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2023年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

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峰值的到来,全国总人口步入下降阶段,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人口下滑和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俨然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为应对长达三年之久的疫情,中国积极落实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的后续影响以及2023年疫情的走向仍需重点关注,尤其是市场对未来预期的转变,一定程度影响2023年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此外,国际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变化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也都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扰动。为此,本章将详细阐述全国总人口减少、劳动力人口下滑、新冠疫情走向、市场预期转变、前期政策的影响、国际政治形势变化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七个因素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全国总人口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中国总人口的年增长数量持续低于1000万人,人口增长趋势显著放缓,尤其是在2016年之后人口增长急剧下滑。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全国人口为141260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比2020年减少140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比2020年增加1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比2020年下降1.00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18‰,同比微升0.11个千分点。2022年,中国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数据表明人口峰值已现。如图2-1所示。

图2-1 2000—2022年全国总人口增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进一步从各省份的情况来看,在人口出生率方面,2021年共有4个省份超过了1%即千分之十,分别是西藏、贵州、宁夏和青海,均来自西部地区;有5个省份人口出生率超过了9‰,分别是海南、广西、甘肃、广东和云南;江西、福建、安徽和河南出生率达到或超过8‰;此外,陕西出生率也超过7.52‰的全国平均水平。换言之,2021年共有14个省份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全国共有13个省份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分别是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重庆、内蒙古、湖南、江苏、天津、上海、湖北、河北、山西。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东北、华北、中部、西南的川渝地区。此外,山东和安徽这两个省份也在人口自然负增长的边缘。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13个省份中,至少江苏、湖北、湖南、内蒙古、山西、天津近几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首次转负。

图2-2为2021年全国31个省份人口增长情况。

图2-2 2021年全国31个省份人口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Wind,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可见,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人口自然增长率均面临严峻的形势,全国总人口减少趋势已然形成。

二、劳动力人口下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红利释放,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充足的劳动力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滑,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一是随着退休高峰的到来和新增劳动力的逐渐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加速减少;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将逐渐深度老龄化。

人口峰值的到来也将伴随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年龄老化。中国自2000年初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从2000的9.9%上升到了2021年的20.8%,与此相伴随的便是劳动力数量的下滑。此外,1962年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了一大波婴儿潮,对后续的经济影响也是巨大的。随着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逐渐步入老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与之相对的则是劳动力占比将进一步下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20~59岁年龄人口作为劳动人口进行分析,2020年以后的数据由推算得出,比如2020年时20~24岁人口数约等于2015年时15~19岁人口数,以此类推,推算出2020—2039年的劳动力人口数量(部分数据缺失是因为2010年统计数据缺失)。从数据可以看出,2023年比2022年劳动力数量减少1700万左右,未来也将延续缩减趋势。人口峰值的到来将直接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深并存,中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急剧下滑势必会影响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图2-3为全国劳动力人口数量。

图2-3 全国劳动力人口数量

注:图中2010年数据缺失是因为当年统计数据缺失,而2025年及以后部分数据缺失是因为该部分数据是基于2010年数据推算得出的。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出。

三、新冠疫情走向

2022年11月以来,疫情防控政策逐步转向。2022年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出台了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包括制定具体的落实举措、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优化核酸检测、调整隔离方式、按规定取消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取消健康码和行程码等;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度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过渡和社会秩序稳定。短期来看,宽松的防疫政策会使新冠疫情迎来一次集中暴发,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扰动,从而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冲击。长期来看,消费复苏是大势所趋,经济有望加速恢复。

具体来看,随着疫情逐渐常态化,大众会理性地面对病毒、科学地预防和治疗病毒,居民恐惧心理的消失叠加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放开,前期由于接触风险和社交半径缩小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迅速释放,以旅游、餐饮、娱乐为主的服务类消费将逐步回归常态,促使消费迅速恢复。另外,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性下降会使居民逐步恢复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促使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回升,同时此前3年积累的超额储蓄或将转化为消费,进一步加快消费复苏,助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市场预期将转好,有利于加快民间投资增速,经济不确定性显著下降,企业投资观望情绪或将大幅减退,有利于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提高,支撑经济增长。

四、市场预期转变

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反复,分别在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尽管疫情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较于2020年可比时期已经大幅减弱,但是开发商融资收紧导致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超出市场预期,也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恢复运行依然普遍低于市场预期。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GDP同比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6.3%。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11.3%;第二季度同比增长0.4%,两年平均增长4.1%;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9%,两年平均增长4.4%。可见,经济增速整体逐季回落明显,并在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而且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也低于2019年的季度增速,预示着中国经济自进入新常态以来的下行趋势并未得到显著改变,长期的这种经济运行态势已经在市场上达成共识,导致2022年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预期较弱。

然而2023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转好,国外欧美经济衰退的可能支撑加息放缓的预期以及德国率先访华反映外部环境转好的可能,市场主体对2023年的经济预期或将从低谷回升,逐渐转好。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看,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中对2035年远景目标作了定性描述: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下,到2035年人均GDP翻一番,要求未来15年GDP实际增速年均达到4.8%以上,这可以作为一个基准考虑未来15年保障经济在合理区间的底线速度。考虑到一般的经济运行普遍规律——在基数抬高的过程中,速度的重心会往下落,因此“十四五”的速度重心比“十五五”“十六五”高,因而“十四五”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速度重心在5.5%~6%,“十五五”落到5%~5.5%,“十六五”落到4.5%~5.0%,这样15年算总账,年均增长速度即可接近5%。但是目前“十四五”开局,2020年和2021年两年复合增长率较2019年增长了5.2%,2022年前三季度是3.0%,因而政府为了将经济运行维护在合理区间,在2023年需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复苏,以利于改善市场预期。

