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金融领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尽快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或者对原先的货币体系进行改革。

1971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启动了重新全面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任务,并要求执行委员会提出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相关建议。1972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成立了“二十国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如何改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适应世界经济新的发展状况。1974年6月,该委员会制定出一份“改革纲要”,主要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汇率、黄金和国际收支调节等重要问题给出了初步建议。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举行了第五次会议,共同商讨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修改问题,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妥协,在会议结束时各方达成了《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又对原有协定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修订后的协定于1978年4月10日起生效。这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混乱的局面暂时得到了遏制,一个以《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形成。

一、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黄金的非货币化、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并存、确定特别提款权为储备资产以及资金融通问题等方面。以下做详细介绍。

第一,《牙买加协定》规定了黄金的非货币化。黄金不再与货币直接挂钩,取消黄金官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可在市场上按市价自由买卖黄金;各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不再用黄金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逐渐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有的黄金将进行如下处理,在市场上按市价出售黄金总量的1/6(约2500万盎司),另外1/6部分按官价归还给各成员国,其余部分(约1亿盎司)按投票方式做出处理。

第二,《牙买加协定》追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该协定指出各成员国可以根据本国情况制定相应的汇率制度,前提是所制定的汇率制度是相对稳定的或合理的,但同时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和接受相应的监督,以防止各国通过操纵汇率来谋求利益。这样,固定汇率不再是唯一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得到了基本认可。

第三,扩大了特别提款权的作用,确定其为储备资产。为了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增强国际清偿力,增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由最初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此外,允许各成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使用特别提款权来进行资金的借贷,以此逐渐加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最终使特别提款权演变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加强对特别提款权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牙买加协定》提出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出售黄金所得资金建立信托基金(trust fund),以相当优惠的贷款条件将资金贷给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扩大了信用贷款的限额,将成员国的贷款额度由成员国份额的100%提高到145%,同时把“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份额从50%提高到75%。

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牙买加协定》签订以前,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表现出新的特点,主要包括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和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首先,尽管《牙买加协定》提出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然而在现实中实践困难较大。特别提款权是指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按份额比例分配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一种账面储备资产,由于发行量较小,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小。特别提款权作为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理论上可以同美元、黄金相当,但它毕竟不是现实货币,现实中需要实实在在的货币充当国家间贸易、金融活动的支付手段,因此,特别提款权仅仅被国家之间用于作为债权债务的记账单位,国际交往越来越多地使用主权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终形成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的格局。在牙买加体系中,黄金已不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但并未被彻底抛弃,仍然作为最后的国际清偿手段和保值手段;美元因为有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尽管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被各国视为最重要的储备资产,德、日两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也使得德国马克和日元进入储备货币的行列,欧盟的建立使得欧洲货币单位(欧元)作为储备资产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其次,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的汇率制度也不同。《牙买加协定》的精神在于避免成员国之间发生竞争性的贬值行为。因此,该协定正式认可各成员国可自由安排汇率制度,承认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这样就进入了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时期。主要汇率制度及采用国家数如下:无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39)、货币委员会安排(8)、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44)、水平波幅内的钉住安排(6)、爬行钉住(4)、爬行区间内浮动(5)、无事先声明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33)、独立浮动(47)。

最后,从国际收支调节来看,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余地变大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每当成员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若是临时性资金短缺,则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来解决失衡问题;若是根本性失衡,则通过改变货币平价的方式加以调整。由于调节渠道有限,调节机制经常失灵,各国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依然严重。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选择余地较大,各国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调整、汇率机制、调整利率机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等方式调节国际收支,因此在牙买加体系下,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调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三、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调节机制

牙买加体系是在国际资金流动迅速发展、汇率安排多样化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一历史条件的变化带来了这一体制下一系列内外均衡调节机制的变化。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调节机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各国在考虑本国经济政策时,将内部均衡放在了首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从诞生到结束,与各国对内部均衡目标的逐渐重视是分不开的,原因在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所以各国都有义务保持汇率水平的稳定。当各国内部经济出现问题时,经济内部调整必须服从于外部均衡的目标,这就限制了各国调节经济内部均衡的手段和能力,内部均衡往往成为实现外部均衡目标的牺牲品。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对经济内部均衡的调整不再受到外部均衡目标的限制,从而可以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在牙买加体系运行过程中,各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本国经济内部均衡的关注,外部均衡则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调节。

第二,在实现内外均衡过程中,国际政策协调的地位有所下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通过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联系起来,汇率稳定这一共同目标必须通过各国之间的协调才能长期维持。在维持这一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国际政策协调是很常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这一体系得以继续维持下去。而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都不再以经济的外部均衡作为政策目标,反而专注于经济内部均衡问题。例如,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抑制通货膨胀等。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政策协调中所起的作用有增无减,但是国际政策协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仅停留于危机管理等低层次水平上。

【专栏2-4】

浮动汇率美元本位制(1973—1984年)

