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东南亚经济区

东南亚地区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密切关注。在历史上,东南亚地区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在地缘和亲缘背景下,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建设的加快,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正在不断扩大,也由此进入更加深入的发展阶段。

一、东南亚地区概况

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地区的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中国以南部分为中南半岛,南部的细长部分为马来群岛。马来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分属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菲律宾等国。东南亚地区总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6亿人,是全球人口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华人在海外集聚最稠密的地区,约有3348.6万华人,占东南亚地区总人口数量的6%,占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的73.5%。该地区另有200多万印度人以及100多万其他国家的外来移民 。从地理分布来看,东南亚地区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东南亚地区目前已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有11个:菲律宾、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东帝汶、文莱。

东南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矿产资源方面,石油、天然气和锡是主要矿产品,马来西亚锡矿砂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则是东南亚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由于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和热带岛屿,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并成为全球知名旅游胜地。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支柱产业。

从地缘角度来看,东南亚地区作为联通两洋和两个大陆的“十字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地理位置显著,而马六甲海峡作为“十字路口”的“咽喉”,太平洋地区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东岸、欧洲等地沿海国家之间的航线多依赖于从马六甲海峡顺利通行,且可通行载重25万吨的巨轮。就贸易和地缘而言其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特征

东南亚各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于长期受西方殖民统治,生产力低下,在建国后各国早期形成了以农业和热带种植园为支柱的农业经济特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其利用特有的贸易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及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了外向型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见表4-1)。主要经济特征包括:

1.原材料出口产业规模较大

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油棕、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区。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出口国,泰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生产和出口国,而菲律宾的椰子产业闻名于世。同时,东南亚地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产区,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泰国、缅甸和越南均是全球主要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除农产品出口外,石油、天然气、锡等矿产品也是该地区主要的出口产品。

2.国家间经济差距较大,产业结构分布失衡

东南亚地区国家无论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民族宗教,还是在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构成和居民购买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地区内经济、政治、历史问题较多。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国民生活水平唯一已达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该国凭借地处马六甲海峡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开展港口经济和国际金融建设。在产业方面,金融业、航运业、物流业、旅游业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新加坡重视并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使其成为东南亚地区劳动力和高新技术最发达的地区。而越南、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国民经济偏重于发展旅游业、基础制造业、农渔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国民经济相对滞后。

表4-1 2017年东南亚各国GDP与人均GDP排名

img

资料来源:《2017国际年鉴》。

三、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概况

1.泰国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东南临泰国湾,西南濒安达曼海。全国面积51.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910万人,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4378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6336美元,全国大部分工业部门集中在曼谷(4个出口加工区中有3个在曼谷)及中部平原地区,且该地区集中了全国31%的人口

农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农产品是其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玉米、甘蔗、热带水果等。全国耕地面积1573.5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8%。2014年泰国农业产值429亿美元,占GDP的11.6%。作为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稻田面积共119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5以上,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约400万户。多年以来大米年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出口达到1000余万吨,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5.4%,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

制造业占GDP的42.0%,主要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2014年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以来,泰国已跻身全球十大汽车生产国。此外,泰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及其附属相关产业产值占泰国GDP的20%。

在外向型经济模式下,对外贸易已成为拉动泰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驱动力量,其对外贸易规模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50%。泰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珠宝、汽车零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陶瓷器、木制家具、橡胶等。进口产品以机器设备、工业半制成品与工业原料为主,占进口总额的73.4%。近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导致泰国自身要素禀赋难以维持其增长需要,只能依赖进口实现,使该国经济发展对外依赖严重。同时,泰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滞后,能源与交通等矛盾突出,科技人员储备不足等问题突出且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阻碍。

2.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相邻,南部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隔海相望。全国总面积3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05亿人,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3211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3022美元。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菲律宾矿产资源丰富,主要金属矿产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其中,已探明铜储藏量约48亿吨、镍10.9亿吨、金1.36亿吨。此外,菲律宾石油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约20.9亿桶。菲律宾地理环境优越,渔业资源丰富,该国渔场面积达到2080平方千米,养殖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尤其金枪鱼产量居世界前列。

