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学习情境

社会教育是指一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具有开放性、补偿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是现代社会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形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提高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及类型。

2.掌握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社会发展等概念的内涵。

3.形成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任务书

1.个人学习:请结合见习、实习的经历,思考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现状。

2.小组学习:合作完成案例分析。

今天的绘画内容是“我的好朋友”,孩子们在专心地画着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只有阳阳手拿着蜡笔,皱着小眉头,半天都没有起笔。我走了过去,抚摸着他的头问:“阳阳,你怎么不画呢?”他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我好奇地问:“阳阳每次都画得很好,今天怎么了?”他低着头,嘴里嘟哝着:“我不会画。”于是我接着问:“阳阳的好朋友是谁呀?”阳阳说:“我的好朋友是……是……唉,我也不知道谁是我的好朋友。”阳阳看看小朋友们,又看看画纸,等到绘画活动结束,他还是没有画出来。

请同学们思考:阳阳画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工作实施

1.1.1 了解社会教育的内涵

引导问题1:社会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引导问题2:你在社会生活中曾经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教育?

小提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既要体现学前教育自身的特点,又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源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1.1.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引导问题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引导问题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是什么?

小提示

《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讲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是对他人观察学习的结果。观察可以分为:

直接观察学习,即简单的模仿,如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儿子也为妈妈洗脚。

抽象性观察学习,是在观察基础上,经过思考形成自己的做法,如看到小朋友随地扔垃圾被批评后,自己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创造性的观察学习,是把观察到的不同方法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独特做法。

1.1.3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

引导问题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引导问题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具有渗透性?

小组决策(小组讨论并形成决策)

一、社会教育
(一)社会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社会教育。远古时期,我国就有“巢氏教民穴处巢居,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扑鱼狩猎,神农氏教民稼穑种植”的传说,这就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垄断教育的权利,统治阶级的子弟通过“学在官府”,学习维护奴隶主等级制度的主张。广大平民和奴隶子弟,则通过“口耳相传”“手把手教”等方式习得生产劳动方式与社会生活经验。

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者通过“礼、乐、射、御、书、数”教化人民,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极力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融合在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之中。清光绪年间,有人把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类,并提出“家庭教育势力小,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势力大”的说法。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简易学堂,兴办工人半日学堂、农民耕余学习班及阅览处等社会教育事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社会教育司,开始正式使用“社会教育”一词,可见,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古老的,而作为一门学科则是新生的。

社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一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及相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社会性教育。

(二)社会教育的作用

目前,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代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因而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也没有制度化教育体制的严格约束,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因而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第三,现代人的成长已不能局限于学校,而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发展。

第四,现代学校教育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社会要求青少年儿童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充分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广泛培养特殊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同时,信息传播手段、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为社会教育的广泛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所以,在现代社会,社会教育显现出更新的活力,其社会意义愈加重要,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教育的类型

常见的社会教育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由社会机构举办的社会教育

这种社会教育是由社会机构(即学校以外机构)举办的,包括青少年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公园、儿童影院、儿童阅览室、儿童图书馆等,这些专门组织的社会教育机构旨在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成人教育机构有各种文化补习学校、扫盲班、技术培训班以及各种讲座、报告会等。除了社会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外,一些社会媒体也担当社会教育的任务,如报刊、书籍、图书馆、广播、电视和电影等。

2.由学校举办的社会教育

有些社会教育活动是要发挥学校作用,由学校负责举办的,如函授、各种职业训练、报告、讲座等活动,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和物质条件,面向社会开放、直接为社会服务。在社区教育中,就包括了依靠学校向校外开放的社会教育活动。

(四)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教育同其他教育形式比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

社会教育可以不受教育内容、教育关系的限制,随时随地引导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有助于打破学校教育封闭的教育体系,把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2.多样性

社会教育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和教育需要,可以涉及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体育卫生以及生活常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3.补偿性

学校教育的内容要以教材或课本为载体,内容往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学习者需要新的学习,就需要通过社会教育进行更新和补充。

4.全面性

现代社会教育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融为一体,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提高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一)社会性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类在长期的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特性,包括人的生理结构和基本特性,如身高、体重、食欲、性欲、自我保护能力等。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儿童的早期行为就是自然属性的表现。

