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粒子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远的不说,只从19 世纪末谈起,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电子的发现开始的。
图 1-1 J.J.汤姆逊在实验室工作
电子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基本粒子,1897 年,J.J.汤姆逊在阴极射线实验中发现了带负电的最小粒子——电子;1905 年,A.爱因斯坦发现光也具有粒子性,它由一份一份的光量子所组成,后来光量子被称为光子;1906年,E.卢瑟福通过α射线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图 1-1 ~图1-3)。电子、光子、质子这三者是当时人们最早认识的基本粒子,直至今日没有发现它们能自发转变。
图 1-2 A.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学说
图 1-3 E.卢瑟福在实验室工作
20 世纪头 30 年是物理学发生翻天覆地大变革的时期,这期间与基本粒子物理有关的发现和学说可真不少。1932 年,J.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图 1-4)。随即,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对于物质微观结构,此时人们已认识到所有物质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还知道光子是传递电磁力的媒介子。当时,不少人认为这些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原始、最简单的成分,是不能再分的,因此把它们称为基本粒子。
图 1-4 J.查德威克
1932 年,C.D.安德森在利用放在强磁场中的云室记录宇宙线粒子时发现了正电子(图 1-5)。实际上,早在四年以前,P.A.M.狄拉克创立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时,已预言正电子的存在。1933 年,W.E.泡利发表了中微子假设(图 1-6)。1935 年,日本的汤川秀树提出核力理论,并预言了π介子的存在(图 1-7)。1937 年,C.D.安德森、S.内德梅耶和其他学者从宇宙线中发现μ子。由于电子和μ子的质量比中子和质子轻得多,所以电子和μ子又被称为轻子,中子和质子被称为重子。
图 1-5 C.D.安德森
图 1-6 W.E.泡利
图 1-7 汤川秀树
在相继发现了中子、正电子和μ子之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它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于是人们将电子、质子、中子、正电子、μ子和光子统称为基本粒子。
这个阶段的开始以在宇宙线中发现μ子为标志。
1934 年,汤川秀树为解释核子之间的强作用短程力,基于同电磁作用的对比,提出这种力是由质子和(或)中子之间交换一种具有质量(电子质量的 200 ~ 300 倍)的基本粒子——介子引起的。
1937 年,安德森在宇宙线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质量约为电子质量 206.77倍的粒子,带有正的或负的单位电荷。当时,人们曾认为它就是汤川预言的核力的媒介粒子,称之为π介子,但是以后多年的研究发现,它不可能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那种介子,于是后来又正名为μ子。
20 世纪 40 年代,人们在实验中发现了汤川秀树预言的另一类基本粒子,它们的质量介于轻子和重子之间,故称为介子,如π介子、K介子等。不久,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批质量超过中子和质子的粒子,称之为超子,如Λ超子、Σ超子和Ξ超子等。不过应该指出,按照目前的实验发展来看,轻子族、介子族和重子族的命名已失去按质量大小来分类的意义,因为人们不仅发现了有的介子的质量可以大于重子,也找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比重子还重的轻子。
到了 20 世纪 40 年代,粒子物理学从核物理学中脱颖而出,正式创立。1947 ~ 1954 年,罗切斯特(G.D.Rochester)和巴特勒(C.C.Butler)等人在宇宙线中发现了Λ 0 、Κ 0 、Κ + 等奇异粒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由于各种类型的高能加速器的建成以及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除了发现两类中微子ν e 和ν μ 外,人们还发现了 200 多种寿命极短的基本粒子(平均寿命只有 10 -23 秒左右),如Δ、Λ、Ω-等。这些粒子被称为共振态粒子,其中包括 1960 ~ 1962年路易斯·阿尔瓦雷斯(L.W.Alvarez)等人发现的大量共振子(图 1-8)。这样一来,基本粒子家族的成员一下子就增加到 300 多种,真可称得上是个大家族。
上面说过,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事实上每个粒子都有一个反粒子,除了电荷等性质和粒子性质相反以外,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和粒子完全相同。1955 年,欧文·张伯伦(O.Chamberlain)和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E.G.Segrè)等人在高能加速器实验中发现了反质子(图 1-9 ~图 1-10);次年,布鲁斯·考克(B.Cork)发现了反中子。1956 年,克莱德·科温(C.L.Cowan)和费雷德里克·莱茵斯(F.Reines)发现中微子,首次验证了泡利的中微子假设。
图 1-8 路易斯·阿尔瓦雷斯
图 1-9 欧文·张伯伦
图 1-10 E.G.塞格雷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理论进展是量子场论和重正化理论的建立,以及相互作用中对称性质的研究。量子场论是由P.狄拉克、E.P.约旦、E.P.维格纳、W.K.海森堡和泡利等人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通过场的量子化途径发展起来的。在量子场论领域中,最早发展起来的是量子电动力学,它是把电磁场(光子场)和电子场都加以量子化,从而描述电子和光子的各种现象的理论。不过这个理论存在发散困难,即量子电动力学中会出现无穷大的结果,经过J.S.施温格、朝永振一郎、R.P.费曼和F.戴森等人的努力,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所采取的消除无穷大结果的方法,叫作重正化理论,它不但在原则上解决了量子电动力学中出现的发散困难,还提出了用图形表示计算方法──费曼图方法,用费曼图的语言,粒子过程能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费曼图直接写出和过程有关的定量表示。
