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价值管理的动态性

艺术品价值管理与非艺术品价值管理有非常大的不同,其原因在于艺术品媒材所承载的母题意象不同。母题意象所呈现的人文精神具有时空性,会因为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呈现相应的价值维度。换个角度讲,即艺术品价值要素的不确定性往往会超越普通商品的价值、价格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价值管理对象因素中就是其动态性,也就是艺术品价值要素的动态性。对艺术品而言,它所处的时间、空间范畴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具有随机性,会因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从一个潜藏储存空间转换到另一个潜藏储存空间,它的每次转换都存在相应的价值要素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会注入艺术品持有者或参与者的主观行为要素。艺术品本体及其元初人文精神依旧存在,只是因为艺术品处置空间的改变,其人文精神的诠释角度也再次发生了变化。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改变,只是因为诠释角度的改变,就产生了不一样的群体效应。前几年,拍卖场上出现的苏轼书法作品《功甫帖》就是一个例证,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拍卖也可为例证。这就说明,艺术品本身的确会因时空变化而出现价值转化——这种转化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总的来说,正面的转化占主导地位。艺术品价值转换的动态性存在客观上要求艺术品价值管理也要有动态性——就管理本身而言,其实就在于要因情势而实施管理,即让看似无序的变化在管理框架内变为有序的存在形式,并对这些变化情形进行分类。就艺术品本身来讲,无论时空怎样变换,艺术品媒材及其潜藏的人文信息依旧存在。不同的价值发现者一定会基于此展开文本描述,艺术品价值的根源仍在艺术品本体上——这就为价值分类及管理带来了可遵循的线索。艺术品本身的每一次时空转换(如在拍卖场、美术馆的展出,在报刊封面的每一次刊登以及学术名人的鉴评、网络空间的展示等),都存在再次注入信息的机会。而这些信息都将会形成相应的文本,同时文本内容都存在相应的区别。而价值管理者的作用就在于对这些价值要素信息进行分类,并从艺术品市场交易需求的角度使其有选择性地呈现。

艺术品价值的动态性来自两个方面,即内部和外部。在内部,主要来自相对稳定的空间场域内的本体诠释状态,也就是研究发掘、文献著录、考证比较等方面。人文精神的价值呈现主要是从溯源角度去梳理艺术品本体的存在信息,结合当下语境进行诠释,使其人文精神融入时代场景中。在外部,则是基于内部信息条件,借助外在资源对艺术价值体系实施信息输入,比如召开艺术品专题学术研讨会、鉴赏评估会,以及对艺术品进行数字化空间建构等。在此过程中,可汇聚不同见解、不同观点以及不同审美趣味,并在已有的各类文本著录中发现新价值。因此,从外部的动态形式中,我们可以建构开放式的价值管理模式,并对其相关的新信息进行抽提剥离,汇聚成特定形式的价值资源,注入艺术品本体诠释文本中,并形成与此相关的价值文献记录。

综上所述,艺术品价值管理的动态性是艺术品价值得以有效释放的源泉活水。从某种角度来讲,此类情况具有无限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品价值无天花板”。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艺术品的价值管理都是核心。反过来讲,艺术品价值能够得到高质量释放,完全得益于其价值管理模式。不同的价值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结构元素和不同的综合性结构平台,因而呈现的价值信息内容必然存在侧重点,那么由此透射的关注群体也会不同。此种情形与服装或家居装饰定制相类似,客观上会带来定向性影响。

从艺术品价值供给端来看,能够选择的形态有数十种之多,但可能只有数种形态可供个体选择,余下的其他多种形态只具有普遍性需求。从艺术品价值管理角度来看,由于艺术品投资者价值需求具有特殊性,必然存在定制行为,那么管理者必须以满足其价值要素供给为第一要务,即要在某件艺术品众多的价值信息条目中选择适合的价值要素来做定向推荐。如果价值管理模式中不具备此等功能建构,就必然存在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反映到艺术品市场中,就是对艺术品投资的疏离以及艺术品交易不够活跃。由此看来,对艺术品价值实施动态管理是促进艺术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艺术品价值管理的讨论,目的在于促进艺术品市场的有效流通,活跃交易度,凸显其金融属性,有效促进艺术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大众化)这一艺术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建构。在此路径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价值管理范畴内,存量艺术品与增量艺术品在信息内容、价值条目、动态性等方面都有区别。对存量艺术品而言,无论使用何种媒材,因为创作者已经死亡或某类工艺已经失传,其存世数量已被固化。此类存量艺术品,一部分进入博物馆或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那就成了文物,不具有商品属性;另外一部分则以艺术品身份进入艺术品流通市场,成为特殊商品。增量艺术品进入流通市场后,虽然也属于特殊商品,但其与存量艺术品的内涵不同(主要在于时间参与的长短),这就导致两种艺术品所沉淀的人文信息量差别巨大。

历经数十年、数百年的时空参与,存量艺术品具有了文物特质,增量艺术品则完全不具备这一特质。因此,才有了分别符合二者价值管理的目标内容,其动态性的内涵也有差别,其中的关键在于艺术品数量是否固化以及时间沉淀是否足够长久。例如,张大千先生一生创作的画作多达3万幅,从艺术品价值管理的角度看,这些画作在他辞世前与辞世后具有明显区别:在他辞世前,他的艺术品处于增量艺术品状态;而在他辞世后,他的所有作品都归到了存量艺术品范畴。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其一生创作的艺术品进行分类梳理,对其作品进行价值条目的编录,并展开纵向、横向的整体性、融合性研究,进而才会发展为“张大千学”这样的文化事件。该现象本身就体现出艺术品价值管理的动态性,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也可在供给端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就艺术品价值管理结构形态来讲,首先要区分存量艺术品与增量艺术品,进而要关注供给端与需求端客观上存在的动态调整,才能够有效地建构艺术品价值及其价值释放系统。再者,艺术品价值管理与艺术品价值发现本质上是艺术品价值的一体两面,互为依存,只是因两者各自的功能有所侧重,在概念上具有一定区分。但就艺术品价值来讲,其是整体性的,并统领了艺术品价值的本体诠释。 kT3WMKE2bSrEkkCSXLIx8XsVC7UbG5LnXiiVJ8Odt9IXeijrYfqnxuTYQDONQH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