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三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学习情境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自身因素中的成熟程度、健康水平、遗传素质、心理特点、内部需要等会影响社会性发展水平;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也是在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家庭状况、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也会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2.掌握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因素的内涵。

3.提高对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因素的重视。

任务书

1.个人学习:请结合身边的学前教育现象,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2.小组学习:合作完成案例分析。

大一班的小朋友爱玩“报数接龙”游戏,游戏规则是选任意一个小朋友当“龙头”,从“1”开始,每人依次起立,按数的序列向后报数,漏报、错报的小朋友要说:“对不起,我错了。”第一轮,小朋友都很认真,没有人出错。第二轮开始不久,田田报错了,他摸摸头站起来,对伙伴们说:“对不起,我错了。”一会,点点也错了,也立即说:“对不起,我错了。”第三轮时,思思报错了,而她却放声大哭起来,我轻声地安慰她:“报错了没关系,我们勇敢地承认,小朋友会帮助我们改正的。”听了这话,她哭得更伤心了,我又鼓励她:“有错就改,老师和小朋友不会笑话你的。你看,刚才田田和点点错了,都勇敢地承认、快乐地改正了,现在他们还是玩得很开心呀!”听完这话,思思的哭声小了一些,但还是不肯说。游戏玩不下去了,小朋友们都很着急,“老师,老师,我来替思思说吧,要不然大家就玩不成了!”我想了想,对小朋友们说:“这样吧,请小朋友来给思思做个示范好吗?”每位小朋友做完示范,我都带领小朋友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当三个小朋友示范结束后,思思终于站起来小声说了一句:“对不起,我错了。”掌声之后,游戏继续。

请同学们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教师的做法?

工作实施

1.3.1 儿童自身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引导问题1:社会性发展与儿童的遗传素质有什么关系?

引导问题2:社会性发展与儿童的成熟水平有什么关系?

1.3.2 家庭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引导问题1:家庭的结构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关系?

引导问题2: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关系?

小提示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把教养方式分为四类: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每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都不一样,良好的教养方式下,正确的行为得到认可,不良的行为得到矫正,儿童能够健康和谐地成长,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会给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1.3.3 幼儿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引导问题:幼儿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关系?

小提示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者:“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1.3.4 社会环境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引导问题:社会环境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关系?

小提示

2016年2月15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个被电锯锯伤的小女孩,小女孩的鼻翼和右脸都有很深的伤口,经过了解知道,当时,女孩的妈妈在屋里做饭,小女孩和10岁的姐姐在院子里玩耍,姐姐从家里翻出了一把电锯,便学着《熊出没》中光头强的做法,向妹妹脸上锯了过去。由于是电锯,伤口不仅不整齐,还有缺损,虽然经过清创缝合,但伤口仍坑坑洼洼的,即使将来愈合了,也会留下很深的伤疤。

小组决策(小组讨论并形成决策)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因而,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一、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是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儿童自身内部的各种因素也制约其社会性发展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因素
1.成熟程度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首先要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比如,3岁左右的儿童产生了比较强烈的人际交流愿望,言语的发展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为儿童人际交往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2.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打上了一定的烙印。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多于女孩,其原因是男孩的内分泌与女孩不同,而且身体也比女孩更强壮,更习惯于依赖肢体行为解决问题。

3.健康水平

调查发现,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的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自尊、自信的态度,而发育不良、经常患病的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往往更容易胆怯,同时某些神经系统的病变,也是导致儿童交往障碍、语言迟滞、情绪失控等问题的原因。

(二)心理因素

儿童的心理因素也在影响着其社会性的发展。

1.心理特点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既有心理过程,也有个性心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制约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进程。如与抑郁质儿童相比,多血质儿童情绪、情感比较稳定和外露,更易出现乐群性,更容易适应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社会性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相对较好。