在当时,另一重大理论进展是相互作用中的对称性研究(对称性和守恒律)。1956 年,李政道和杨振宁研究发现,在弱作用中宇称守恒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实验上的证实,他们提出在弱作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1957年,吴健雄小组在极化原子核 60 Co的β衰变的实验中,证实了宇称不守恒(详见第五回)。
这个阶段的开始以提出强子由夸克组成的假说为标志。
1964 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M.Gell-Mann)和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茨威格(G.Zweig)分别独立提出了强子结构的新模型(图1-11 ~图 1-12),盖尔曼称之为夸克(Quark),茨威格称之为艾斯(Aces)。
图 1-11 默里·盖尔曼
图 1-12 乔治·茨威格
盖尔曼假设所有强子都是由更为基本的粒子构成,他称这种粒子为夸克,它们一共有三种。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有更多能量更高、性能更好的加速器建成,虽然在这些加速器上没有找到夸克,但却得到了更有力的间接证据证明夸克存在。
1974 年,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与美国科学家伯顿·里克特(B.Richter)几乎同时发现了质量为质子的 3 倍多,但寿命却比通常的介子长约 1000 倍的新介子J/ψ粒子(图 1-13 ~图 1-14)。此后的发现和研究使夸克的种类扩充为 6 种,此外还发现了其他一些重介子,如D ± 、Υ等,这些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家族又增加了新成员,为研究基本粒子的内部结构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资料。另外,1975 年马丁·佩尔(Martin Perl)的研究小组发现重轻子τ,它的质量很大,达到质子的两倍(图 1-15)。马丁·佩尔为研究轻子的结构及建立正确的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新的线索,因此获得了199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1 ~ 1962 年,盖尔曼和奈曼(Y.Neemann)各自独立提出强子分类的SU(3)八重态方案。1964 年,盖尔曼和茨威格提出了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至此,人们方知质子、中子同样具有内部结构,算不上基本粒子。
图 1-13 丁肇中
图 1-14 伯顿·里克特
图 1-15 马丁·佩尔
这一阶段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当属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1961 年,S.L.格拉肖提出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杨振宁和R.L.米尔斯在 1954 年提出的非阿贝耳规范场论,随后S.温伯格、A.萨拉姆也在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上做出贡献。
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以夸克模型为结构载体,在弱电统一理论以及量子色动力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格拉肖等人被称为标准模型的奠基人。20 世纪 60 年代,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为建立和发展标准模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三人获得了 197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标准模型描述了与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三种基本力(没有描述重力),以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所有物理现象,可以很好地解释和描述基本粒子的特性及相互间的作用。
理论方面还有一项成果是 1973 年戴维·格罗斯(D.Gross)、戴维·普利策(H.D.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泽克(F.Wilczek)提出的夸克“渐近自由”理论,并由此建立了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图 1-16 ~图1-18)。所谓“渐近自由”指的是,夸克之间距离越接近强作用力越弱,当夸克之间非常接近时,强作用力是如此之弱以致它们完全可以作为自由粒子活动。
图 1-16 戴维·格罗斯
图 1-17 戴维·普利策
图 1-18 弗兰克·维尔泽克
量子色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强核力的理论,夸克和胶子均带“色”,夸克之间的力称为色力或强核力,所以,量子色动力学是关于“颜色”的量子理论,不过这种“颜色”和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攻关下,粒子物理学又有许多实验上的新发现以及理论上新学说。尤其是 2012 年 7月 4 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将使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Higgs)等人 1964 年提出的一种假说最终得到证实(图 1-19)。这里暂不赘述,容后再表。应该说明,上述这些粒子的理论预言者和实验发现者,大多数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正所谓“实至名归”。
图 1-19 彼得·希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