伤。

[10] 为腹不为目:只为温饱生存,不求纵情声色。目,代指色、音、味,畋猎、宝货等诸多欲望诱惑。

[11] 去彼取此:摈弃物欲的诱惑,只要温饱。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使人内心疯狂;稀罕的宝物,使人操行变坏。因此,圣人只求温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简单朴素的生活。

古注

王弼注:“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盲聋爽狂也。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王夫之注:“目以机为机,腹以无机为机。机与机为应,无机者,机之所取容也。处乎目与腹之中者,心也。方且退心而就腹,而后可以观物。是故浊不可使有心,清不可使有迹。不以礼制欲,不以知辨志,待物自敝而天乃脱然。”

今论

南怀瑾《老子他说》:“本章所说的口爽的‘爽’字,是指口腔舌头的味觉出了毛病。不是爽快的意义,这要特别说明。例如中国古代医书所称的口爽,便是口腔乏味、食欲不振的意思。”

阅典笔记

花花世界奈聋盲。老子在此提出严重的警告,要人们对于声、色、货、利以及口腹之欲,加以节制,不要任性自欺而上当。

触类旁通

◎ 通典

苏东坡的养生方法

张鄂是苏东坡的好朋友,有一次张鄂向苏东坡征求养生方面的建议,苏东坡答曰:“养生长寿古方,药有四味。”于是乎苏轼当即挥毫泼墨:

一曰无事以当贵。这就告诉我们人在心情上要潇洒大度,随遇而安,不要过分在意荣辱得失。往往考虑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尽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利于健康长寿,对于年轻人来说有利于心理健康,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

二曰早寝以当富。在平日生活中,吃好穿好财物充足不能使我们健康长寿;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是同等重要的,尤其是早睡早起,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宝贵。

三曰安步以当车。这一条告诉我们人不要过于讲求安逸,能走路就不要坐车,能走楼梯就不要乘电梯,生命在于运动。

四曰晚食以当肉。苏轼认为“人应已饥方食未饱”。饥饿了以后再进食,即便是粗茶淡饭,其香甜可口会胜过山珍海味;吃饭时不要吃得太饱,如果吃饱了还勉强进食,即使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难以下咽。

◎ 评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道家养生之总纲。苏轼的养生之道与老子的不谋而合,苏东坡这位大文豪用他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实老子的教诲,也为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凡事适可而止,能够做到恰到好处于我们才是最有益的。 Zw18O83Xlh6WhmsuisCxNGQaucc2kn1rhlBXOW9vCMwSNKa1/f8ixcWA2mt8rW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