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进展

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进展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9月,中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2017年9月,中国又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7)》。2021年,中国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自愿陈述报告》及《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1)》。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自愿陈述报告》认为,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经验主要在三方面:一是注重组织协调,在中央政府层面建立了45个部委办协调机制,并通过发布国别方案和进展报告等方式保持部门之间的经常性紧密沟通,形成一个良好的监测监督和竞争机制;二是注重规划引导,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三是在全面落实基础上,突出一些重点和优先领域的推进工作。

(1)消除绝对贫困,保障粮食安全。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进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各项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定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3)克服疫情挑战,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采取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坚持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的有机结合,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筑牢常态化社会大防线。截至2021年,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

(4)经济平稳增长,增强发展韧性。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万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

(5)展现大国担当,促进国际发展合作。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落实。

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将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2030年议程落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继续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大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新的应有贡献。继续加强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互联互通国际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疫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贡献

(一)“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

2021年9月21日,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为题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GDI)和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顺应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蕴含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宝贵经验,呼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为推动实现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各国聚焦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和共同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思想动力和国际合力。

在随后的多个重要国际会议和重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中,“全球发展倡议”被多次提及和强调,其内涵和意义得到进一步阐述,得到联合国机构等国际组织以及近百个国家积极响应和支持。下文系统回顾、总结了2021年“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和发展情况,亟待学界和社会对“全球发展倡议”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表达了当前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期待,体现了中国关于全球未来发展的战略远见,为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注入了信心和正能量,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1年10月14日至16日,第2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题为《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主旨讲话中,再提“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希望各方积极参与”。 会议通过《北京宣言》,描绘了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未来愿景,提出了加强交通合作的行动倡议。

2021年10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通电话时强调:“双方应该深化绿色、数字领域政策沟通,拓宽务实合作领域,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全球互联互通倡议,就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加强沟通合作。欢迎欧盟和成员国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同中国和其他国家一道,合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早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21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通过视频方式举行首次外长会议,会议通过的联合声明欢迎并“愿意支持和加入全球发展倡议,并将该倡议同太平洋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和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相衔接。”

2021年10月22日,外交部发布的《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以下简称《文件》)阐释了“全球发展倡议”基本框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对联合国各领域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文件》阐述了50年来中国大力促进全球发展的历程。《文件》首次明确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目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努力实现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的目标。倡议遵循务实合作的行动指南,把握全球发展脉搏和迫切需求,把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作为重点合作领域,提出合作设想和方案,将发展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2021年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视频方式出席第16届东亚峰会。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实现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会议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复苏的声明》《关于精神健康合作的领导人声明》和《关于通过旅游复苏实现经济增长的领导人声明》等成果文件。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6次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行动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在联合国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在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领域合作,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会议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就致力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达成一致。

2021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2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呼吁关注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会议通过《202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通过愿景落实计划以实现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2021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发表题为《命运与共 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契合东盟各国发展需要,可以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协同增效”。 峰会通过了《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认同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

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该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断拓展新时代中非各领域合作、坚定不移巩固相互支持、奋力开创中非关系新局面。该白皮书指出,双方将“在面向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拓展合作,共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打造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共同发展,造福中非人民”。

2021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8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在今年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欢迎非洲国家积极支持和参与。” 会议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达喀尔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第十八条明确指出“非洲国家欢迎并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宣言》认为,“完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是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非盟《2063年议程》的关键所在,致力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2021年1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举行了中拉论坛第3届部长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宣言》,“欢迎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相信该倡议将有助于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不让任何人掉队”。

2021年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及世界领袖联盟共同举办的“2021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从都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为论坛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强调要聚焦行动,落实好全球合作议程,并再提全球发展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希望各方积极参与。论坛发布《从都宣言》,一致呼吁各方以实际行动加强多边合作,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021年12月9日,外交部同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办公室共同主办座谈会,邀请联合国发展系统约20个驻华机构代表、国内有关部门和学术机构代表,围绕“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共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主题深入交流,谋划合作思路和举措。各方认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加速落实2030年议程为宗旨目标,将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注入新的动力。愿充分利用各机构资源、专长、伙伴网络等优势,从总部和驻华代表处等层面支持倡议落实工作。

