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艺术品人文精神的类型化

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品的人文精神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从本体上可为人们提供三种类型的消费需求:一是散点型消费需求,二是递进型消费需求,三是整一型消费需求(见图2-1)。

图2-1 中国传统艺术品精神性消费需求的类型

散点型消费需求具有纯粹性,是一见钟情式的,以瞬间感觉来判断对眼前艺术品价值的取舍,并对自身的兴趣点予以关注,是完全感性的,主观意愿非常强。递进型消费需求是以抽丝剥茧的方式逐级展开的,如同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提出的图像架构形态,从图像志前阶段(视觉消费)、图像志阶段(初级精神消费)到图像学阶段(高级精神消费)逐级递进。从客观上讲,递进型消费需求非常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吸纳也体现了精神消费的层级关系。整一型消费需求是一种混沌的哲理观感,是“天人合一”理念引导的结果——它从“元初”完整性入手,再以思辨的方式条分缕析,多角度抽提艺术品人文精神内涵,并在时空景观中建构其叙述文本的秩序。这三种消费需求类型都有与其相应的环境、需求群体和时间阶梯。做这样的分类,并不是想把中国传统艺术品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固化,而是从开放、包容、吸纳的思考维度对其进行建构,目的在于将艺术品本体的价值发现体系化,呈现相适应的精神产品,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综合性服务。

事实上,人们对艺术品的精神性需求存在先后顺序或难易程度的不同,这与需求者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度关联。知识结构的个体差异性使得艺术品人文精神内涵会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解读和释放,产生不同的功能效果,在不同层级得到滋养。比如,对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而言,价值发现文本中常用的词语有“平淡、旷远、空灵、幽深”等,因此,由于精神性产品消费者的知识结构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这些词语释放的能量信息就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其功能性效果差异很大。“平淡、旷远、空灵、幽深”强调的是术语自身的自律性,暂且可以将其看作描述不同媒材类型艺术品的“标准化”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讲。比如,我们可以用“平淡”这个词描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我和他/她之间比较平淡”,此时,大家往往都容易明白其指代的意义。但是,如果以这个词为术语描述水墨山水艺术品,那么只有受过一定训练的人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明白“平淡”一词所诠释的内涵——这也就体现了相关术语的自律性。对艺术家而言,没有两件相同的作品,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外观完全一致的树叶一样。表象都具有非标特性,然而其内在却有一致性因素,也就是说,其区间属性是一致的。对同一类型的树木及其树叶而言,其外观具有非标特性,但基因的一致性决定了这种类型的树(无论其粗细高矮、材质结构、价值功能等的内在同一性如何)的功能性价值就只可能在它对应的区间呈现。就中国传统艺术品而言,无论母题意象是什么(山水、花鸟、人物等),无论其媒材结构是什么(纸张、陶瓷、玉石等),它们的精神一致性是通过“气韵”来呈现的。不同材质类型的艺术品,其意韵又呈现出多维度视觉,并对应相适应的价值发现文本的关键词语。换句话说,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均有两种不同的特性,如同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具有媒材形式的非标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内在一致性,也就是存在相对的“标准性”。这种内在一致性是价值发现者需要高度关注的要素,是艺术品人文精神性类型化、结构化、区块化的重要支撑。

其实,从根本上讲,需求者对艺术品的占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媒材本体的绝对占有,另一方面是对媒材所承载的美及其人文精神的相对占有。前者是相对静态的占有,被固化了;后者则是动态的,是共享形式的占有,因为艺术品本体的诸多信息可以随时空而发生改变。对艺术品来讲,价值的无限性就在于其本体价值的动态丰富,是生生不息的建构。这种动态丰富并非任意的,而是沿着艺术品母题意象的元初人文内涵主轴而展开的,以“环视角度”发现其价值要素的存在。艺术品元初人文内涵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作者本体、母题本体、时空本体(见图2-2)。换句话讲,所有传世的经典艺术品,无一不是这三者的融贯存在。

图2-2 中国传统艺术品元初人文内涵结构模型

自艺术品诞生的那一刻起,以上三者所潜藏的信息就固化于其内了,是整一性的元初因子。当作者本人在恰当的时空场景选择了意趣抽象性母题,并赋予媒材“生命迹象”后,需求者眼中的艺术品就诞生了。因为时空的参与,使得此类艺术形式逐渐演化为个性特质突出的艺术呈现主流,在社会精英阶层中产生了共识性评论,进而建构为具有艺术流派特征的创作群体。对中国传统艺术品而言,这些群体具有流派性,有自己的审美意趣和价值观,对所处时代的情绪表达有自己的笔墨技法,因而影响深远。后世则把此类艺术现象总结为“范式”概念。这种流派性是中国传统艺术品的个性特征,在一定阶段内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因而其元初信息也就相对稳定。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物质性)与内在文化脉络(精神性)是融合潜行的,可在不自觉的情势下深度影响参与者。这种影响是通过价值发现文本以及对艺术品本体的“观”“感”“悟”而产生的,是随机的,没有秩序结构可追溯。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艺术流派之间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他性,彼此间的技法交流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本门派技法不传其他门派弟子,其创新也只能在流派内完成。这一情况在中国传统艺术体系内沿袭了上千年,因而流派内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基因存在客观上的连续性,使得后继者对艺术品本体的价值发现在词语选择上具有同质性。换个角度讲,艺术流派间存在的排他性是一种事实上的文化竞争,是领军人物在抢夺时代背景下的话语权——该话语权中潜藏着创作者或艺术流派的社会政治地位。 auuB81Uqf3oztoF0C6m1d9ZR2y9K7u5C9o8w80AZ+cH0R5UoeELnyMwXuMHeDL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