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佾篇 第三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yì) [1] 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八佾:古时乐舞的行列,一行8个人叫一佾,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使用了八佾,就是破坏礼制。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规格的八行乐舞队伍在自己的庭院中表演,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今论

李泽厚《论语今读》:“作为人文,礼制有一定的规矩,乱用,则有害于人文的保持和稳固。”

阅典笔记

尊敬不是在表面上的,而是在心里。

3.2

三家 [1] 者以《雍》 [2] [3]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4] 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即孟氏、叔孙氏、季氏,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是周天子祭祀宗庙后撤去祭品的乐歌。

[3]彻:通“撤”,撤出。 [4]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

译文

孟氏、叔孙氏、季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命乐工奏唱天子之歌《雍》。孔子说:“‘助祭的是诸侯,天子肃穆地主祭。’这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祭祖的厅堂里呢?”

古注

程颐注:“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

picture

◎ 退修诗书

今论

李泽厚《论语今读》:“前面曾说孔子和儒学的宽容性,这里是儒学的不宽容性:不能容忍违反礼制的行为。这似可读作‘思想宽容,行为严肃’。”

阅典笔记

有时候太过于注重形式,本来重要的东西往往却被忽略了。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礼仪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没有仁德,音乐对他有什么意义呢?”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一个人如果自己不省悟,文化与艺术对他有什么用呢?这是孔子的感叹。”

阅典笔记

礼仪也好,音乐也好,都是深入人心的。没有仁德的人,其心有无尚有待考证,何况深入。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 [1] 也,宁戚 [2] 。”

注释

[1]易:弛,铺张。[2]戚:忧愁,悲伤。

译文

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铺张,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picture

◎ 林放

古注

朱熹注:“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现在我们的礼恰恰与孔子讲的相反,礼不从简而从奢,越奢侈越有排场,丧事不从悲而从易,家人逝世了,送殡仪馆,火葬过后三天,又在家开舞会。”

阅典笔记

如今的社会风气却是逆其道而行之。奢靡之风盛行,形式主义泛滥。不是有统计说,中国的建筑拆了盖盖了拆,更新率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么?这也就难怪从中央到地方,媒体要铺天盖地地宣传“节约型社会”了!

3.5

子曰:“夷狄(dí) [1] 之有君,不如诸夏 [2] 之亡(wú) [3] 也。”

注释

[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贬称,谓之不开化。[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诸国的自称。[3]亡:同“无”。

译文

孔子说:“偏远落后的国家虽然也有君主,但是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

今论

李泽厚《论语今读》:“这一现象在世界史上值得重视。所以‘中国人’、‘中国的’实一文化概念,而非种族概念。”

阅典笔记

这句话还有一种译法,即孔子说:“就连文化落后的夷狄之国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第一种译法强调落后民族没文化,第二种译法强调当时的各国君主没文化。总之,在孔子看来,只要没有文化,则国家有无君主,都形同虚设,不管是谁。

3.6

季氏旅 [1] 于泰山,子谓冉有 [2] 曰:“女(rǔ) [3] 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1]旅:祭山。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2]冉有:孔子的弟子,姓冉,名求,字子有,善于处理政事,当时是季氏的家臣。[3]女:通“汝”,你。

译文

季康子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你难道认为,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会接受这种僭越的祭祀吗?”

阅典笔记

过于张扬,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 [1] 乎!揖(yī) [2] 让而升 [3] ,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一种以习射观德、求贤选能为目的的礼仪形式。[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3]升:登,指登阶入堂。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相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一定是比赛射箭!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赛结束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一起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古注

朱熹注:“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今论

李零《丧家狗》:“这种礼让,体育讲,武林讲,军人讲,但文人往往不讲。文人相轻,文人相倾,不是君子之争,而是小人之争。”

阅典笔记

如果不服气就请光明正大地在赛场上用实力把他打败吧!不要兴奋剂,不要黑哨。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qiàn)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第三句是佚句。

