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经受了历史的严峻考验,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居住问题成为我国当时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战后快速重建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之一,苏联的帮助成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历史基础,诸多学者一时间深入研究装配式建造技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口数量增加,很多厂家、建筑人士大量生产、研究装配式建筑,促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达到顶峰,这个时期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辉煌时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建筑的应用普及率最高。

微课

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及展望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7〕72号),提出了5~10年内通过建立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完善住宅的建筑和部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等达到解决过程质量通病、初步实现住宅建筑体系以及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自此我国开始以住宅产业化为突破口,推进建筑工业发展。在各级政府与企业的积极组织与实施下,在借鉴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尤其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13年初,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文件),将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底,在中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大会上,住建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明确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在《发展纲要》中强调未来5年~1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城市、产业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建筑发展布局合理、规模逐步提高,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鼓励农村、景区建筑发展木结构和轻钢结构。

(1)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3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40%以上。

(2)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30%以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50%以上。

(3)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施工机械装备率提高1倍。到2025年,建筑品质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企业和产业体系。

(4)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

(5)全面普及成品住宅,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50%以上,保障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70%以上。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房地产发展的高潮,这种发展以资金和土地的大量投入为基础,建筑技术仍然停留在原有水平,而此时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和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甚至倒退阶段。直至1995年以后,为了2000年实现小康的需要,我国开始注重住宅的功能和质量,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提出建筑工业化的口号。尤其是住宅建筑工业化仍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发展住宅产业化和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思路,从而使住宅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国家大力支持,但是国内装配式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跟不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需求,因此,住建部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两本国家标准,各地也在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北京、浙江提出到2020年,提前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30%的目标;河北明确提出把钢结构建筑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主攻方向;吉林提出了创造条件,试点发展木结构建筑产业化的工作思路;山东省实施“四个强制”政策,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除了上述提到的城市,上海也是较早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城市之一。早在2015年1月,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财政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里面提到,各区县政府和相关管委会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线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

此外,各地方也颁布了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DBJ 41/T 251—20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DBJ 43/T 103—2020)等地方标准。装配式建筑发展至今,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在国内新建建筑中的占比,建筑产业化基地建设、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建造的优惠政策、装配式新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如春笋般在我国快速实施,“绿色建筑”“文明施工”“智慧工地”“BIM技术”等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内先后引进了日本、澳洲、新加坡、德国、法国、芬兰等先进混凝土预制装配结构技术;目前深圳万科、长沙远大、长春亚泰、江苏中南、黑龙江宇辉、南京大地、龙信集团、华新集团等企业的预制装配技术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分别参与了江苏、上海、深圳、北京、辽宁、湖南、黑龙江、安徽等地的保障房建设及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国内预制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如图1-10、图1-11所示。

图1-10 国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形式

图1-11 国内较为成熟的预制装配结构竖向连接技术

1.套筒灌浆连接技术——万科、台湾润泰

原理概述:通过铸造的中空型套筒,钢筋从两端开口穿入套筒内部,不需要搭接或融接,钢筋与套筒间填充高强度微膨胀结构性砂浆。

连接机理:主要借助砂浆受到套筒的围束作用,加上本身具有微膨胀特性,增强与钢筋、套筒内侧间的正向作用力,钢筋由该正向力与粗糙表面产生摩擦力,来传递钢筋应力。

深圳龙华0008地块保障房项目应用在竖向预制构件连接成为国内典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应用代表(图1-12~图1-15)。

图1-12 套筒连接器

图1-13 预制柱注浆采用套筒连接器连接

图1-14 吊装工艺

图1-15 典型项目

2.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南京大地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世构体系)(图1-16、图1-17)是从法国引进的一种装配框架结构体系,其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板。

图1-16 世构体系

图1-1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板施工

3.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技术——黑龙江宇辉

黑龙江宇辉预制装配技术在沈阳、黑龙江等地保障房得到运用。剪力墙竖向采用“约束浆锚搭接连接”(图1-18),水平向采用“环状水平钢筋搭接连接”及叠合梁;外墙采用外保温,保温板厚5 cm。

图1-18 约束浆锚搭接连接

4.预制外挂板体系(PCF)——万科

万科和上海建工二建、北京榆树庄构件厂等联合开发PCF(precast concrete form)技术,即预制混凝土模板技术(图1-19),该技术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模以及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等。结构其他部分,如内部剪力墙、部分内隔墙、电梯井等仍然采用支模现浇。

图1-19 预制墙板构件运输及现场安装

5.装配式复合外挂板围护结构——长沙远大

长沙远大预制装配技术在沈阳、长沙等地保障房得到运用,其外墙板采用夹心式围护结构(三明治)(图1-20),内部剪力墙、柱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6.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合肥西韦德

合肥西伟德公司引进德国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该体系构件采用格构钢筋叠合墙板和叠合楼板(图1-21)。叠合墙板可应用于地上剪力墙结构和地下车库工程。

7.浆锚搭接连接技术(预埋波纹管)——江苏中南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竖向构件剪力墙、柱、电梯井采用预制,水平构件梁、板采用叠合形式;竖向构件连接节点采用浆锚连接,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连接节点及水平构件间连接节点采用预留钢筋叠合现浇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体系(图1-22~图1-24)。

图1-20 外墙夹心式围护结构(三明治板)

图1-21 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图1-22 浆锚搭接连接技术(预埋波纹管)

图1-23 浆锚搭接连接现场吊装

图1-24 剪力墙连接形式 mhAcQzCd2gNzUV67rKvSFUkVCQUSBSug1xmhMkqon7ZSynGVLXeETPDEPnVVTQ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