预期转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投资、消费和就业的改善。从企业角度而言,随着经济复苏信心向好,企业会逐渐提升对未来投资的支出并增加劳动雇佣。从个人角度而言,由于疫情转好和个人可支配收入预期的改善,个人可能会逐渐减少预防性储蓄并增加可选消费支出。因此预期转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投资、消费和就业的改善,从而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出现扩张的状态。

五、前期政策的影响

2022年在稳增长要求下,财政政策持续发力。2022年专项债券发行起步较早,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在3月已经全部下达,截至2022年6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占新增专项债券总额(3.65万亿元)的93%左右,相比往年提前了2~5个月;为了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中央要求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并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截至10月末,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7万亿元,其中专项债券约4万亿元,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率或突破120%的警戒线,债务付息压力不断增大,2023年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受限。除专项债和专项债限额的使用外,2022年6—8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增量财政政策接连落地,先后有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接续3000多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另外,为了支撑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2022年还实施了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退税规模在2万亿元以上,超过前三年总和,叠加房地产市场下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收入却在下降,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2023年财政结余资金较往年有限,然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重点强调了“积极、加力”,这意味着要保障财政政策力度,2023年政府赤字率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同时政府又强调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表明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提效。

在国内疫情扰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为了稳增长,2022年中国始终实施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先后实施了3次降息、2次降准。2022年1月17日,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5月20日,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15个基点至4.45%,1年期LPR维持不变在3.70%;8月22日,同时下调1年期和5年期LPR, 1年期LPR为3.65%,较之前下调5个基点,5年期LPR降至4.30%,较之前下调15个基点。2022年4月15日,央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2022年11月25日,央行再次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一方面,货币宽松和信贷需求的错配使得金融市场资金空转现象一直存在;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空间进一步压缩,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稳健、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大水漫灌的概率大幅降低,预计2023年央行会有一定幅度的降准降息,但在频率和幅度上会更加谨慎,且针对行业定向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较大。

六、国际政治形势变化

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关系持续处于紧张状态,金融摩擦不断,未来有可能在局部达成缓和,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两国间战略分歧。自2021年年末起,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陆续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2022年3月11日,美国证监会发布消息,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认定五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此后,美国监管部门多次分批将多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预摘牌”名单。8月4日,佩洛西访台对中美关系造成巨大冲击,中美关系进入紧张时刻。9月1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以17∶5的投票结果初审通过了所谓“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旨在改变过去40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紧张延续。10月7日,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公布一系列管制措施,从多个方面严格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旨在加强对中国高端芯片产业发展的限制。预计2023年中美关系仍面临严峻挑战,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美国是中国主要贸易合作国之一,两者关系恶化对中国对外贸易负面影响尤其大。

俄乌冲突的逐渐扩大或将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塑。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俄乌冲突导致粮食减产、海运受到限制以及粮食贸易成本提高,最终将降低粮食供给,推高全球粮食价格。同时,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俄乌冲突和美欧制裁持续推高全球能源价格。俄乌冲突可能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在目前的国际政治格局下,也可能对中国的油气供应产生正面影响。同时,俄乌冲突也使得中欧班列受阻,影响中欧贸易和“一带一路”合作,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七、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主要合作伙伴的经济发展前景偏弱,根据IMF于2022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IMF下调了2023年全球GDP增长预期,预计2023年全球GDP将增长2.7%,相比于7月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IMF下调了欧元区、英国和拉美2023年GDP预期。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下行风险,未来会出现更多的经济冲击,2023年的情况会显著恶化。同时,持续高位运行的通胀压力促使各国央行不断收紧货币政策,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受到抑制,从而给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可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受到全球需求收紧的影响。

美国方面,2022年11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7.6%,前值为50.4%,首次降至枯荣线以下;美国服务业PMI初值录得46.1%,前值为47.8%,自7月起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56.8,低于前值59.9;消费者预期指数为55.6,低于前值56.2。11月16日,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和Daniel Silver预计,美联储将在2024年开始降息,在此之前可能超过100万美国人由于加息而失业,而美国2023年也将进入“温和”衰退。

欧洲方面,未完全解决的能源问题和高位运行的通货膨胀是影响未来欧洲经济的重要不利因素,11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7.3%,前值为46.4%,自7月起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欧元区服务业PMI初值录得48.6%,前值为48.6%,自8月起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10月,欧元区CPI为10.6%,高于前值9.9%。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欧元区国家GDP同比增长2.1%,较前值4.3%大幅回落;环比增长0.2%,较前值0.8%大幅下降。11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22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预计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GDP均增长0.3%,报告指出在不确定性增加、能源价格高企、家庭购买力受压、信贷条件收缩等因素的影响下,欧盟经济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将继续萎缩。

东盟方面,东盟国家或将是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伙伴,未来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形成支撑。10月东盟国家制造业PMI为51.6,低于前值53.5,连续1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2022年10月,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发布最新的《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季度更新报告》,报告指出东盟国内需求持续复苏,经济重新开放的势头进一步增强,但未来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强,包括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放缓、美联储持续加息、能源危机加剧、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增加等,因而将2023年东盟经济增长率由7月预测值5.2%下调至4.9%。

八、总结

综合以上七大因素的影响分析,本章认为全国总人口减少会从供需两端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口下滑会制约潜在增长率,疫情放开势必有利于经济发展,但若长期存在则经济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市场预期的转变有利于供需两端的扩张,国际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仍旧充满着不确定性,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 RBEJYIsXEx8Vf8VAQUCYhBH0IIWm8gZvKC7pySOvrfnQxSXfsuw2q7FzlaWtuk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