2021年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着眼各方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市场挑战,致力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的又一全球公共产品。中国愿同俄方加强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发挥作用。”

2022年1月20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成立。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首次会议,各方将共同把“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建设成为交流经验、增进合作、共谋发展的有效平台。

(二)“全球发展倡议”的内涵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南北“发展鸿沟”仍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减贫成果,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严峻挑战。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呼吁各方共同推动全球迈向平衡、协调、包容的“新发展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 ,核心内容是强调“坚持发展优先”,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坚持普惠包容”,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创新驱动”,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行动导向”,加大发展资源投入,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六个“坚持”系统阐释了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如何发展等一系列事关全球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六个坚持”蕴含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宝贵经验、“中国之治”,不仅为世界经济复苏拨开了迷雾,为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指明了航向,也为各国聚焦发展、团结发展、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对世界各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强烈愿望的追求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三)“全球发展倡议”的内容

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坚持发展优先的必然要求。早在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阐述了以公平、开放、全面、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 ,为促进全球发展提供了“中国理念”。2016年9月,在中国推动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把发展置于二十国集团议程突出位置,共同承诺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制订了行动计划。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实施8年,就是为了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打造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多边合作公共平台。同时,还要看到新工业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又提出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多边发展合作领域,旨在加快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倡议呼应了各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把发展议程放在国际合作的更重要位置,强调加强主要经济体政策协调,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携手实现跨越发展,体现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真正担当,也助力重振联合国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宣示,从而大大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层次。特别是,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和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这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自主性举措,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树立了榜样。

发起“全球发展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发展领域的具体体现,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体系,也必将有力引领新阶段的全球发展新实践。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展望未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十四五”规划等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融合,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积极贡献。

(一)积极构建“双碳”目标顶层设计,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中国的“双碳”目标。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作为我国落实“双碳”工作的顶层设计。2021年5月,中央层面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双碳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作为“1+N”政策体系中的“1”,《双碳意见》是“双碳”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支持“双碳”目标的相关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行动方案》是“N”中重要的政策文件,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双碳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做出总体部署。

《双碳意见》和《行动方案》共同构成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顶层设计。《双碳意见》和《行动方案》作为“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文件,为“1+N”政策体系定下了基调。后续将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将因其而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在中央层面制定印发《双碳意见》和《行动方案》,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部署重大举措,明确实施路径,对汇聚全国力量来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艰巨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二)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中国未来五年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纲领性规划,其核心要义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倡导的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兼顾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关系的总体要求一脉相承。“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等方面,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协调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新基础设施,打造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数字化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

(3)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4)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完善生态功能区制度,深入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提高能源、水资源、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利用率,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协同推进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打造和维护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落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严峻挑战。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各国应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开辟出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新道路,共建美好地球家园。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1)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坚定不移支持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世界多样性,尊重各国正当发展权利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坚持国际上的事情由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以多边主义为幌子,搞封闭的集团政治;反对以多边主义为借口,将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给国际社会;反对将多边主义意识形态化,打造针对特定国家的价值观同盟,坚定走携手合作、互利共赢之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2)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同有关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

(3)推进南南合作,深化全球伙伴关系。中国将积极构建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履行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义务,加强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绿色发展、减贫、人力资源开发、紧急人道主义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将继续充分考虑其他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发展诉求,毫无保留地分享发展经验和适宜技术,尽力为其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推动其实现多元、自主和可持续发展,让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4)支持国际社会疫后复苏,助力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积极支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继续践行将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承诺,深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继续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畅通经济运行的血脉和经络,助力各国疫后经济复苏。同各方一道抓住新业态、新领域等新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降低疫情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负面影响。

(5)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深化南南合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全面有效落实。深度参与全球环境、能源治理,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清洁美丽世界。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加强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gwv03AGNFVCUCsi4HkIWjyUsX4cUohvKxJ5Z/erZ2iEwFb2rRDcwIdkNmzv8DP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