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40余年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金融服务最大的单一市场(NBSC,201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超过1/3(OECD,2020)。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正享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居民财富规模大幅增加,人均财富达到36.6万元(李扬、张晓晶,2021)。与此同时,金融规模随着实体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经济中的广义货币存量(M2)达到218.68万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2.6万亿元和172.7万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金融资源保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的深度推进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金融机构运营成本、风险管理成本和融资交易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风险识别效率和处置效率,风险控制更加有效。金融机构以大数据风险防控作为贷款风险定价基础,以公司整体资质和经营情况作为贷款依据,而非依靠传统的抵押品,从而帮助很多无法提供抵押品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扩大了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Gambacorta等,2020)。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中国金融服务可得性、使用率和质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不得不正视,作为世界金融服务最大的单一市场,长期以来,中国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双重二元金融结构,中小微企业、自就业群体以及“三农”经济成为中国较难获取金融资源的群体,他们普遍面临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从市场空间维度看,以中小微企业、农村及偏远地区低收入群体和城镇低收入群体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其金融需求一直未能得到传统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效供给。比如,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创造了国内60%的生产总值,解决了80%的城镇就业,但却仅获得银行信贷总额的30%,而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大中型企业却拥有60%的信贷总额。《中国金融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7年中国农村地区存贷余额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而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中,乡镇企业贷款与农村贷款总额所占比例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商业银行的逐利性、农业天然脆弱性、农民抗风险能力较弱、有效抵押物缺乏等因素的冲击下,农村资金严重出现了“外流”至城市的现象,农户融资陷入“正规金融融资陷阱”,日益苏醒的融资欲望得不到有效满足,仅农业生产融资需求缺口就已经超过3万亿元(李勇坚和王弢,2016)。同时,中国城乡、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不同群体的金融可得性相差甚远,如上海与西藏的地理金融密度竟相差109倍(陈莎、周立,201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后在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等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金融发展作用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如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并明确要求“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提出了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等目标。近年来,党和国家还就金融发展创新、促进金融更好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改革部署,通过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正在初步形成并蓄势待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以来,随着《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印发,中央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各项工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引导各类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做好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不断提高,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郴州、长沙等地,深入农村、企业、产业园、学校,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湖南省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即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三个高地”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四新”使命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一带一部”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4〕94号)、《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湖南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17〕79号)、《湖南省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长银发〔2020〕53号)等文件,进一步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全省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湖南省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金融支持“六稳”“六保”工作,先后出台了湖南“金融八条”“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十二条”,推动建立“1+N”政银企对接机制,开展金融“暖春行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一是全省社会融资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8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21.8%,其中新增贷款6987.4亿元。二是银行贷存比首次突破85%达到85.3%,贷款余额增长16.5%,增速居全国第4位,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9.8%,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加1193.8亿元;金融机构累计为企业让利超150亿元;中小微企业授信户数较年初新增18.5万户。三是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达到1.75万亿元,增长77.7%,增速居全国第2位。新增上市公司13家,首发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均创历史新高。四是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50%的支柱产业临界线,达到51%。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增长7.0%的平均水平。五是非法集资陈案化解率首次突破80%水平线,司法审结率达到91.5%。全年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数、涉案金额和涉案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3%、51.4%和45.6%。为了加大金融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力度,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湖南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金融服务“三高四新”战略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21〕11号),从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加快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扶持,实施企业上市“破零倍增”计划,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支持,创新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加快湖南金融中心发展和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加快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发展、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扶持、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工作。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中高速成长,但面对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存在数据与信息不足、技术手段缺乏以及对情景评估不够等情况,金融创新往往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或变相地规避监管,实现监管套利或引发监管空白,使我国金融创新存在诸多风险隐患,陆续出现泛亚所事件、e租宝事件、ICO诈骗事件、P2P平台跑路等系列风险案例。由于金融活动涉及人口基数较大,受害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且传播范围广泛,这些风险的集中爆发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给我国金融稳定以及社会稳定性带来严重危害。湖南省金融业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如: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地方金融业态发展不充分,金融服务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金融风险防范形势仍然严峻等。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将金融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放在了当前政策的优先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牢固树立党管金融的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风险全链条治理,完善信息收集、风险排查、监测预警、精准处置、有效防控等制度措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为本,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促进金融良性循环,确保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高金融可得性和金融服务强度,消除金融排斥,延伸金融广度与宽度,破解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群体难以获得金融资源的问题,对推动金融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构建金融科技背景下湖南省普惠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与治理新模式,推进全省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既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大需求,也是推动金融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和湖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8lG9Vi8CGEZ6mE0nGeXa5k8YvE2uySeTzNz2/pxQIxQJIj0Yahu/hXznclGLVp9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