2.内部需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需要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如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喜欢社会交往的学前儿童,即使在交往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能想办法克服困难,交往能力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而不喜欢交往的儿童则比较容易放弃,交往能力发展就比较缓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任务就是根据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状态,提出恰当的发展要求,激发儿童产生新的发展需要,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社会因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影响其社会性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儿童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出生后主要是通过家庭获得一定的影响。家庭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联合国颁发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家庭对于培养和保护从婴儿到青春期的儿童负有主要责任。家庭对儿童所产生的作用,是其他环境所无法替代的。”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包括:

1.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营造出的生活情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儿童自然而然习得了充满爱心、善待他人的行为方式;而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敌对等不良情绪,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困惑、多疑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

2.家庭结构

家庭的自然结构是指家庭成员在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单位,包括: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由夫妻、夫妻的父母或者直系长辈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主干家庭;由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加上其他旁系亲属组成的联合家庭;及由父母单独一方组成的单亲家庭。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还比较稚嫩,需要享有父爱和母爱,这既是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儿童应该拥有的社会性权利,家庭成员的缺失往往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英国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单亲家庭。美国一项调查也表明,在犯罪的少年中有1/2~2/3来自单亲家庭。我国学者通过对28个省、市、自治区小学一至五年级的729名离异家庭的儿童和825名完整家庭的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自卑、孤僻、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

3.家庭家养方式

家庭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的,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教育方式的作用往往比较突出。如果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粗暴、专制,孩子在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消极、反抗、顺从等行为;而溺爱、娇惯的孩子就会表现出任性、幼稚的行为特点。家庭家养方式不仅影响他们与父母的交往水平,也对其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及社会适应等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幼儿园教育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儿童系统传授社会规范、行为要求的活动。幼儿园教育在促使儿童掌握社会认知,理解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同时,也为儿童提供更多实践交往的机会。同时幼儿园还具有独特的环境创设、园本课程等文化氛围,是儿童重要的社会性发展载体,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三)社会活动
1.大众传播媒介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性发展手段,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电视剧、动画片、卡通书、电子游戏等向学前儿童传递人类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如善良正直、勤劳勇敢、公平正义、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等,有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如《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葫芦娃》《秦时明月》《花木兰》等动画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它们传播着社会的正能量,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大众传媒也是双刃剑,也有一些传播内容使学前儿童受到了暴力、色情、性别歧视等不良影响,成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负面教材。因此,随着大众传媒作用的加强,指导儿童正确认识和接纳大众传媒的内容,趋利避害是非常重要的。

2.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模仿是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喜欢对同伴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所以,良好的同伴群体,会为儿童提供情绪的支持和安慰,在共同活动和相互协作中,有助于学前儿童提高对游戏规则、学习方法等内容的社会认知,学会遵守规则、尊敬他人、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社会行为,获得安全感、归属感、社会责任感等积极的社会情感,从小学习做好社会的成员。

聚集国考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养育和发展负有首要责任的是( )。(2022年上半年真题)

A.学校和教师

B.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C.社会或企业

D.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

单元测试

一、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

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3.简述社会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二、论述题

1.论述社会教育与儿童全面发展的关系。

2.论述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因素。

三、材料分析题

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喜欢玩,大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丽面前,请小丽把秋千让给他玩,小丽没理会,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对老师说:“小丽不让我荡秋千。”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回应。

教师A牵着诺诺的手,走到小丽面前说:“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现在想看小丽是不是得懂得谦让的孩子。小丽,你已经玩儿了一会儿了,现在能不能让诺诺玩一会儿呢?”小丽听到后,把秋千让给了诺诺。

教师B:“你对小丽怎么说的呢?”诺诺:“我说我想玩一会儿。”想到诺诺平时说话总是低声细气的,教师就说:“是不是你说话声音大小了,她没有听清楚呢,现在去试试,大声地对她说:我真的想荡秋千,我已经等了好久了!如果这样说还没给你,你就回来,我们再想想别的方法。”

问题:请分析上述两位老师回应方式的利弊,并说明理由。 go5AiF9yCrrESnf9ZwQA0E8EEr5OWLJylIwuo592XDwgNe1MNRv5nMdnDMoy4dbn

学习反思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