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美育与当代儿童的道德发展

美以真善为内质,蕴真涵善。审美的愉悦能给人真的启迪和善的教益,这也是美育辅翼智育和德育的重要功能。就引导、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来说,美育“寓教于乐”的特点更贴近儿童的天性,往往比强制性的道德教育更有效果。通过美育来推动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种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是一个缓慢但深入的变化过程。

一、当代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同情

道德感作为人的心理要素之一,驱动和支持人的行为规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尺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虽然儿童处于社会生命的初级阶段,社会活动也不丰富,但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儿童时期的道德教育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推崇“自然教育”。他认为,12岁以前是人的理性的睡眠期,在这一时期既不能进行知识教育,也不能进行道德教育。这一观点明显过于偏颇。仅以儿童的道德发展论,儿童的道德发展并不一定是完全自觉的,但其发展的事实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儒家思想对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感的培养是高度重视的。以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儿童往往不是以“主客二分”的理性方式看待万事万物,而是以“推己及物”的同情方式来把握周围世界。他们与小草小花对话,把小狗小猫当成小伙伴来对待,这种“同情”地把握事物的态度,使儿童的认知思维易于呈现出一定的道德色彩。不愿意践踏小草、采摘小花,生怕其感觉到疼痛,儿童的天真善良并不鲜见。一位幼儿园的小男孩做连线题来学习动物以什么为食物时,对于大熊猫与竹子、羊与青草的关系很自然地进行了划线连结,而对“狼与小羊”却坚决不肯把它们连在一起,因为他不愿意接受狼以小羊为食的残酷。

今天,在科学的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学者们早已超越卢梭的观点对儿童的道德发展给予了客观的考察探究。人们发现,儿童也许无法理解种族歧视和经济不平等这一类概念术语,但能够理解评判包含这些概念的情境。比如像清洁工比教师的工资少,小学低年级绝大部分儿童都会觉得不公平,认为他们的工资应该一样高。只有极少数儿童持不同意见,认为教师的工资应该少一些,因为他们主要在教室里工作,而清洁工要做清扫厕所等更为脏累的工作。在虚构的故事情境中,对于长鼻子的人能够得到工作机会,而圆鼻子的人则无法被聘用,儿童也表现出了可贵的道德义愤,认为这并不公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儿童能够对歧视和不公正有所认识和了解。

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追求公正两个方面。对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根据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开始的,并且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其达到自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互尊重和社会合作原则。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受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社会具体环境等影响。

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和提升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这除了直接的道德教育,也可以通过美育来推进。如同情是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与他人或外物共有存在状态的一种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他人或外物的情感的重要能力。在道德行为中,同情是一种对他人或外物的共鸣,及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助人为乐、伸张正义、爱护弱小等动机和行为。“道德良心的发展与个体的同情心有最密切的关系,‘对一切生物的无限同情是道德行为最结实的和最可靠的保证’。当个体的同情心高度发展,能够真切地感受他人的心理,或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时,他不仅能从‘我’的角度,也能从自己内心中的‘他’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的行为有过错,就会产生内疚感和罪恶感。” 同情心的活动,在审美活动中,即立普斯所说的“移情”。这种移情包括审美者把自己的审美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状态,和设身处地地体会物之内在精神状态,人好似化身为物的状态。无论哪一种状态,物我双方的情感处于融合统一状态,主客体合一、物我不分。“同情—移情”使美育活动可以有效培育儿童的情感能力,使儿童更好地体味自然、关爱动物、亲近他人、融入社会。

二、美育与德育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童是不完整的儿童。把美育等同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把艺术教育完全当作德育的媒介和手段的做法,都是对美育的误解。美育与德育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不能相互替代或从属。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德育中积极渗入美育的因子,可以促进德育发挥的成效,推动儿童教育的全面科学的发展。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道德教育始于美育,因为道德教育最初是在快感、痛感等“知觉”层次上进行的,儿童美育由此发展了儿童的最初德行本能,它使人在理智尚未成熟的幼年时期,就形成对美丑的正确好恶。而到了理智发达阶段,人就可以亲密地接纳理智,把善和美当作老朋友,自觉自愿地排斥丑恶。我国儒家文化的宗师孔子也主张美善相济,倡导通过“六艺”来进行道德教育,重视诗教和乐教。孔子亲自删诗三百,才有流传至今的不朽《诗经》。他品鉴音乐,指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在德育中导入美育,可使理性灌输变成生动形象,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陶冶。一个人了解了道德规范,并不一定就能身体力行。只有当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驱动力。正如梁启超所说:“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该做某件事该怎样做法,却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 情感才能使道德强制转化成自愿自由的行为。

美育作为德育的有力手段,是通过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来发挥作用的。每一位国人小时候几乎都听过“狼来了”的寓言故事。这个代代流传的寓言故事帮助一代代中国人从小就懂得了不能撒谎的道理。幼儿道德教育的另外一个经典故事是“孔融让梨”——弟弟那么小就知道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这个故事帮助儿童明白了谦让、分享的重要性。寓教于乐,在审美的愉悦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训,是儿童美育能够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原因。

再让我们来读读小诗人刘倩倩一首传誉世界的名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雪,

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知道她是谁吗?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凡是读过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儿童,再读湖北鄂州小诗人刘倩倩于1980年创作的这首《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还有谁会不被打动?1980年,“世界儿童诗歌大赛”以“儿童帮助儿童”为主题,给予了中国儿童参与世界儿童诗歌创作比赛的机会。刘倩倩这首作品被评为中国参赛的五首作品之魁,最终被评为全世界20首最佳诗作之一。品读这首诗,我们就会明白,多读、常读这类优美细腻的诗歌,能让儿童内心柔软,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自然地养成同情、关心弱者的善良品质!除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的语言艺术之外,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作品也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对道德情感的激发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另外,纯正的审美趣味,高度的审美敏感,从来都是道德良善的重要标志。人的道德状态是可以经由审美状态发展而成的。审美作为一种向上的心灵体验,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从而由美通至善。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儿童的道德信念的确立时,就认为:“在这里,他们的道德信念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形成的。” 确实,“一切美都产生崇高的感情,而这些情感又会激发人的美德。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置身于美的事物之中,不仅心中会充满愉悦,同时,也会油然产生一种责任感,促使自己的精神升华。”

总之,德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应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这些行为规范不能仅靠道德说教和惩罚规训来强迫儿童接受,通过审美的中介,使这些行为规范自然而然地成为儿童内心的道德律令,其效力将更为深入、持久、有效。或者直接发挥美育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儿童向善的心灵,这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具有长久的功效。而当经由美育的中介,儿童的道德情感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也必然是美的。 8JvT16k1jcwUV2oZLJMHIQOzwHmqnXeb45OuzQw+8wx8MGR7zVD7jhcxRm9Duo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