译文

子夏问孔子:“‘微笑的面容美好动人啊!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着媚啊!洁白的脂粉更添楚楚动人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绘画。”子夏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产生于仁义之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当一个主管的,更要效法孔子这种精神,遇到部下有好的意见,就说‘对!你完全对。’这样的主管,才是成功的领导者。”

阅典笔记

首先要有好的基础,然后才能锦上添花。想要一步登天,后果自负。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qǐ) [1] 不足征 [2] 也;殷礼,吾能言之,宋 [3] 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1]杞:夏禹后代所建诸侯国。[2]征:证明。[3]宋:商汤后代所建诸侯国。

译文

孔子说:“我能说出夏朝的礼,但它的后代杞国却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我能说出商朝的礼,但它的后代宋国却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两国的典籍和贤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典籍和贤才,我就可以验证它们了。”

古注

朱熹注:“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君言矣。”

阅典笔记

即使是贤人也不都是一样的,也会根据自己的所学和想法来理解前人并发扬光大。

3.10

子曰:“禘(dì) [1] ,自既灌 [2] 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1]禘:祭名。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2]灌:本作“祼”(guàn)。祼祭是禘礼中的一个程序,用活人(一般为幼年男女)代替受祭者,叫做“尸”。禘祭要向尸献酒九次,第一次献酒叫做“祼”。

译文

孔子说:“禘祭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再看了。”

古注

谢良佐注:“夫子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又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就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阅典笔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11

或问禘(dì)之说 [1]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 [2] 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

[1]说:理论、道理、规定。[2]示:显示,展示。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而言,就会像把它们摆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古注

朱熹注:“盖知禘之说,则理无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孔子真的不知道吗?当然,这是他幽默的话,……他的意思是说,这一种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应该知道的。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我也不知道了。”

阅典笔记

想要完全地掌握规矩,就要做制定规矩的人。

3.12

祭如在 [1]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 [2] 祭,如不祭。”

注释

[1]祭如在:祭祀祖先。[2]与:参与。

译文

祭祀祖先时,就好像祖先在面前;祭祀神名时,就好像神名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好像不曾祭祀一样。”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我们现在讲民族精神。热爱国家民族的人,为什么到了国外,看到自己的国旗便肃然起敬?我们在国外看到国旗的那种心情,与在国内看到国旗的心情绝对不同。在某一个时候甚至会为之掉下眼泪。其中道理,就是这种精神的流露。”

阅典笔记

所爱之人,也许肉体不在,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13

王孙贾 [1] 问曰:“‘与其媚于奥 [2] ,宁媚于灶 [3]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夫。[2]奥: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3]灶:指灶神。

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有用了。”

古注

谢良佐注:“圣人之言,逊而不迫。使王孙贾而知此意,不为无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祸。”

今论

李泽厚《论语今读》:“这章异解甚多。王孙贾大概自比于灶王爷,要孔子附和他。朱注把这提升到‘天理’远高于人世的‘奥、灶’。由此又一次可引出‘从道不从君’等等含义和问题。”

阅典笔记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在驳斥巴结权贵、结党营私的现象。不过,孔子自己虽然说了这话,但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变通。

3.14

子曰:“周监(jiàn) [1] 于二代 [2]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1]监:通“鉴”,借鉴。[2]二代:指夏代和商代。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而有文采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古注

康有为注:“孔子改制,取三代之制度而斟酌损益之。”

今论

李泽厚《论语今读》:“可见孔子既非复古,也非革命,乃积累进化论者。”

阅典笔记

取其精华,丢其糟粕,不能一味模仿。

3.15

子入太庙 [1] ,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 [2] 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古代开国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2]鄹:又写作“陬”,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孔子的故乡。鄹人指孔子之父叔梁纥。

译文

孔子晋谒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有人说:“谁说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说:“这就是礼啊。”

古注

朱熹注:“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为礼也。”

今论

李泽厚《论语今读》:“表述孔子谦虚而谨慎,既非假装不懂而故问,也非真正完全不懂得,而是问一遍以求确认,即实地印证自己所已知和未知。这不仍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阅典笔记

过于繁琐的礼仪,往往累人累己。

3.16

子曰:“射不主皮 [1] ,为 [2] 力不同科 [3] ,古之道也。”

