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文教育

李向东

2012年到2021年是中国天文教育发展最迅速的十年。截至2021年底,中国大陆共有22所大学开展天文学教育和研究,其中12所设立了天文学本科专业。表1总结了2012年以来新增的天文专业或天文系的情况。

表1:2012年以来中国大陆高校天文专业建设情况

此外,不少大学设立了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硕士点或博士点,如广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威海)、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等。

随着我国天文教育力量不断壮大,教育部于2013年成立了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于大部分委员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叠,近十年的天文教育工作是由两个委员会联合开展的。

一、制定《天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该专业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设置专业的参考;二是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三是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

《天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由南京大学于2013年牵头研制,历时4年多,期间组织了多次研讨和修改。2018年包含该标准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制定《天文学类专业认证标准》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南京大学于2018年牵头完成制定了《天文学类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即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天文学类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

三、申报和建设天文学类一流本科专业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四、申报和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2018年该计划实施2.0版,新增天文学等专业。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五、建设优质课程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南京大学五门专业课程入选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一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此外,多所高校在国内外慕课平台上开设天文学通识课和专业课,推动了全国高校天文教育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举办多场教育教学会议

举办或参与举办了多场教育教学研讨会议,开展全国天文公选课调研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情况调研,有力促进了高校之间的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4Fk5vqYUd3AOfikeKfWduO+2T4WZcc0rIwfWeb869NURuV3WfIvd623RRHXj5m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