除美国外的工业国家

Ⅰ.平缓美元汇率的短期波动性,但是不约定官方面值或者不承诺长期汇率稳定。

Ⅱ.允许用作当前账户交易的货币自由兑换,同时取消资本账户交易所有剩余的限制。

Ⅲ.使用美元作为干预货币 用于稳定欧洲汇率的交易除外 ), 并主要以美国长期国债来保持官方储备。

Ⅳ.修改国内货币政策来支持主要的汇率干预,当国内货币相对于美元疲软时减少货币供给,当国内货币坚挺时扩大货币供给。

Ⅴ.制定独立于美国的长期国家货币和价格水平目标,并在长期内调整汇率来抵消这些差异。

美国

Ⅵ.保持外汇市场上的主动性;在未达到收支平衡或外汇目标的情况下实行自由贸易,不需要可观的官方外汇储备。

Ⅶ.保持美国资本市场对个体居民与外国政府的借款和投资开放。

Ⅷ.追求独立于其他国家的汇率或货币政策,因而不寻求可交易商品的一般稳定价格水平。

资料来源:MCKINNINR I.The rules of the game:Internationalmone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3,3(31):29。

四、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牙买加体系自1973年成立起,对维持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该体系的评价,首先应该肯定它对世界经济做出的贡献。

第一,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大的缺陷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即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不管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不稳定性。美国持续国际收支顺差将造成国际清偿力的不足,其结果是美元荒;美国持续国际收支的逆差将造成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其结果是美元灾。在牙买加体系下,为解决上述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计出特别提款权,目的是代替美元成为新的国际储备。随着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日元、德国马克(后被欧元取代)等货币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储备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一格局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是一种挑战,但在调节不同货币的供应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相对减少了美元对世界储备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多元化储备条件下,其他国家货币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美元的影响,多元储备体系还为一国进行外汇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降低了美元统治下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对国际货币储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信心和清偿力”的问题,储备货币多元化可以解决这一矛盾。美元不再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向世界投放的美元量减少,其他国际储备货币就会代替美元的作用,弥补国际清偿力的不足;即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美元大量外流,由于美元不再直接兑换黄金,挤兑黄金的风险也不会发生。因此,多元化储备制度在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衰退期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第二,牙买加体系是混合汇率体系,能够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状况做出灵活的反应,有利于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首先,混合汇率体系的灵活性使国家可以制定更加灵活和独立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制不同,当采用混合汇率体系的国家出现国际收支严重逆差时,不必采取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来维持汇率的稳定,即可避免对经济内部均衡造成冲击。其次,主要国家可根据客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对货币汇率做出灵活调整,因此,可以减少汇率剧烈变动对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的冲击。最后,在以浮动汇率为主导的混合汇率制度下,各国还可以减少维持汇率稳定所必须保留的应急性外汇储备,这有利于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

第三,牙买加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的问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有限,仅仅是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汇率机制。在牙买加体系下,还可通过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等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这就解决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调节机制单一与失灵的问题,从而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尽管牙买加体系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其缺陷也逐渐显露。

第一,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美元地位的下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崛起,其他货币地位的上升,这些现象的结果是逐渐形成了以美元为主的多元储备体系。虽然多元储备体系增加了外汇管理的手段、降低了汇率变动风险、提高了国际清偿力,但是其本身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首先,浮动汇率制使得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经常波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其缺乏应对金融动荡的经验和物质准备,因此,在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困难时,往往容易成为国际金融炒家攻击的目标。其次,储备货币多样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剧烈变动,短期资金出于套利、避险等目的而流动频繁,各国储备资产管理则是面临更多复杂因素。最后,多元化储备体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一国货币同时作为国际清偿力和主权货币所面临的难题。当作为储备货币应有的目标与实现国内经济均衡的目标发生冲突时,储备货币国往往会选择牺牲他国的利益来保全本国的利益。

第二,在牙买加体系下,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牙买加协定》追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许多国家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非完全的浮动汇率制。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多元汇率制度的弊端在于,汇率的剧烈波动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同时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浮动汇率制容易引起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因为汇率下浮将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得国内物价上升,大多数国家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引起世界性的物价上涨;汇率的剧烈变动容易引起国际信用的混乱,因为汇率波动过大,其结果不是债权国蒙受损失,就是债务国负担加剧,甚至引发债务危机。面对这样一个汇率制度多样化的世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放弃了对成员国汇率进行干预的责任,使得竞争性贬值或升值经常发生,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动荡。

第三,国际收支问题面临更多复杂性。牙买加体系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但该体系多年来的运行表明,其效果与当初的理想相去甚远。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固然有多种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单一与乏力的问题,但该体系也存在诸多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严重问题。

首先,在现行体制下,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负担只是由逆差国来承担,无法在制度上帮助国际收支逆差国尽快恢复平衡。这样,许多国家在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为了不影响经济内部均衡,往往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来平衡逆差。如果其他国际收支逆差国都这样做,就会导致其债台高筑,偿债压力越来越大,特别容易遭到国际游资的攻击。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往往在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即将导致债务、金融危机时,才提供短期贷款。这种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何况面临这些国家的巨额外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bQZj9Ua+/5wkNQ6elaibyTPmw3F8dckqqbDMmsNV4gNjv7y8MWPPGtkSJh8eRG8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