菲律宾自发展出口导向型与消费驱动型经济以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达60%左右,其中仅菲律宾在海外劳工就超过800万人,每年汇回国内劳务收入达到300亿美元。除了劳务输入,菲律宾旅游资源丰富,全国拥有大小500多个岛屿,近年来年均接待外国游客数量的增长率达到10%左右,仅2017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就达到600万人以上。

菲律宾经济发展初期,初级产品成为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其中木材、椰子与糖三种商品的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目前,菲律宾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已与150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实现了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的结构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产品的出口规模已替代矿产品和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规模。当前,菲律宾的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运输设备、服装及相关产品、电解铜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实现了国民经济出口替代型经济的发展。

3.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国土总面积19万平方千米,全国总人口2.6亿人。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2017年印度尼西亚国民生产总值为1.02万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859美元。

印度尼西亚热带经济作物产品丰富且产量可观:椰子、奎宁、木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棕榈油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胡椒、咖啡、甘蔗、烟叶、茶叶等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也成为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印度尼西亚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中石油已探明储量47.2亿桶,天然气储量约为73亿立方米,目前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与出口国,锡的生产量是继马来西亚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生产国,镍矿储量562万吨,金刚石储量约150万克拉,居亚洲之首。

在工业化方面,印度尼西亚在工业化进程中强调出口导向型模式,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纺织品、藤制品、鞋、纸浆和纸制品、电器等。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大力发展非石油、天然气相关商品的生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推动非油气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方面,外贸在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发电设备、钢铁、塑料等。

随着印度尼西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和服务业均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尤其在能源出口和工业品出口方面受国际市场影响起伏不定。

4.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由两部分组成,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208万人。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098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为9660美元。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胡椒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天然橡胶、锡、棕榈油、木材与石油的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70%。石油、铁、钨、煤、铝土、锰等矿产储量丰富。目前,马来西亚以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为主。据马来西亚能源、供水及通信部统计,马来西亚原油储量为52.5亿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府逐渐开始调整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民经济结构,加快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升。当前,马来西亚政府在重视初级产品加工的同时,重点培养与发展汽车、电子、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行业。此外,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马来西亚凭借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有利的汇率使其成为国际游客喜爱的全球度假胜地,旅游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第二位。在旅游业的带动下,马来西亚的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国家,当前马来西亚的贸易规模在世界上位列第18。马来西亚主要出口电子产品、棕榈油、木材产品、天然气和石油产品,主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

2013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马来西亚也已经连续6年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5.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性,使其成为联系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航运中心。新加坡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710平方千米,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全国总人口567万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057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为5388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发达国家。

新加坡自然资源贫乏,促使其被迫发展外贸驱动型经济模式,1965年后新加坡经济成长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理想的地理位置、气候和水文条件催生了新加坡港口业务的发达,使其近几十年来得以非常迅速地发展,并形成了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的国民经济结构。

新加坡的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主要有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通信、金融服务等行业。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目前货物年吞吐量达2亿吨,航空运周转量高居世界第五位。制造业主要涵盖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粮食全部依赖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由于国土面积狭窄,新加坡在产品生产市场和销售市场方面高度依赖欧美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从而使该国对外经济规模为国内总生产规模的4倍有余。新加坡建国后,有利的交通环境促使其逐渐建立起贸易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贸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外贸相关产业成为新加坡国民经济的支柱,主要的进出口商品包括石油产品、电信设备和药品等。

新加坡作为仅次于东京、中国香港的亚洲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金融中心,金融业高度发达。目前,新加坡的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金融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口的9%。商业银行、金融代理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投资银行和金融公司等300多家不同类型的现代金融机构支撑起新加坡规模庞大的金融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新加坡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且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第十大全球贸易伙伴,中国则成为新加坡第三大全球贸易伙伴,并且受投资环境影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第六大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

四、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现状

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在过去的“黄金十年”合作中,双方均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为了促进双边经贸往来,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深度合作的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投资协定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顺利建成,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南南合作”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总额已增长了10倍,年均贸易规模增幅高达23.6%。在自由贸易区的促进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与东南亚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5年的9.17%上升到2017年的15%。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占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贸易往来国家的80%以上。2017年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贸易规模达到5148.2亿美元,是2003年的6.6倍,在投资方面,2017年双边累计双向投资总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加之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掣肘,部分国家对华贸易呈低速增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领域已从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等逐步拓展到电力、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更加丰富的商贸服务业。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已设立直接投资企业4000余家,雇用当地员工30余万人。

