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淮剧的发展

淮剧的形成具有它成长成熟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界定在1949年11月。此后,则进入了淮剧的发展期。发展总是向上的,针对这一特质性要求,把淮剧的发展期界定为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结束。

然而,即便发展期整体是向上的,但并不意味它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文艺形式的一种,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熟了的淮剧在其发展上也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它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性。依据这个轨迹,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小的历史阶段。

一、政治引领下的繁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政治制度上,在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其他方面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相匹配、相适应,这表现为强烈的政治引领与规训。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引领与规训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政策是在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确立的,即是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淮剧作为地方戏曲,是一种文艺形式,它也必须恪守这一准则。要想完成“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一目标,仅靠淮剧艺人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党的领导。

首先,对淮剧界进行了明确的政治思想引领。各级政府组织了淮剧编导、演员参加各种“研究班”“讲习班”和“进修班”进行集训,使许多淮剧艺人明显提高了政治意识。通过对《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学习,使他们明确了文艺工作的方向和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同时,让他们在演出上自觉去掉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种陋习,尤其是生活上、演出上的不良作风。

其次,对淮剧团体组织进行建制化改造。1953年起,根据政务院颁发的《关于戏曲工作的指示》,又称为《“五五”指示》,江苏、上海各淮剧团就地登记,分全民和集体两种体制,隶属于所在地区文化主管部门领导。政府派干部下团领导“三改”,即改戏、改人、改制,建立起团部、党支部等各部门业务组织,并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从此戏曲班社走上了正规道路。

盐城专区所辖的各个县,几乎都迅速成立了“民办公助”的淮剧团体,出现了喜人的迅猛发展的势头。当时的盐城专区先后建立有“滨海县淮剧团”“阜宁县淮剧团”“建湖县淮剧团”“射阳县淮剧团”“盐城县淮剧团”“东台县淮剧团”和“盐城专区实验淮剧团”。在这些团体中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淮剧表演艺术人才。

最后,专业学校的建立,使淮剧教育传承进入正规化。正规的淮剧教育开始于1956年,这年上海戏曲学校、江苏戏剧训练班(后改建为江苏省戏曲学校)同时开设淮剧班。此后多数专区、市县都成立了戏校。1958年成立的盐城专区艺术学校(后改名为盐城市戏剧学校)则以培养淮剧艺术人才为主,且面向全省为淮安、射阳、盐城等市县代培学员。一部分中青年编导、音乐、舞美工作者被派送北京和上海进修,省、市多次组织青年演员集训,先后培养出大批艺术骨干和众多优秀接班人。淮剧编演阵容不断更新壮大,演出质量迅速提高。

(二)新中国初期淮剧盛况

新中国初期党的领导带来了淮剧的空前繁荣,表现在两个方面:

1.剧目曲调的整理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在淮剧剧目的整理上可以算是成果卓著。

江苏、上海先后成立了淮剧工作委员会,有关市县多设有剧目工作室。盐城地区成立了“淮剧艺术研究考定委员会”,对淮剧传统艺术作全面的挖掘、研究与考定。截止1962年,共挖掘传统剧目一千多种,曲调一百三十八首,淮剧两大韵部二十个韵目编印成册,表演和舞台美术作了速写和图表,出版了《淮剧曲调介绍》《淮剧曲调介绍(续集)》《淮剧锣鼓研究》等多部淮剧专著。

除了对传统剧目曲调进行整理以外,这个时期还创作、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如《女审》《大庙会》《民运队》《一家人》等,这些戏大多在省市戏曲观摩演出中获奖,其中《女审》还被改拍成了电影。

2.淮剧演出空前繁荣

与当前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不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普通大众能且唯一能够接受的文艺形态就是戏剧。因此,戏剧不仅是民众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政治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盐淮地区淮剧演出有巨大的社会需求。为完成它的政治使命和丰富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在党的领导下,淮剧编演人员先后改编、创新了多部新戏,积极配合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斗争宣传,深入街头、厂矿、农村和部队演出。还有许多社团踊跃参加捐献飞机大炮和救济灾区义演活动。在这阶段创作的《王贵和李香香》《志愿军的未婚妻》《长城恨》等广受欢迎。1952 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出席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二、“十年浩劫”中的伤痛与延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引领带来了淮剧的空前繁盛,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对淮剧发展不利的因素。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有一些成就卓越的淮剧工作者被划为右派,造成了不幸后果。此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都或多或少地对淮剧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到了“文革”时期。

(一)“十年浩劫”中的淮剧之伤

1966—1976年间,淮剧饱受摧残。许多剧团纷纷被砍,人员下放,工资大减,使得很多艺人失去了生活的基本保障,为了生存,许多淮剧艺人变卖服饰度日,更有的贫病无治而逝;几乎绝大部分剧团的领导、主要演员和各种艺术骨干先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失去了最基本的创作和演出权利;既有的淮剧剧本、艺术资料、盔头衣箱等大量演绎用品,要么遭到销毁,要么被艺人自身所遗弃。

