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淮剧的特征

淮剧是一种起源于盐淮地区,以江淮方言为基础,流传于江苏、安徽以及上海部分地区的地方性戏曲。

淮剧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一个缓慢悠长的发展史。在它的各个发展阶段,曾有过诸多阶段性名称,如:香火戏、门叹词、三可子、江北小戏、江淮戏,等等。直到1949年11月,随着上海江淮戏公会更名为上海淮剧改进协会,原本的淮戏、江北戏、江淮戏等才被统一称为淮剧,淮剧也得以正式定名。

一、淮剧的地域形态

淮剧这一名称的确定与它发生、发展的地理位置有紧密的关联。

中国社会拥有着古老的农耕文明,河流在其发展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很多地名以及行政区域的划分都和江河湖海有关。

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这一片地区因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故被称为江淮地区。江淮地区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地域,在其内部,又被若干纵向河道分为许多不同的地区。其中,京杭大运河苏中段从扬州邗江瓜洲古渡到淮安清江浦清江大闸,此段运河被称为“里运河”,简称为“里河”。在里河东部沿海地区有一条将明清时期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等十大盐场串联起来的“串场河”。串场河后被称为“下河”。由于里河和下河的存在,这一地域被称之为里下河地区(平原),包括今淮安市的大部,盐城市的全部,扬州市江都以北部,泰州市的北半部,南通市的西北部。这一片地区尤以盐城、淮安的地域范围最广,故此地又被习惯地称之为盐淮地区。

盐淮地区地处淮河下游,加之明清两朝时期又都统属于淮安府,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源起于这一地域的地方性戏曲最终被国家定名为淮剧。

二、淮剧的语言形态

淮剧作为一种地方性戏曲,必然带有极为强烈的地方性色彩。这主要表现在语言形态和早期的戏曲内容上。早期淮剧可以概括以江淮方言演绎江淮地区劳苦大众的社会生活。

从语言形态来看,淮剧起源于江淮地区,在语言形式上也自然采用江淮方言。然而,江淮地区极为宽广,在其内部存在着众多的微方言区,各个地方语言相差甚远。在其内部从整体来看,可以用“南冒”“北侉”来形容。某一个地区之人往往称自己所在地区南边的人为“冒子”,称北边的人为“侉子”。

建湖位于淮剧艺术发源地的中部。早期淮剧历史上的僮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建湖方言与其周围地区相比,发音纯正、语调工整、四声分明、五音俱全,在历史上有着“中州韵”之称,故而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

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对淮剧的语言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正式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方言为基础音,同时适当吸纳周边淮安、盐城等地个别语音加以补充和丰富。

三、淮剧的文化形态

从创作内容来看,早期淮剧演绎的是盐淮地区的苦难民生。

盐城东临黄海,由于海水的盐分极高,导致早期盐城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严重,甚至有些地区寸草不生。广大的盐阜生民无法以传统的农业维系生计,只能以焚海煮盐为生,盐城也就成了一座以盐命名的城市。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盐城一直都是食盐的重要产地,最高时,全国百分之九十的食盐皆产于盐城。食盐生产与买卖虽然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然而,这其中利润大多为官府和盐商所得,分到广大盐民手中的少之又少,盐民的生活其实极为艰难。加之在中国历史上,近几百年的黄河夺淮,盐淮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灾害连连,这使得盐淮地区的生民愈发艰苦。

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地域的生产生活形态决定的,盐阜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也就形成了富有盐城特色的地方文化形态——苦盐文化。无论是在故事层面,还是在演艺层面,淮剧都是苦盐文化的最好呈现。

淮剧虽然源起于盐淮地区,但它并非仅仅局限于盐淮地区。在淮剧发展史上曾经历了“徽夹可”和“京夹淮”两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不仅对淮剧自身的完善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淮剧带出了更广阔的空间,进入安徽、上海的部分地区后,取得了极为不俗的成就。 9uZDilhASjSpf7ttk06hh2P8p22S3wC+Gc5NDzsK9d+guUtOJuoq/q4WOltyT5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