2013年,中国政府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开启了中国—东盟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东南亚地区战略位置突出,拥有联通两洋及连接亚非欧的区位优势,然而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东南亚地区有效发挥战略通道的作用,不仅延缓了东南亚地区内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阻碍着东西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铁路建设为例,1995年马来西亚政府提议修建一条从新加坡经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5国,延伸到中国云南的“泛亚铁路”,提议得到东南亚各国的积极响应。而20多年过去了,这条“泛亚铁路”依然停留在纸面建设层面,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受制于地区市场小、融资困难、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资量大、项目收益低、投资回收周期长。此外,东南亚地区政治局势紧张,社会动荡频繁,对各国而言,难以在缺乏外部资金和建设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完成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种种因素使得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步伐明显落后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带一路”倡议为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市场方面,“一带一路”涵盖了亚欧非大陆诸多国家,一端连接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活跃东亚经济圈,另一端连接着发达欧洲经济圈,沿线经过埃及等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东南亚地区的战略通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预期。在资金方面,“一带一路”框架下创设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都能为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在技术人才储备方面,中国不仅能够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还将通过技术转让与人才培养等合作方式帮助东南亚国家充实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相关人才储备。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对地区内各个国家互联互通的硬件能够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有效刺激沿线各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而且在中长期能够发挥东南亚地区的战略通道优势,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2.产业合作方面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全球最大的“南南型”区域合作组织,从2002年11月启动建设到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自由贸易区内制造业关税持续下降,到2017年已降至0.017,年均降幅达到16.24%,成为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双边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由此进一步带动产业内贸易显著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内产业空间布局也开始发生明显变化,2002—2017年,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并以年均2.39%的速度递增,替代东南亚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中国制造业产值在自由贸易区制造业产值占比已达到88.17%,东南亚国家制造业产值占比则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其服务业却在迅速增长。

长期以来,为了建设本国制造业体系,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均将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及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作为本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由于缺乏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以及在国际市场中处于较低的竞争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由此带来的产业附加值普遍低于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不断通过“剪刀差”割取资本与技术收益,致使东南亚各国难以在合作中获得技术与资本红利。在东南亚各国的工业化起步阶段,依托跨国公司产业链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表现出强劲活力,有效支撑了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然而,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链的延伸与资源优化整合,更多的是基于跨国公司的成本—收益考虑出现的产业转移,因此很容易产生企业市场化短期行为与国家战略性长期诉求的配对错位,随着一国经济的深入发展,这种早期遗留的结构性“瓶颈”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由于缺乏技术与资金的持续支持,产业结构难以顺利升级,从而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随着中国新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东南亚地区早年形成的产业分工错配问题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并引发了地区内结构性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市场脆弱性增强和贸易结构的趋同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深入区域一体化合作与交流的阻碍。

对此,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有效沟通与积极对接,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双多边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安排,有序引导双边跨国产业链的合理布局,主动消除市场行为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尤其是变革传统的替代型产业转移模式,积极创新,大力发展技术型经济,摒弃跨国公司在产业合作中所表现出的短期行为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其创新型产业转移。在互利共赢的建设与合作过程中,为推进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深入融合创造有利条件。

3.文化交流方面

为了增进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双方彼此开展了部长级会议、论坛研讨、人员交流、举办艺术节等多个层次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交流合作,传承与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为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从政府到民间,在文化产业、语言培训、旅游、体育、演艺等领域开展了全面的深入合作,文化交流内容不断创新,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交流效果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各国各阶层民众对“一带一路”的认同,在合作中不断夯实着双边合作的民意基础,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近年来,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共处,中国积极推动且向东南亚国家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观、义利观、近邻观及和平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命运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这就需要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民众共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在互学互鉴的基础上形成兼容并蓄的理解与共识。 TXN5jxlb9/di0++GN1MkrxOrtx6bcy4+lUfP86ek/dLIM/p4Y5laBd/+FZEI9+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