注释

[1]射不主皮:不专以是否射中箭靶子的中心为善。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2]为:因为。[3]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专以是否射中箭靶子的中心为善,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一段是说明作人做事,够不够道德的标准,只问合不合正道,并不苛求他对事功成就的程度。因为没有机会给他表现,环境不对,时代不对,他也就无从表现,这有什么办法?由此触类旁通,对人对事就可减掉些苛求了。”

阅典笔记

关于“射不主皮”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射穿箭靶。两种解释都包含着同一种含义:量力而行,不必苟求。

3.17

子贡欲去 [1] 告朔 [2] 之饩(xì)羊 [3]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1]去:废除、去掉。[2]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3]饩羊:祭祀用的活羊。饩,作为牺牲的活物。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告祭祖庙时所用的活羊。孔子说:“端木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由这件事我们就懂得,在社会上,或在政治上,有时绝对空洞的精神,并不足以维系一件事物,而必须配合某些实质的东西才能生效。如口惠而实不至,有时候就要失败了。

阅典笔记

讲礼数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生命只有一个。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chǎn)也。”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主要尽到礼数,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

古注

程颐注:“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孔子之言止于如此。圣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见。”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段话,连起上一段来说,是说作人处世的艰难。我想大家有时也会有同感。一个人想做个忠臣,有时候也很难。对主管、对领导人尽礼,处处尽忠合礼,而旁边的人会认为是拍马屁。所以孔子非常通人情世故。凡是当过长官也当过人部下的,都有这种经验。如果自己毅力不坚定,见解不周到,受环境影响,只好变了。那么该怎么办呢?还是以礼为准,也是上面的话‘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人格还是建立在自己身上。”

阅典笔记

礼多人不怪,只要自己行得正,无愧于心便好了。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驾驭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各自应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驾驭臣子,臣子应该忠心侍奉君主。”

古注

皇侃疏:“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孔子答复鲁定公的话中,意思是说,你不要谈领导术,一个领导人要求部下能尽忠,首先从自己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做起。礼是包括很多,如仁慈、爱护等等,这也就是说上面对下面的如果尽心,那么下面对上面也自然忠心。”

picture

◎ 步游洙泗

阅典笔记

想要得到回报,必然要以同等的价值待人,只想着回报却不想付出是不可能的。

3.20

子曰:“《关雎(jū)》 [1] ,乐(lè)而不淫 [2] ,哀而不伤。”

注释

[1]《关雎》:《诗经·国风》的第一篇,歌颂后妃之德。实际上是一首欢快的爱情诗,写一君子“追求”淑女,并渴望和她结为夫妇的恋歌。[2]淫:过分而至于不妥当的地步。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情。”

今论

李零《丧家狗》:“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全在于节。乐要节,哀也要节。哀乐之情,都应以理节之,不能过分。”

阅典笔记

“快乐而不过分,悲伤而不伤情”。在经历过大喜大悲之后,我们总会慢慢地趋于平淡。

3.21

哀公问社 [1] 于宰我 [2]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jiù)。”

注释

[1]社:土地神,是国家的象征。这里指社主。古代在祭祀社神时要立一个木制的排位,称为“主”。[2]宰我:孔子的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制作。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人民战栗害怕。”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谏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古注

朱熹注:“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就周朝而言,孔子觉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没有错,只在这件事上还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评,所以他说已经既成事实,再说也没有用。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来说,既成事实,劝也劝不转来了,过去了何必追究呢?”

阅典笔记

以前很多人认为,这一章是孔子在批评子我,因为孔子曾骂子我是“朽木不可雕也”。然而,如果是要批评子我,用不着说这么含蓄的话。所以,这一章应当是孔子不满周朝以“栗”为社主的做法——这与他所提倡的德治完全是南辕北辙。

3.22

子曰:“管仲 [1] 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 [2] ,官事不摄 [3] ,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 [4]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 [5]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管仲:姓管,名夷吾,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宰相,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2]三归:说法不一,但都说明管仲的个人生活非常奢侈。[3]摄:兼任。[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相当于屏风、照壁等。[5]反坫:献酬饮之后,将酒杯放回坫上。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太小了!”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权收取市租,每个官员都不兼职造成冗员太多,这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吗?”孔子说:“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也在大门口设立照壁。国君设宴招待外国君主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台子,管仲也有这样的台子。如果说管仲知道礼,那还有谁不懂礼呢?”