淮剧遭遇的摧残固然与当时局势混乱密不可分,然而,其自身的因素也在这里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传统淮剧在剧目上绝大多数都是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其中的生活形态和思想理念都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这让它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理想显得格格不入,最终使得它在那特殊的年代遭遇了巨大打击,奄奄一息。

(二)“十年浩劫”中的一线生机

为了拯救奄奄一息的淮剧,一些艺人根据当时特定的政治因素,充分发挥了现代淮剧的革命性,改编和创作了一批革命现代性的作品。

江苏省淮剧团、上海市淮剧团中的革命组织在“抓革命,促生产”中,除了移植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海港》等,还创作了《人老心红》《拣煤渣》《耕耘曲》《借驴》等现代戏,坚持在剧场和农村中演出。革命战争年代淮剧形成的创演现代戏的传统,给淮剧艺术带来一息生机。

然而,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淮剧必然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无论是在演出的艺术水平上,还是在其思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淮剧的重兴

“文革”结束以后,淮剧开始走上了恢复重兴之路。

(一)淮剧重兴的动力

淮剧之所以能够走上重兴之路,就在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国家和民众的经济能力,还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程度都与五六十年代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同五六十年代一样,戏剧仍然是广大群众与文艺勾连的最主要载体而不断地被需要,这种需要就是淮剧重兴最大的动力。

(二)淮剧重兴的保障

淮剧要想重兴,仅仅有动力那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加以保障。

首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淮剧领域拨乱反正的工作,为淮剧的重兴提供政治保障。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绝大多数被打倒的编演人员都纷纷摘掉了帽子,恢复了身份,饱受摧残的艺术家们得以重新回归淮剧的队伍,从而为淮剧的重兴提供了人员的保障。

其次是演出团体的重新组建,为淮剧重兴提供机构保障。“文革”结束以后,那些被砍掉的剧团纷纷得以恢复重建,当时重建的剧团中,上海有一个,江苏有十三个。剧团的重建不仅让艺人得以再次被认可,还为淮剧的演出提供了各种必要的条件。

最后是淮剧教育培训体系的恢复,为淮剧重兴提供了人才储备。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各地曾先后兴办了一批淮剧专业为主的艺术学校、培训班之类的教育机构,培养新型的戏曲人才,其中有的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有的是政府文化部门筹办、专业剧团经办,也有的是演职员自筹资金自办,它们为淮剧的传承发展培育过许多表演和音乐人才,为淮剧艺术的继承、革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革”开始后这些教育体系和秩序被迫中断。“文革”结束后,到了八十年代各级戏曲学校中的淮剧课程陆续重新开课,为淮剧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淮剧重兴的表现

社会的需求与特定的制度保障促进了新时期淮剧艺术的极大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首先,在创作与演出上,新时期淮剧创演了一大批优秀的经典的淮剧作品。

新时期的淮剧继承并发扬了淮剧创演现代戏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现代剧。代表性作品有《母与子》《爱情的审判》《海港的早晨》《海角情话》《血沃中原》《家里家外》《双送鞋》《金色的教鞭》《公公做媒》《鸡毛蒜皮》《难咽的苦果》《特殊的爱情》等。

图1-5 上海淮剧团演出的《海港的早晨》(主演:筱文艳、何叫天)

其中绝大多数在中央、省、市会演中获奖,如《双送鞋》《金色的教鞭》被文化部确定为向全国推荐的剧目,《金色的教鞭》还被拍摄成了电影,而《鸡毛蒜皮》《难咽的苦果》被制作成了电视。

图1-6 现代淮剧《难咽的苦果》剧照

同时,传统剧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创演了《哑女告状》《强盗嫁女》《白痴皇帝》《施耐庵传奇》《斩韩信》《甘罗拜相》《宝砚记》等优秀剧目。

图1-7 射阳县淮剧团演出《宝砚记》剧照

其次,在淮剧的社会反响上,新时期淮剧的发展也使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83年,江苏淮剧青年演员广播演唱大奖赛成功举办,大赛上涌现出一大批年轻优秀的淮剧后继人才。1986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首届淮剧节在盐城举行。上海和江苏多地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和盐城、淮阴、扬州三市所属各剧种剧团共十六个文艺团体一千多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大会。期间诸多政府领导和文化战线上的领导同志与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盛会充分展示了淮剧界的团结进取的精神,也充分展示了淮剧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最后,在戏剧理论的建构上,新时期淮剧非常重视理论的探索和尝试。

1983年10月26日,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在盐城成立。该会先后考订、编辑了《淮剧传统剧目初探》《淮剧传统剧目资料汇编》《淮剧年鉴》等著作。

1985年,盐城市戏曲志编辑室成立,该编辑室承担了《淮剧剧种志》《盐城市戏曲资料汇编》《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有关淮剧条目的编纂任务。

另外,在专著论文方面收获颇丰,出版了《筱文艳舞台生活》《淮剧音乐概论》《淮剧音乐》《淮剧音乐及其唱腔流派》《淮剧选曲》《淮剧唱词选辑》等诸多论著,增强了淮剧的理论基础。 cXuLrxMTkwNDigqltS0elrdcCyyhF0Pgr3fWh9qEh8OcuZKr9ALrjz/tN1CMYCT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