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不同的道路,相同的思想转变

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理论体系的创立一样,都不是随感而发,或者从天而降,而是一个由孕育、萌发到逐步形成的过程。而且作为这一过程起点的创立者的世界观及其思想的转变,则是至关重要和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因此,回顾恩格斯在这一过程初期的思想转变,对于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这一理论的创立及其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恩格斯1820年生于普鲁士德国的巴门城。父亲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意识的工厂主。恩格斯的中学时代正处于德国受法国1830年7月革命的影响、人民奋起反抗封建统治的运动磅礴开展时期。在这一运动的影响下,具有自由人道主义精神的恩格斯,怀着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未来的向往,以参加青年德意志运动为起点,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由于家庭原因,中学还未毕业,恩格斯就到不来梅一家商号从事商业活动。然而,正是不来梅商业活动的实践,使他在精神和世界观方面发生了变化。人民反对封建势力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不仅使他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怀疑,而且也使他开启了清算自己宗教思想和批判神学的进程。1835年发表的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中关于神话起源的学说,使他解决了理性与信仰、宗教与科学的矛盾,进而从有神论转向无神论,由青年德意志主义者经过施特劳斯主义转变为黑格尔主义者。

1841年9月,恩格斯在柏林服兵役时,正值新继位的德国皇帝威廉四世实行思想禁锢、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严厉镇压的时期。恩格斯不仅积极投入青年黑格尔派反控制、反压制的斗争,而且对受聘于柏林大学、充当普鲁士政府镇压青年黑格尔派的打手、以哲学家身份出现的弗里德里希·威廉·谢林的反动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其连续发表的《谢林黑格尔》《谢林启示录》以及《谢林——基督哲学家》等论文中,他不仅回复了谢林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攻击,抨击了谢林的非理性主义和蒙昧主义,捍卫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且也对黑格尔哲学中的进步因素和反动的政治结论作了区分。但是,在反对普鲁士政府的专政行为、批判谢林哲学的斗争中,恩格斯却显示出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原则分歧。在政治观上,恩格斯是革命的民主主义者,青年黑格尔派则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者;在世界观上,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作了革命民主主义的理解,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捍卫和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青年黑格尔派却返回费希特时代;在思维与现实的关系上,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发展观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针对普鲁士德国的社会现实,确信对普鲁士封建制度进行社会改造的必要性,而青年黑格尔派则脱离当时反对普鲁士政府封建专制制度政治斗争的现实,陷入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高谈阔论之中。随着恩格斯思想的不断发展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堕落和蜕化,这些分歧最终导致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决裂。

1842年10月,恩格斯来到当时英国的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在他父亲与别人合办的一家商号供职,开启了结识无产阶级的历程。 在那里,他深入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的悲惨遭遇,并下定决心要为工人的解放寻找出路。同时,他还阅读和研究了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量著作,结合他参加英国宪章运动和深入工人群众的实践,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1842年10月发表于《莱茵报》上的《国内危机》一文,通过对英国各个不同政党斗争状况的分析,初步揭示了物质利益对政党态度和行为的决定作用;又通过对大工业及其造成的工人阶级状况的考察,揭示了无产阶级在实现社会变革过程中所应担负的伟大使命, 提出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 《国内危机》一文的发表,是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

1843年年底和1844年11月,恩格斯又在马克思和卢格创办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英国状况》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文中,恩格斯首先对宗教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宗教把人间的事物说成某种超人的、神灵的事物,神学成了其他一切谎言的蓝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是宗教观念造成的主要恶果。为了使社会不受万能上帝的危害,必须“向宗教和宗教观念宣战”,把历史的真实内容真正还给历史。 同时,还第一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社会主义的观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考察了现代经济制度的基本现象,认为那些现象是私有制统治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灾祸的根源。 认为在“迄今为止的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现代阶级对立所由产生的基础”。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时,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在资本主义自身发展中孕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从哲学的角度,批判了英国历史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关于英雄及其思想决定一切的错误观点,论述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认为只有生产的发展、物质利益才是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天才的真正社会使命并不是用暴力去统治别人,而是去唤醒别人,带动别人。天才应当说服群众,使群众相信自己思想的正确。 此外,恩格斯还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尤其是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这种理论的荒谬性及其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和服务的反动本质。

客观来看,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这两篇论著,虽然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在批判私有制时,还只侧重它的反人道性,具有理论上的不成熟性,但无论如何,这两篇论著的问世,都标志着他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思想转变过程的完成。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恩格斯思想的演变及其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恩格斯的思想转变是从批判宗教神学开始的。上文说过,在恩格斯中断中学学业从事商业活动之后,普鲁士德国民众掀起的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使他对宗教神学产生了怀疑,于是便开始了他清算自己宗教神学思想的进程。通过这种清算,恩格斯成为无神论者,从青年德意志主义者转变为黑格尔主义者,并投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反对普鲁士政府专制行为、批判为普鲁士王国服务的谢林主义的斗争。但是,在这一斗争中,恩格斯发现了青年黑格尔派华而不实和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弊端。于是,他毅然与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并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吸收了其中的辩证法,初步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正是这一思想的转变,才使他在结束兵役生活之后,来到英国曼彻斯特,一边从事商业活动,一边深入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并决心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这一思想的转变,才使他通过对英国不同政党之间斗争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在揭示物质利益对政党态度及其行为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揭示了政党斗争的阶级本质。也正是这一思想的转变,才使他通过对大工业及其所造成的工人阶级极其悲惨处境的考察,初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历史使命,从而以实际行动开始了自己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思想转变的过程。第二,对“现代世界”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因素”的高度关注。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期间发表的一系列论著中,对英国经济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的分析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他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在评述当时英国展开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基础上,揭穿了英国各个政党的阶级性;在考察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先进力量。再如,他从社会主义的观点出发,在考察资本主义竞争、自由贸易、价值、利润、地租、资本和劳动、经济危机等社会现象的基础上,揭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各种社会现象和灾祸的总根源,并指出,要清除这些灾祸和社会现象,彻底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从而获得解放,就必须进行以暴力为手段的社会革命……恩格斯的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已经深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证明他已经走出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境地,转而成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而且也为他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理论体系、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拉开了序幕。

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 也正如恩格斯自己所说:“当我1844年夏天在巴黎拜访马克思时,我们在一切理论领域中都显出完全一致,从此就开始了我们共同的工作。” 这项工作就是创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说,领导无产阶级进行“解放全人类”并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的伟大事业。 7Xm82yLrhFG3gEfXGHCW4++zPSrCBB1gkO3J/hsR8/KbazlYO9VYLIsz85SAq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