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殁于扬州,文焯作诗哭之。
《闻德研香没于维扬以诗哭之二首》其二:烦恼场中噩梦惊,草堂蛩泣月孤明。主人不到已三载,二十四琴肠断声。 先生自号二十四琴书屋主人。 (《癸丙集》)
按:德林(?—1875),姓阎氏,字群直,号砚香、研香,自号二十四琴书屋主人。汉军旗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河南知府,迁盐运使。书法秦汉篆隶,擅画山水竹石,富收藏,赵之谦尝得其指授,事见《枕经堂集》《绘境轩读画记》。
七月七日,作《秋闺怨》。
《秋闺怨》诗有云:又值双星渡河时,一年一度订佳期。(《癸丙集》)
九月九日,作花卉镜心。
题识:乙亥重阳奉息庵二哥大人教正。 小坡弟焯 。(中安太平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书画专场0569)
秋,东园赏菊,作诗。
《东园赏菊醉作赠园主人张君》诗有云:东园主人招我看花去,出门一笑便欲吟秋风。人生行乐须及早,一年秋色又将老。去年花开客未来,今年客来花正好。……故园零落已三载,金英委地空亭池。(《癸丙集》)
按:“故园”句注云:“予有潞园一所,今已荒芜三载。”潞为通州北运河之名,此园当是文焯居于通州时之处所。
秋,参加秋闱,中式。
戴《谱》:秋,应顺天乡试恩科,中式第二百六十六名,保和殿覆试,钦定一等第十三名,座主徐荫轩相国 桐 、殷谱经尚书 寿镛 、崇文贞公 绮 、毛文达公 昶熙 ,房考陈弢庵太傅 宝琛 。试题“有德者必有言”四句,“陈其宗器”三句,“老吾老”至“天下可运于掌”,“赋得爽气朝来万里清,得秋字”。房考评其文曰:朴实说理,风骨清遒,斯为大家,举止有次,有典有则,不蔓不支,抑扬顿挫,灵气往来,水到渠成之候。评其诗曰:芊绵秀丽,雅韵欲流。幼兰先生亦本科荐卷。是科同榜者,得三殿撰,一曹鸿勋 竹铭 、一黄思永 慎之 、一陈冕 灌荪 ,皆与先生至契。 尝见先生家藏三人楷书各数页,先生题曹书曰:乙亥一榜中,得三殿撰,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盛,竹铭同年实发其端也。此其乙丑岁所书,犹见当时精锐之气,近年竹铭颇习章草,作诗赋亦骎骎入古。题黄书曰:余与慎之同年交最久,其所书得之亦最夥。忆庚辰邂逅淞南酒次,尝与论往事,慎之谓近日索书者坋集,而书法实不如昔,聊徇俗好耳。渠本专临欧书,端严有度,旋见竹铭、可庄诸君所书,遂弃其素学,一意效之,竟得大魁天下。近数科以苦力擢得状元者,慎之一人而已。此己丑夏为余书者,自谓老荒,而笔味清劲,颇无馆阁习气,但无秀洁之致,亦年为之尔。凡学书不可写到十分佳处,既夭目神,且夺锐气,到有用时,反自矜持,易于得过,非若临古人碑帖,老而弥精,足传千古也。题陈书曰:丁丑春,袁小坞侍郎,拟试同人书楷于宣南嵩云草堂,始见灌荪同年书法精妙。迨癸未科廷试第一,书名大噪。己丑,余试都堂,僦城东李氏斋为小寓,距灌荪居才咫尺,晨夕过从,与之讨用笔之法,则极言生平书不择笔,京师良笔工所制,亦尝用之,无一得手,或有其不传之秘邪?此书即己丑岁考差前数日作。时余下第,将重游吴中,灌荪所录之文,亦足慰余羁望矣。 其他同年如易仲实 顺鼎 、冯梦华 煦 、张次珊 仲炘 、况夔笙 周仪 、王梦湘 以慜 、顾渔磎 璜 诸公,皆生平文字深交。
按:戴《谱》记文焯题黄书、题陈书文字俱见《瘦碧庵丛载》。戴《谱》所及人物略作介绍。徐桐(1820—1900),字豫如,号荫轩。汉军正蓝旗人。同治帝之师。曾官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晚清保守派重臣,攻击戊戌新党,得慈禧信任。1900年,主张借助义和团排斥西洋,支持慈禧宣战,八国联军入京后,自缢身亡。戴《谱》“殷谱经尚书(寿镛)”,当为殷兆镛(1806—1883),字补金,一字序伯,号谱经。江苏吴江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曾任大理寺少卿及礼、户、吏诸部侍郎。工诗文,著有《松陵诗经》《玉尺堂诗文集》等。崇绮(1829—1900),字文山,阿鲁特氏。同治三年(1864)状元。光绪间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与徐桐同为大阿哥溥儁之师。八国联军入京,随荣禄至保定,闻妻、子殉节于京师,自缢死。毛昶熙(1817—1882),字旭初。河南武陟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任兵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行走、吏部尚书等职。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福建闽县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辛亥革命后为溥仪之师。著有《沧趣楼诗集》《沧趣楼文存》等。曹鸿勋(1846—1910),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山东潍县人。光绪二年(1876)状元。曾任云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湖南布政使、陕西巡抚等。