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旅游流是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移动互联新时代和高速交通体系完善的背景下,研究复杂多变又全域扩散的大众游客出行,对于系统认知游客流动模式及在空间中的交互机制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本书的主体内容针对江苏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利用月度客流数据等多种来源的丰富数据,尝试建构适宜的方法论与方法框架应对日益复杂的“流动空间”问题。在定量分析省域入游客流总量的景区位序规模特征、季节特征与空间格局,以及省域内多目的地客流的移动模式、关联规则与扩散的时空分异的基础上,通过多目的地旅游扩散流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区域分异与关联性特征,对区域旅游流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动力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进行网络交互的综合考察。继而采用GWR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研究旅游景区客流与在网络中位置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通过对定量研究结果归纳总结,揭示了旅游客流扩散与空间交互的动态规律,探索了旅游流复杂网络形成和演化的规律与机理,旨在为区域目的地均衡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江苏省域旅游景区的客流位序—规模特征方面,省外客源的旅游流分布较省内客源差异大,更符合首位型分布特征。景区客流规模在苏北、苏南呈现逐渐强化的不规则帕累托分布,苏北表现出更强的长尾效应,苏中较为均衡,城市旅游客流的经济均衡比差异较大。结合季节性差异、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季节性比率,对省域景区旅游客流规模的季节差异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的季节性与长假效应会导致部分区域或核心景区游客量集中。全省客流整体的季节性不明显,具体景区间分化差异明显。省外旅游流全年整体在西北—东南方向随季节迁移,部分目的地旅游旺季和黄金周出游高峰等对旅游重心有明显影响。

(2)不同客源或出游模式的游客在出游偏好地域及距离尺度上存在空间性差异,单目的地游客的分布与省内游客分布相似;多目的地省外游客的空间分布与全年省外客流情况类似,且范围更加集中。根据增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旅游流空间交互的敏感距离尺度为75 km与125 km。根据大样本抽样的多目的地游客移动模式统计,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人次会逐渐减少,但在80 km和200 km区段存在局部高值,对应多目的地线路长度的区段阈值。游线类型上,出游高峰带来线路的多样性增加,受出游距离约束更少。

(3)省域旅游流网络呈现复杂网络结构,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特性。江南地区为主要的旅游扩散区域,网络密度较大,景区间交互较密切。旅游流网络会随出游量和偏好变化而产生结构变化。基于社团划分的目的地区域与空间区域间存在跃迁扩散现象。城市内景区网络结构呈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规律,由初级的链式与单中心式等非网络形式,随景区数和客流量增加而呈现初步网络、聚核网络、多核网络等网络结构。

(4)目的地旅游流交互受景区客流量、属性特征、空间距离和网络结构的共同作用。客流量与旅游流网络的各结构指标间有显著的相关性。5A级景区占据网络的中心位置,更容易获得客流和来自网络中结构关系的支持。景区间距离对是否形成扩散关系有衰减作用。微观网络结构模体F8R和FKX对旅游流网络影响最显著,部分景区有明显的结构洞优势。旅游流网络中并不倾向于互惠性关联;出2星的微观模体结构则可以提高空间关联的形成概率。客流规模较高的景区间内部关联概念较高;同城间景区关联是非同城的1.66倍。

(5)省域景区时空格局、多目的地移动行为模式和景区不同属性特征共同影响旅游流空间交互,城市网络与旅游流网络通过交互嵌入,形成省域内的次级目的地区域。景区等级越高,对景区旅游流网络核心值和客流量有正向影响,且对网络重要性指标的影响更大。门票价格会降低在旅游流网络中的核心度和总体接待的游客量,但在多目的地客流量方面存在微弱正向影响。满意度对景区旅游流网络核心值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客流量影响不显著。网络评价量代表的景区吸引力指标对客流量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多目的地游线客流的影响更大,而对景区在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影响不显著。旅游流随景区距离市中心越远而降低;景区周边区域内旅游服务设施的水平对各旅游流变量均为正向影响,对游线客流有更强影响。提高景区等级,对年客流量和线路客流量的影响从江苏南部到北部依次降低。 CniC6uQDf6XV8mMVr+7Iv9MUBdkjGmu3sVhtxMtkIN50WSiUkB1o13N+5uAbhP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