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自然美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引导儿童走进大自然,使其在四季更替的景色变化中,在蓝天白云、激流飞瀑等自然美景中,舒展身心、感受万物的生机活力,对于儿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何谓自然?自然是指未经人类改造天然生成的事物。从大的方面讲,无垠的宇宙,浩瀚的银河,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大海,均是自然之物。从小的方面看,一滴雨滴,一朵雪花,一片树叶,一只蚂蚁,都是自然之物。德国大思想家、作家歌德将自然比作母亲:“她四面将我们环绕”,“把我们纳入她自己的循环往复的舞蹈中”。 自然养育着我们,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都来自她。自然也滋养着我们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让我们生活得丰富而美丽。

中华文化很早就倡导“天人合一”的观念,珍视自然与人的生动关联。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提出:“根本不存在孤立抽象的实体性的‘自然美’,也没有‘人化自然’之美与‘自然全美’,只有生态系统中的人的生存之美,‘诗意栖居’的‘家园之美’。” 自然美育就是要充分地融入自然,打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身心地体验自然,去沐浴春风,拥抱阳光,去倾听海螺的呼吸,接受细雨的洗礼,追寻蝴蝶的踪迹。

具体来看,自然美育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

自然美育可以唤醒儿童的生命主体意识。自然是一面可以直观自身的镜子。儿童走向大自然,看四季更替、斗转星移,看各种动植物生机勃发,自然能受到感染,唤起自己的生命活力。俄国的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于教师的影响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 正是在提倡儿童应该向大自然努力学习中,欧洲才出现了“大自然幼儿园”或称“森林幼儿园”。这种幼儿园没有围墙,以三到五岁的儿童为对象,孩子们在这里度过3到5个月的森林生活。每天早上,家长把孩子护送到森林边缘,交给老师,然后十多个儿童一组,由两名老师带领着进入森林,自由地活动、嬉戏,饥餐渴饮。如果遇到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可以就近躲进少年森林之家。孩子们在森林里、草地上自由地玩耍,可能蓬头垢面、弄脏衣服。虽然疲惫不堪,但兴致盎然。这种幼儿园激发了孩子的天性和活力,也让孩子在玩耍中肯定了自己。现代儿童教育观认为,儿童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儿童发展是主体活动的结果。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是在活动中不断运用感官,不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能动地吸收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同化能力,而不断获得发展的。自然美育正是唤醒儿童生命主体意识的生动途径。

自然美育可以培育儿童的生活情趣。当代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诞生并成长起来,伴随他们成长的不是清清的溪水、调皮的小鱼,或者枝头跳跃的小鸟,而是日新月异的各种电子产品,甚至虚拟的电子生物。足不出户便可饱览天下,使得很多孩子把大部分休息、娱乐时间花在电视、电子游戏上。虚拟世界对他们的吸引力超过了大自然。经济发达国家正在出现“室内儿童”,这些孩子只喜欢在室内活动,对自然和生活的情趣非常冷漠。“室内儿童”的前代,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发达国家的“沙发土豆”,那些把大部分非工作时间用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吃薯条的年轻人。二十一世纪以来,网络越来越发达,“宅男宅女”开始盛行。倡导儿童、青少年走到室外,走进自然,乃是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自然中的一花一木,一虫一鸟,都来自天地的化育。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多么美好的世界!有什么能够替代这些鲜活的自然生命给人带来的勃勃生机和丰富情趣呢?!

自然美育可以推动儿童的道德发展。自然美的发现和欣赏,对人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国美学家康德非常明确地肯定了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的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说:“对自然的美怀有一种直接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具有评判自然美的鉴赏力)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善良灵魂的特征;而如果这种兴趣是习惯性的,当它乐意与对自然的静观相结合时,它就至少表明了一种有利于道德情感的内心情调。” 如中国古代哲人所倡导的“比德说”,就触及了自然美与道德美相统一的奥秘。