黄思永(1842—1914),字慎之,号亦瓢。江苏江宁人。光绪六年(1880)状元。后历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后从事实业,开办北京工艺商局、投资天津北洋烟草公司等。辛亥后,卒于上海。陈冕(1859—1893),字冠生、灌荪,号梦莱。山东济南人。光绪九年(1883)状元。曾任湖南乡试主考。工书法。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湖南龙阳(今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1875)举人。工诗。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冯煦(1842—1927),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工诗、词、骈文,著有《蒿庵类稿》等。张仲炘(1857—1913),字慕京,号次珊,又号瞻园。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历任国史馆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少卿等,后为江苏尊经书院山长。工词。著有《瞻园词》。况周颐(1859—1926),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清季四大词人”之一。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等。王以敏(1855—1921),名又作以慜,字子捷,号梦湘。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辛亥革命后,弃官隐居。著有《檗坞诗存》《檗坞词存》等。顾璜(1856—1927),字渔溪(磎),又渔滨、瑜彬。江苏昆山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历任军机章京、户部主事、内阁侍读学士等。有《顾渔溪先生遗集》。另,戴《谱》此处有误,况周颐乃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王以敏乃同治十二年(1873)中举。
秋闱榜发,文焯作诗记之。
《乙亥恩科秋闱榜发幸获漫书数语》:万烛花开选佛场,传来金帖姓名芳。十年窥豹羞才浅,一夜成龙独气扬。自信无凭随命运,敢云有价是文章。少年不识青云路,赢得天台桂子香。(《癸丙集》)
十月初三日,复试,钦取一等。
《十月初三日覆试钦取一等谢恩恭纪》:小技雕虫荷宠嘉,摛词窃幸净无瑕。只惭学力三冬欠,敢谓才名一等加。天子亲评文濯锦,宫人齐夺笔生花。臣家旧物青毡在,长愿舒文广国华。(《癸丙集》)
十月初四日,保和殿御试。
《十月初四日保和殿御试恭纪》:三百同人殿下传,青袍新惹御炉烟。髫龄敢负凌云志,巨手谁裁赋日篇。咫尺天颜瞻帝极,一朝恩榜重元年。只惭未竟诗书业,便许班联近日边。◯乾坤清气满蓬壶,喜会群仙返帝枢。金殿传题颁凤诏,彤墀秉笔赞鸿谟。催诗逸趣听宫漏,赐食新恩出御厨。翻念西征诸将苦,毛锥毕竟胜螯弧。(《癸丙集》)
秋日宴集,作诗赠同年。
《秋日宴集赠诸同年》:一夜天香满帝城,群仙大会上瑶京。筵开明月招蟾饮,人倚秋风听鹿鸣。美酒醉邀珠履客,新诗题遍蕊宫名。桂花盈帽香盈袖,谁侣嫦娥赠我情。(《癸丙集》)
十一月,访盛昱意园。
戴《谱》民国五年(1916)记云:又见先生家藏盛伯希楷书折。题云:乙亥中冬,访盛二兄伯希于意园,见其书折卷不辍,喜无馆阁浓抹气习,笔致疏宕,在王陈之间,遂携归以为楷模。兼爱其所写为宋元名词,视疏论差可读焉。又云:近见厂肆中得韵莳片纸,珍若隋珠,初不措意,因取曩日所得手毕,挹其细致,始悟心画之微妙,有非可以一格论者。所谓胸有逸气,工在寡双,康长素撰《书品》,意在广包慎伯《艺舟双楫》之编,独推盛祭酒书格古秀,可云知书并知人已。
按:盛昱(1850—1899),字伯熙,又作伯希、伯羲、伯兮、伯熙,号韵莳,一号意园。爱新觉罗氏,隶满洲镶白旗,肃武亲王豪格七世孙。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编修、文渊阁校理、国子监祭酒。为官敢言直谏。嗜藏典籍,多精善之本,藏书楼有意园、郁华阁之名,有《意园藏书目》一册。著《八旗文经》《雪屐寻碑录》《郁华阁文集》等。
顾璜联捷入翰林,文焯作诗贺之。
《贺顾渔磎同年联捷入翰林》:君不见龙门仙子字子安,三尺儿童登文坛。又不见终军弱冠夸远行,豪情万里请长缨。一时声价连城重,丈夫有才终能用。况君今年甫及冠,峥嵘气象真神纵。去年与君游蟾宫,良缘不约亦相逢。手把丹桂仰天笑,盈盈上界来香风。今年与君游杏林,只觉花浓无处寻。君到蓬莱我独返,闲来抚我松间琴。临风一书独清畅,心高志大不自量。生平未有落人后,青云咫尺徒相望。羡君直到大罗天,玉堂仙客度翩翩。北阙早朝排玉笋,西清夜返送金莲。少年名誉成何早,成名自是少年好。埋头读我旧时书,若教古田台,□磨笑人老。(《补梅书屋存稿》)
按:此诗见《补梅书屋存稿·春芜集》,但题下注云“此首入癸丙集”,故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