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出现的喜歌剧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音乐戏剧形式,为欧洲的歌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喜歌剧主要反对意大利正歌剧的矫揉造作,而追求自然的艺术表现。喜歌剧的脚本总是用本国语言写的,而且音乐本身也倾向于突出民族的音乐语汇。1752—1754年发生了“喜歌剧之争”,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坚持歌剧的民族化道路,以及如何对待意大利歌剧对民族歌剧的影响;喜歌剧之争的更深层次问题,是在文化竞争的世界地图上,如何定位民族文化和国家性格。
到了18世纪中叶,整个欧洲的歌剧舞台都被意大利歌剧所占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法国的歌剧舞台。泾渭分明的两派人士互不相让,各自认为各自有理,而且两方都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一方是团结在拉莫身后的法国“本土派”,主张坚守吕利开创的法国“歌唱悲剧”传统;而另一方则是团结在让-雅克·卢梭身边的“洋务派”,他们主张借鉴意大利歌剧来改造法国本土歌剧。到了1752年,矛盾正式浮出水面。当时有一个意大利剧团到首都巴黎巡演,在歌剧院演了不少喜歌剧,包括佩戈莱西的喜歌剧《女仆做主妇》。这出戏早在1746年就曾在巴黎上演过,但是没有像这次一样引起轰动效应,因为这次演出不是在别处,而是在鼎鼎大名的歌剧院,这里极少上演搞笑娱乐的喜歌剧。这个轰动效应就好比今天流行音乐在国家大剧院连演50天一样,会让许多人无法接受。需要指出的是,18世纪时意大利歌剧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歌剧大致说来能分为正歌剧和喜歌剧,正歌剧是传统的严肃题材,而喜歌剧则插科打诨,以逗乐观众为能事,当然老百姓也喜闻乐见。1752年佩戈莱西的《女仆做主妇》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一票难求,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它。人们基本分为两派,厌恶它的认为它败坏了歌剧的品位,降低了歌剧院的水准,而赞成的则对这种意大利喜歌剧推崇备至。伟大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这场斗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在1753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力赞意大利喜歌剧,尤其是这部《女仆做主妇》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是歌唱艺术还是旋律的统一性,无论是对话还是品位,都趋于完美。他还同时指责法国音乐家无法理解这种美。他对法国音乐的批判在今天看来似乎过于严厉,他写道:“我相信法国音乐中既没有节奏也没有旋律,因为这种语言无法做到。法国式的歌唱不过是持续的鬼哭狼嚎,让所有人难以忍受。和声极其粗野,没有表现力,只能让人感受到其业余。法式咏叹调并不能称之为咏叹调,法式的宣叙调也不能称之为宣叙调。一言以蔽之,我认为法国人没有音乐,也不会有音乐;或者说假如他们有,活该他们倒霉。”
卢梭的话一直到现在还偶尔被盎格鲁—撒克逊的反法人士们引用,但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卢梭未免有失偏颇。倘若只有意大利的喜歌剧是卢梭心目中完美的标准,那恐怕后来的瓦格纳歌剧也会被卢梭一通臭批。但是当时的反对派人士和卢梭的笔战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的着力点并非从艺术和审美角度,而是更多地从政治出发,从文化政策出发,并上升到了国家认同的高度。这场辩论的反方得力干将卡斯泰尔神父就认为,立国1200年的法国民族统一、政通人和,绝非偏安一方的意大利小国可以比拟,何况当时意大利四分五裂,影响力和法国相差十万八千里。卡斯泰尔的推论,是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文化上有认同感的国家,就应该拥有、保护自己特色的歌剧,并以其为自豪。然而他所故意忽略的(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一点,就是当时意大利固然四分五裂,但意大利歌剧已经远远超出了意大利的范畴,俨然是一个泛欧洲的文化概念。从英国到德意志诸邦,从奥地利到东欧,创作歌剧的并非全是意大利人。卡斯泰尔潜意识里的观点,也就是他没有说出来的观点,即18世纪的上流社会,尤其是宫廷认为只有法国才能统治欧洲。争论的表面是富有音乐感的意大利语和众多以意大利语创作的歌剧,与辅音复杂、剧本更晦涩的法国歌剧孰优孰劣,但根源在过去一统天下(至少在法国首都)的法国歌剧领域里,冒出了一个能把大家逗乐的意大利喜歌剧,让威严的大厦有了倾倒的危险。
1754年,还是伟大的拉莫终结了这场争论。他潜心数年,再度推出《卡斯托和波吕克斯》,取得巨大成功。拉莫的歌剧也被认为是吕利之后法国歌剧的典范之作。这场论战带来许多积极的因素,法国音乐也逐渐开放,吸收许多别的文化中的养分;而喜歌剧这种体裁也在巴黎扎下了根,并且以后还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争论的双方似乎都取得了不少益处,也算是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2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这段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国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如何定位自己的民族歌剧,如何鼓励发展自己国家的歌剧艺术,如何处理它们和国外艺术(可能它们已经是某种世界化的“通码”语言)的关系,如何科学地利用、吸收其中的先进成分为我所用,都是值得深思的。
意大利的喜剧、法国的集市戏等都对喜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喜歌剧起先仅是正歌剧中穿插的幕间剧,随后因其内容丰富通俗、活泼、自然、富于民族性而受到更多人的喜爱,逐渐发展成音乐戏剧题材。到了18世纪,最先在英国产生了《乞丐歌剧》,紧随其后的有意大利、法国、德国等。