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外部技术获取研究

2.2.1 技术与技术能力

(1)技术的概念和结构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技术到底是什么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对它的认识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丁俊丽和赵国杰,2002)。在技术管理领域,伴随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众多学者也认识到了技术的知识和能力本质,从技术知识观出发对技术进行了系统界定,如表2.1所示。

表2.1 基于知识观的技术定义

续表

在上述概念界定中,人们认为技术的本质是知识,或知识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大量技术研究的综述,谢伟(2004)也认为知识已成为技术定义的基本要素之一。技术知识观并不意味着技术的纯知识构成,相反,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常意味着技术内容和构成的多维性。对技术内容和结构的界定在产业层面要考虑到我国产业自主发展的持续性,在企业层面又必须要关照我国企业具体的外部技术获取实践。

Afriyie(1988)将技术定义为基础知识子系统(教育、研究中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技术支持系统(生产方法、技巧、技术和行政支持等软件)和资本形式的技术子系统(产品、原材料、机械与设备等硬件)。Erstling(1992)认为技术包括以工厂或设备形式存在的有形部分和以技术诀窍或管理诀窍形式存在的无形部分。Vinod和Uma(1994)也认为技术既存在产品、工具、设备、蓝图、工艺的实体构件,又存在内含于管理、市场营销、生产、富有技能的劳动力等的知识构成的信息构件。

Dosi(1997)认为技术的物质设备代表了技术在所定义问题解决中取得的成果,技术的非实体部分则由专门知识、过去尝试经验和过去技术措施及知识和技术发展成果构成。魏江(2004)认为技术包括无形技术(体现于管理、决策等难以表达的无形技术、图纸、说明书等可表达的无形技术)、硬件技术(体现在研发出来的产品实体中)和技术操作技能。Metcalfe和Gibbons(1999)将技术划分为作为人造物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产品创新和生产工艺中的相应知识及支持性技术。从知识角度,路风(2006)将技术解构为用语言和文字符号来表达的、原理性的通用知识(或显性)、只能从实践学习的缄默知识(或隐性)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诀窍和操作细节。

从技术转移视角,Lin(2003)将技术分成能够较为容易转移的部分和难以转移的部分,并认为有价值的技术知识是难以从一个企业传递到另一个企业的。陈孝先(2004)将技术转移中的技术分为:一是操作性技术知识,如有关设备、流程、产品、零部件的功能、操作和使用方法;二是原理性技术知识,即有关技术的深度原理性知识,包括技术专利、模型、公式、图纸及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等;三是管理性技术知识。

(2)技术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Penrose(1959)最早将企业理解为资源的集合。Wernerfelt(1984)认为资源定位壁垒与资源/产品矩阵是企业多元化和高利润的关键。Barney(1991)认为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非流动性能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借助资源理论,Bell和Pavitt(1992)认为技术能力是产生和管理技术变化所需的资源。Figueiredo(2002)把技术能力定义为帮助企业在产品、工艺和工程项目中创新的资源。从能力视角,Panda和Ramanathan(1995)认为技术能力是体现企业绩效的功能能力组合,表现为利用不同的技术行为发展难以复制的组织能力。Afuah(2002)认为任何企业都具有提供理想特征产品的专有技术资源,而技术能力就是利用这些资源来组合或重新组合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工艺和技术的能力与利用这些资源支撑核心概念来提供产品的能力。从知识视角,Ernst和Mytelka(1998)将技术能力定义为用来获取、吸收、应用、改变与产生新技术的知识和技能。Casanueva(2001)将技术能力理解为服务于企业高效率的、建立和运营特定产业的,由企业家管理和技术人员技能构成的复杂组合。魏江(2002)也认为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与技术通过知识得以联结,且把技术能力阐释为内生化知识存量的综合。安同良(2004)认为技术能力概念起源于对企业知识基础论的认识,是企业的累积性学识(知识)。资源观阐明了技术能力的具体表现,但没有揭示技术能力的本质,而能力观则用能力来界定能力,说明了技术能力的能动特征,但存在定义的模糊性。知识观虽揭示了技术能力的本质,但缺乏对技术能力具体表现和能动作用的说明。因此,技术能力应理解为由一系列的技术资源构成的、具有能动作用的技术知识系统。

技术能力的构成也可以从多种视角理解。从职能角度,Lall(1992)将技术能力划分为投资能力(可行性分析、项目执行)、生产能力(工艺工程、产品工程)和网络能力,且能力的发展遵循从基于经验的简单惯例到基于搜索的适应性模仿再到基于研究的创新。Kim(1997)将技术能力理解为生产能力、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组合。Choung和Hwang(2000)依据技术能力的深度、广度和方向将其划分为技术使用能力和技术创造能力(渐进创新能力和重大创新能力)。从载体的角度,Barton(1995)将核心技术能力解构为员工知识与技能、物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魏江(2003)将企业技术能力解构为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从过程角度,Desai(1984)认为技术能力包括获取技术的能力、工厂操作运行的能力、复制和扩展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PkUQof+J58HLCbRAXBFJHJZ9VTdVriIz59fzVHf9Idq11lIln2CBCqdYpIv8+ux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