社会性是人作为社会成员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特性。首先,人类的生产劳动具有社会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单靠某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集体的活动,人类在集体生活中形成了相互合作、遵守制度、你来我往、乐于奉献等社会特性。其次,人类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的社会分工就越精细,人对他人的依赖就越强,如我们的吃、穿、住、行、就医、娱乐等,离开了社会中其他人的帮助就寸步难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以社会性发展就是指儿童作为生物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技能,适应并学习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社会领域的目标中“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要求,是人的社会属性中对人类整体发展有利的基本性质,即亲社会性,如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等;当然,在人的社会属性中也有一部分是对社会不利的性质,即反社会性,如自私自利、阴险奸诈、违法犯罪等。儿童出生后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其社会性行为就是在儿童与同伴或成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没有交往,就不会体现社会性行为,交往是社会性行为的具体体现。襁褓中的婴儿在母亲的抚慰中开始出现了对母亲的微笑,这就是儿童社会性行为的早期萌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的社会性经验不断增加,社会性行为的水平也逐渐提高。但是,遗传、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可见,无论是亲社会性行为,还是反社会性行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即对客观世界中的人或事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的认识。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其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做出判断的结果。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是指学前儿童对自己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社会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的生活规范及各种社会生活事件的认识与理解。

2.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人对社会现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是个体伴随社会心理发展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在社会中培养出来的与人交往并不断改善自身行为的需要。个体通过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认识,并修正不利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情感,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元素,逐渐完善自我的情绪、情感和态度。

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方面,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与同伴、父母、教师的互动密不可分。幼儿园教育就是一个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儿童社会情感的健康发展。

3.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社会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即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人们产生了某种需求,受需求的驱动,追求一定目标的行为。人的社会行为受社会规范、社会舆论、社会道德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表现在亲社会行为(分享、安慰、合作、帮助)、攻击性行为(目的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和性别角色行为等方面。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的影响下,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即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掌握与同伴、成人交往的策略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许多动物生来就有依靠遗传获得生存的能力,而刚出生的婴儿,几乎没有任何与生俱来的本领,离开了成人的照顾便难以存活,所以社会性发展是儿童生存的前提,是儿童存活的基础,同时,幼儿期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儿童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成长的基本过程

儿童要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相互交往,发生精神与感情上的各种联系,这就必须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生存的本领,掌握各种劳动技能,掌握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要求。儿童成长的基本过程就是其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狼孩”早期离开了人类社会,最终,虽费尽周折,也没形成人类的心理,人类发现的“豹孩”“猪孩”等诸多案例也都说明作为个体的儿童,不经过社会性发展的训练,就无法成为一个社会人。

3.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成长的方向

社会性发展是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必经之路,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成为一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现代化建设”还是“生产劳动”,都是与儿童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断向身边各种环境学习,实现其心理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
1.内隐性

《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往往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变化。特别是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往往在潜移默化中,便内化于学前儿童的头脑,而且不容易马上显露,具有较强的内隐性。

2.渗透性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成长的本质,即从周围环境中汲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继而形成自主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体系。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渗透性。社会学习通常是随机的、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是社会教育的载体,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契机。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专门组织的活动来实施,更要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一日生活中,结合入园、进餐、午睡等环节,培养儿童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等好习惯;在各领域的教育中,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礼让他人的好行为;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尊重他人、轮流、谦让的好品质;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儿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传统;在社区教育中,使儿童感受团结互助、邻里和睦的好作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社会教育的契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3.实践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发展必须在儿童自身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社会学习不符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知识和经验也不容易内化与吸收。

《纲要》也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在实施社会教育时,教师要多创设与成人、同伴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的真实情境和实践机会,通过学前儿童的亲身体验、感知和操作实践,把社会教育的实际要求真正内化于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

4.长期性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前儿童获得社会经验、学会与人交往、养成良好社会行为与品质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施加影响。因此,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注重教育的长期渗透与持久影响,不能急功近利,单凭几次教育活动就想获得教育效果,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价。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要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使儿童反复体验和练习,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xsYswz26azgoM3G80Te/gfQL92I+uC3i+jqLtqTD7+Inyd/40dxc0mXpH7IwB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