所谓“比德”,是指人们在面对自然事物时,主要从道德象征的角度来感知,即人们关注的是自然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生长特性等要素特征与人的道德品质的象征比附关系。山,高大稳重;水,流动不息。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们分别当作“仁”和“智”的象征物而去把握。从春秋时代开始,随着重视君子道德人格的陶冶的儒家思想的出现,“比德”自然审美观就成了我国古典自然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学说。“比德”与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产生的“畅神”自然审美观是不同的。所谓“畅神”,指的是人们在走向大自然后,关注的是山水等自然事物的自然特性本身能否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即人们关注的是自然事物的色、味、形等特性对审美者来说是不是本身就是悦耳悦目,并且能够带来精神愉悦舒展的。简单地说,“比德”自然审美观中审美主体关注的是自然事物的道德象征意义,而“畅神”自然审美观中审美主体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自然事物所带来的感觉悦乐及其精神舒展。从美育的角度来说,“比德”自然审美观突出了自然美对审美者的道德感染作用。面对梅兰竹菊,人们体会到的是不畏严寒坚守信念的崇高人格境界,是超脱隐逸不肯同流合污的隐士情怀。面对高山流水,人们联想到的是仁者的厚重不迁、智者的圆转通达。这种种审美体验,都是把自然美的欣赏与弘扬君子的人格境界相关连。而“畅神”在美育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注重的是审美主体的精神舒展和生命自由,这是生命美育极为重要的价值维度,是道家庄子的鱼乐、梦蝶的生命逍遥境界。

相较于艺术美育和社会美育,自然美育在推动儿童的道德发展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因为走向大自然,意味着生命的自由、自然,由此而培养起来的道德观念更深契儿童的生命本性,更能得到他们的内在认同。如美国作家盖瑞·伯森所写的《手斧男孩》系列作品,通过讲述男孩布莱恩身上发生的系列野外求生故事,揭示了野外丛林生活对布莱恩的成长的深刻影响。伯森的作品虽然只是通俗小说,但作品对城市文明的反思,对大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发人深省。布莱恩的野外求生历险,使得丛林成了他生命中永远也抹不去的深刻记忆。“一旦你在丛林里生活过,嗯,你可以让自己离开丛林,却永远无法把丛林从你的心里抹去。” 这种“丛林记忆”使得布莱恩比城市的孩子更为勇敢、独立、谨慎、感恩,也使得布莱恩再也无法忍受都市的无聊、琐碎。正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更为推崇田园生活的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儿童会特别讨厌束缚天性的各种人为规范。

远离大自然,容易导致儿童的肥胖、抑郁等生理、心理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会使儿童缺乏爱心。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畅销书《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中,就指出“室内儿童”将会遭遇“内心残暴”这一恶果。肆意虐待动物,任意践踏草地,随意毁坏玩具等都是其表现,而且这种满腹戾气、缺乏爱心的表现还会进一步造成校园暴力的泛滥。目前,我国未成年儿童的校园暴力问题已经变得比较突出。据2015年7月31日的《天津日报》报道:“近日,贵州毕节纳雍县八年级学生郑雄,在考试后回宿舍的路上被多名同学强行拉出学校,遭围殴后死亡。在此之前,江西永新县9名女生围殴另一女生;四川资阳乐至3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福建福州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四五十起。纵观这些暴力事件,不难发现,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几乎都是未成年人。其中,大部分人还是在校读书的学生。”人们在谴责青少年暴力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才是根本性的。化解儿童心中的戾气,让爱心充盈,是儿童发展教育中的大问题,而让儿童亲近大自然,从根本上热爱生命,是化解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

让孩子走入大自然,增加对生命的了解,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在当下尤具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儿童活动的场地也越来越高级。这些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儿童游戏场地,安装的都是成套的、现代化的游戏设施。塑胶地面代替了泥土;人工草坪代替了花草。孩子们在这些标准化的钢铁、塑料中玩耍,很难接触到真正有生命力的、自然多样的东西。孩子们离大自然愈来愈遥远,是我国当代儿童特别是都市儿童正在面临的严重问题。

真实的自然更符合孩子的天性,自然的环境能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更好地锻炼孩子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如校园中的攀登架,阶梯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儿童无须特别认真探究和注意。而自然的山地,高低起伏不定,甚至是崎岖不平,经常攀爬、行走能够很好地锻炼儿童的体能。丛林中,枝桠丛生的树木给孩子提供了攀爬机会,能够很好地改善他们的运动技巧。灌木丛、洞穴等给孩子提供了隐蔽的个人空间,刺激着孩子的想像力。总之,大自然生机勃发,变化万千。面对自然,有利于儿童锻炼出从容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体味自然,也是温暖我们心灵和灵魂的重要途径。

鉴于自然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欧美各国曾先后提出“蓝天下的学校”、“自然幼儿园”等概念。美国有机构还倡导“绿色一小时”活动,引导儿童每天至少在户外活动一个小时。这个活动还得到了迪士尼、杜邦等大公司的资助。美国还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儿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权利。到2011年底,美国已经有21个州颁布了儿童户外权利法案。这些都对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让儿童走出室外,融入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将成为我国当代儿童美育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 P/46CziCLc/NeKUUWLn5YIwxJ6W7qaTB8cbp5vpLBo/Y3Utuz0qzdkSEYSYXfB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