古注

苏轼注:“自修身正家以及于国,则其本深,其及者远,是谓大器。扬雄所谓‘大器犹规矩准绳’,先自治而后治人者是也。管仲三归反坫,桓公内嬖六人,而霸天下,其本固已浅矣。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复宗齐。”

今论

李泽厚《论语今读》:“孔子批评管仲不懂‘礼’,却称许管仲‘仁’(见14.16、17),肯定大于否定。不仅可见‘仁’高于‘礼’,而且造福于民的功业大德高于某些行为细节和个人小德。这与宋明理学以来品评人物偏重个人私德的标准尺度很不一样。”

阅典笔记

也许管仲只是因为崇拜君王而效仿呢?

3.23

子语(yù) [1] 鲁大(tài)师 [2] 乐(yuè),曰:“乐(yuè)其可知也:始作,翕(xī) [3] 如也;从(zònɡ) [4] 之,纯如也,皦(jiǎo) [5] 如也,绎(yì) [6] 如也,以成。”

注释

[1]语:告诉。[2]大师:乐官之长。大,通“太”。[3]翕:合、聚、协调。[4]从:通“纵”,放纵、展开。[5]皦:明晰。[6]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告诉鲁国太师关于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原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节奏分明,连绵不绝,如此直至曲终。”

阅典笔记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独具韵味的文化,这直接体现在我们的诗词歌赋上。而诗歌的发展,离不开音乐的发展。今天我们读到的诗歌,在当时都有古乐相配。

3.24

仪封人 [1] 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 [2] 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 [3] 。”

注释

[1]仪封人:仪,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镇守边疆的官。[2]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3]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大家来听。

译文

仪地的边疆守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见孔子后出来说:“你们几位何必为丢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起用孔子来教化天下。”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是对孔子从事人文文化教育的赞叹,所以也放在讲文化精神的《八佾》篇中。画龙点睛,别有用意。”

阅典笔记

想要用一人之力来改变一个世道,是不可能的。

3.25

子谓《韶》 [1] :“尽美 [2] 矣,又尽善 [3] 也。”谓《武》 [4] :“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相传古代歌颂虞舜的乐舞。[2]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非常美妙。[3]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完善。[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乐舞。

译文

孔子评价《韶》乐,说:“音律与舞蹈太美了,内容也非常好。”评价《武》乐,说:“音律与舞蹈太美了,但内容却差一些。”

今论

李零《丧家狗》:“孔子说,《韶》才是尽善尽美,《武》虽好听,并不完美。尽善尽美,现在是成语。孔子为什么这样讲,前人说,那是因为舜是凭禅让取天下,武王是靠征伐取天下,暴力总是令人遗憾。”

李泽厚《论语今读》:“后世许多‘助人伦,美教化’的文艺作品,包括理学家们的诗文,宣扬道德,暗寓天人,却大都是失败之作。善则善矣,未必美也。”

阅典笔记

当诗文音乐已经“尽美”时,孔子有了更高的要求——“尽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实现教化。不过,并不是每一个教化者都具有孔子的艺术造诣,“善则善矣,未必美也”。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吊丧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古注

朱熹注:“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

今论

南怀瑾《论语别裁》:“孔子提出来这三点,有感于当时春秋时候的社会风气那么坏,孔子讲这些话,都是开药方。当时有这种坏风气,他就开出医治的方法。所以他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么可看了,这是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实际上我们看历史,每到衰乱的时候,都有这种情形,岂止春秋战国而已呢!”

阅典笔记

孔子说做官,其实往往是一些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连人都做不好,那么就不要做官了。然而,做人尚且不易,更何况做官呢? 9fjHlLd55I1vjRcNSJvRYvHmMJoXHBkjXdT7OBF584xpoUpm9tj9LC/CAM0PeT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